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患儿,女,3岁5个月,以"发热3 d,呕吐1 d,意识不清4 h"于2015年8月16日03:00入院. 4 d前患儿接种A+C群多糖流脑疫苗,接种18 h后出现发热,热峰39℃,热型不规则,1 d前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共10 余次,非喷射性,4 h前意识不清,出现抽搐,表现为牙关紧闭,四肢强直抖动,持续约30 min,给予地西泮缓解后转至我院. 既往体健,个人史及生长发育史均正常.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在修复单侧唇裂术后唇红厚薄不均畸形患者的手术中,观察应用单叶唇黏膜瓣与游离唇黏膜片,共同修复此畸形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白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选择年龄为10~23岁的单侧唇裂术后唇红厚薄不均的患者12例,术中首先制备单叶唇黏膜瓣和唇黏膜片,瓣带部位于唇红的最薄处,并于此处行纵向切口,转移该瓣并缝合固定于唇红组织薄弱处的纵向切口内;将游离的唇黏膜片缝合固定于唇红组织薄弱处的纵向切口上.结果 术后7 d,1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移植、固定的黏膜瓣和黏膜片无坏死脱落,左右侧唇红组织厚度一致,唇珠明显.结论 应用单叶唇黏膜瓣与游离唇黏膜片共同修复单侧唇裂术后唇红厚薄不均畸形的方法是可行的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3.
患者女性,32岁,主因发热、意识障碍半日来诊。既往史:1999年产后大出血,2000年诊断腺垂功能减退体综合征,口服氢化可的松甲状腺素片10mg/d治疗。  相似文献   
74.
郭燕军 《中原医刊》2011,(16):108-109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HFMD)的疗效。方法将65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和利巴韦林针静脉滴注1次/d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巴韦林针,1次/d和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d,分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70.73%;治愈时间:治疗组(3.6±0.7)d,对照组(6.7±0.8)d。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治愈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HFMD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用利巴韦林针治疗,具有明显缩短发热及疱疹愈合时间,减轻口腔疱疹疼痛,且治疗期间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喘息性支气管炎 (喘支 )的疗效。方法 将 5 4例喘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 ,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 ,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气道阻力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愈率、缓解喘息、缩短哮鸣音及咳嗽持续时间、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 ,可缩短病程 ,改善肺功能 ,疗效确切 ,且方便、安全 ,可作为佐治喘支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76.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约有10%-40%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MP所致,国外有文献报道为9.6%-66.7%”0。MP肺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且常有肺外合并症,容易误诊。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有渗出性胸膜炎、贫血、肝损害、心肌炎等,以合并有心肌炎和脑炎的病情最为严重。本文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明确诊断并治愈出院的9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7.
郭燕军  丁艺 《中原医刊》2009,(22):84-85
急性喉炎(acute laryngitis)是指喉部黏膜急性弥散性炎症,起病急、症状重,严重时可出现发绀、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加重,出现喉梗阻如不及时抢救,可窒息死亡。为观察局部应用激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本院儿科局部雾化吸入复方福尔可定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婴幼儿急性喉炎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我院儿科病房自 1997年 12月~ 1999年 12月共收住院新生儿惊厥 2 16例 ,以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最多。现将该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做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 0例 (69 44% ) ,女 66例 (3 0 5 6% ) ,男∶女 =1 5∶1。地区分布 :来自农村 15 3例 (70 8% ) ,市区 63例(2 9 2 % ) ;胎龄∶孕 <3 7周 6例 (2 8% ) ,3 7~ 40周 190例(87 9% ) ,>40周 2 0例 (9 3 % )。发病时间 :于 3d内发生惊厥者 15 6例 (72 2 2 % ) ,4~ 7d 2 4例 (11 11% ) ,>7d 3 6例(16 66% )。1 2 惊厥病因 (表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相似文献   
79.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发病趋势、临床特征、并发症的治疗情况及预后.方法 对70例确诊的IM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不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IM预后良好,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IM应积极治疗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发生.结论 根据临床表现及外周血常规检查结果给予早期确诊并积极治疗并发症是IM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四环素对朊病毒羊瘙痒因子263K(PrPSc)体外蛋白酶抗性和实验动物感染性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四环素与PrPSc进行不同时间的作用,经蛋白酶K的处理后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具有蛋白酶抗性的PrPSc蛋白;将经四环素处理的PrPSc样品分组颅内接种金黄地鼠,观察动物发病,以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发病动物脑组织中PrPSc的存在情况。结果四环素与PrPSc的体外作用可明显地降低或消除PrPSc对蛋白酶K消化的抵抗能力,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潜伏期(53.75±0.50)d],经5mmol/L和20mmol/L四环素处理的高滴度PrPSc样品的实验动物感染潜伏期延长,潜伏期分别为(61.50±1.73)d(P<0.01)和(59.50±0.58)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环素能够有效降低PrPSc的体外蛋白酶抗性,并延长PrPSc感染动物发病潜伏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