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郭璐  张敏  朱正平  徐斐 《现代预防医学》2015,(2):205-207,210
目的探讨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ARIMA)模型进行南京市梅毒月发病率预测的可行性,建立梅毒发病率的预测模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对南京市2006-2012年梅毒逐月发病率进行ARIMA模型建模拟合,依据BIC准则确定最优模型。用所得到的模型对2013年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发病率进行比较,检验预测效果。结果 ARIMA(0,1,1)(0,1,1)12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梅毒月发病率的变化规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非常接近,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范围内。结论 ARIMA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预测梅毒的发病情况,可以为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人淋巴瘤raji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及CIK细胞的趋化性。方法采集健康产妇分娩的正常足月胎儿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CIK、DC细胞。将成熟DC和CIK混合培养3d,用MTT法检测CIK、DC-CIK对K562、raji、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趋化试验检测CIK细胞的趋化性。结果 CIK、DC-CIK细胞对K562、raji、MCF-7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DC-CIK杀伤活性明显高于CIK。趋化试验显示,IL-8、MCP-1作用后穿过微孔滤膜的细胞数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结论 DC-CIK共培养可明显提高CIK对K562、raji、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IL-8、MCP-1对CIK细胞存在趋化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在MTB的利福平耐药菌株rpoB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PCR扩增MTB的rpoB基因利福平耐药决定区,扩增产物与野生型DNA链形成异源双链,在65.4℃柱温下进行DHPLC分析.对DHPLC不同峰型菌株的rpoB基因片段进行测序,评价DHPLC技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共分析46株MTB菌株,其中42株对利福平耐药,4株对利福平敏感.经DHPLC分析,产生15种不同图谱.测序结果表明,各图谱菌株突变特征不同.除D108和D24菌株的DHPLC峰形相同而突变特征不同外,其他菌株均为DHPLC峰型与基因多态性相一致,即DHPLC峰型相同则基因多态性相同,DHPLC峰型不同则基因多态性不同.结论 DHPLC具有简便快捷、高通量和自动化的特点,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可用于快速检测耐药MTB的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关系及其组分问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MS综合防治研究(35~74岁)中随访时间满5年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共3598例,其中男性1451例.采用2005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教育组Ⅲ(ATPm)亚洲人群修订标准诊断MS;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MS及其组分与CVD的关系;以logistic回归模型中纳入乘积项的方法来评价MS组分之间的相乘交互作用,计算相加交互作用指标相对超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的点估计值及其95%CI以评价MS组分之间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调整CVD一般危险因素后,基线MS患者与非MS患者相比发生CVD的调整相对危险度(αRR)为2.49(95%(CI:1.59~3.90).MS各组分与CVD的αRR分别为:腰围1.44(95%CI:0.88~2.37),血压2.84(95%CI:1.73~4.68),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1(95%CI:0.83~2.07),甘油三酯1.84(95%CI:1.19~2.85),空腹血糖1.55(95%CI:0.98~2.45);进一步进行组分间互相调整后,发现仅血压仍与CVD有联系[αRR=2.58(1.55~4.29)].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当血压合并2、3或4项MS其余组分时,发生CVD的危险明显增加[αOR=4.47(2.35~8.51)];logistic回归模型中乘积项血压×合并2、3、4项MS其余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加交互作用指标RER/和AP的95%CI包含O,S的95%CI包含1.结论 MS组分中仅血压是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当血压合并其他MS组分时,MS患者发生CVD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但MS不独立于血压和MS其余组分增加CVD的风险,血压与其他MS组分对CVD未发现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5.
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璐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18-19
目的探讨PTCA在治疗老年冠心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TCA介入治疗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结果本文采用PTCA治疗5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手术成功率100%。结论PTCA作为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可以显著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郭璐  唐英蓉 《四川医学》2006,27(9):985-986
1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心累40年,复发加重1d于2004年11月3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0年无诱因出现心悸、心累,曾多次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Kent束旁道。13年前行射频消融术,术后症状缓解。4年前患者再次出现类似症状,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中活性氧(ROS)的作用和其与耐药基因radr1及其编码的P-糖蛋白(P—gP)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K562/ADM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RT-P(鼠检测mdr1基因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P-gP表达、ROS活性和细胞内阿霉素(ADM)含量。结果:As2O3显著抑制K562/ADM细胞的增殖,Annexin V/PI双染检测显示凋亡细胞明显增加:ROS活性明显下降;mdr1 mRNA和P-gP表达明显降低,P-gP功能受抑,细胞内ADM含量显著增高。结论:As2O3抑制K562/ADM耐药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为通过降低细胞ROS水平、抑制radr1/P-gp的表达和功能,进而逆转mdr1/P-gP介导的多药耐药和凋亡抑制。  相似文献   
48.
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是难度较大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而在临床治疗中又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我院儿科自2002年开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以来,均采用股静脉采血,成功率达98%。因新生儿四肢静脉细小,颈外静脉未发育,且感染机会多,不安全,故不采用。股静脉比较固定,静脉粗,只要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通过临床实践摸索到最佳的定位穿刺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s)、逸搏及逸搏心律患者是否存在病理性房室阻滞.方法 用动态心电图仪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生活记录,把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相关,分为与睡眠相关组(A组)及非睡眠相关组(B组).结果 共106例患者,A组75例(70.8%),B组31(29.2%).A组和B组发生长RR间期1.5~2.0s、>2.0s及逸搏及逸搏心律人平均数分别为25.17±9.57、7.21±0.93、6.79±1.23和203.14±39.86、34.79±7.56、27.39±6.13,B组明显多于A组(P<0.01).结论 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比率高,为非病理性房室阻滞;而与睡眠无关时应视为病理性房室阻滞.  相似文献   
50.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正确诊断冠心病的因素,从而提高其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