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一次外伤直接导致远隔部位非金属异物存留实为罕见,鲜有文献报道。我院于2004年6月收治1例大腿外伤致同侧季肋皮下异物存留,大腿有开放性伤口,而季肋部则皮肤完整无破损,术前按右季肋部血肿并感染处理,后经手术证实为患者所穿长裤布片异物存留。随访至今创口未再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2.
摘要: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库区过渡期移民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返迁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采用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对276名持不同返迁意愿的过渡期移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想返迁移民的应激总分、生活事件得分以及消极情绪体验得分均高于不想返迁移民(P<0.05);积极情绪得分和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不想返迁移民(P<0.05);(2)想返迁移民在躯体化以及其他因子得分均高于不想返迁移民(P<0.05);(3)影响返迁意愿的因素有长远发展信心、居住地总体评价、现在生活满意度和应激总分。结论 与不想返迁移民相比,想返迁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针对影响返迁意愿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过渡期移民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3.
BACKGROUND: Three-dimensional (3D) printing has been popular for preoperative planning, and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bone tumor resection and pelvic fractures achieving satisfactory treatment outcomes. However, seldom used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联合自体前臂皮下移植术(Tpx+AT)早期干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至2020年3月在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行Tpx+AT治疗的52例SHPT患者的随访临床资料,分为常规干预组(有临床症状)32例,早期干预组(无临床症状)20例...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双模板策略一步法制备携载治疗剂的树枝状大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LMSNs)。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以治疗剂二茂铁甲酸(FCA)或血卟啉二盐酸盐(HP)为辅助模板剂,制备了DLMSN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仪和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DLMSNs的形貌、粒径、红外吸收特征等。结果:所得DLMSNs具有中心径向结构,粒径小于100 nm,单分散性好。通过调整CTAB与辅助模板的比例,可以很好地控制DLMSNs的孔径和粒径。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除掉CTAB后,辅助模板剂仍有一定量保留在DLMSNs中,并进一步发挥抗肿瘤的治疗作用。结论:该方法不仅避免了以前报道的有毒辅助模板剂的使用,而且仅以水为反应溶剂,避免了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将为DLMSNs的制备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6月,分别经桡动脉(12例)和股动脉(8例)途径完成2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PCI,并观察不同入路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的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随诊期间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 结果 12例选择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仅1例患者因术中出现桡动脉痉挛而改为股动脉途径,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为91.1%,两组患者完成手术的操作时间(60.1±16)min比(57.8±21.2)min和造影剂(208±35)ml比(201±32)ml,无明显差异,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患者严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1%).临床随访6个月,无1例死亡,随访期间总MACE发生率桡动脉组为2.3%,股动脉组患者为3.6%,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相比于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PCI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而且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股动脉途径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对家兔动脉缺血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方法 选用健康家兔40只,每组1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3个缺血组(缺血15 min组、缺血30 min组、缺血60 min组).分别解剖出右侧股动脉,以动脉夹钳夹使股动脉缺血段长2 cm,正常对照组只加解剖,不加阻断,缺血组分别钳夹阻断缺血15、30、及60 min后恢复血流.分别于饲养第7、14、28天后抽取外周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家兔血清中的sICAM-1;同时于第28 d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缺血段股动脉内皮细胞上粘附的ICAM-1及弹力纤维VG染色法计算缺血段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结果 ①正常对照组股动脉内皮细胞粘附的ICAM-1呈弱阳性表达(2.80±0.35),与缺血15 min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缺血15 min与缺血30 min(26.67±0.75)相比差异显著(P<0.01),缺血30 min组明显低于缺血60 min组(35.38±0.65)(P<0.01).②正常对照组、缺血15 min组股动脉内膜无增生;缺血30 min组见动脉内膜明显增生,与缺血60 min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结论 动脉缺血后通过测定ICAM-1值判定内膜增生程度与ICAM-1值有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血清Cys-c水平能否可作为预防CHD病情程度参考指标.方法:选用CHD患者126例分两组,单支病变组64例,双支病变组62例,测其血清Cys-c和血脂水平.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血清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逐渐升高;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血清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多呈递减趋势.结论: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预测CHD病程程度的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同节段复发的原因,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9月使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采用JOA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3年,植骨块均融合,无机械不稳引起的并发症如椎体滑脱,无椎间融合器后退及下沉,无螺钉断裂及松动。结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原因尚难统一,腰椎的退变及术后患者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重要原因,椎间融合器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符合生物力学要求,疗效确切,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50例,将患者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椎体复位减压术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药分期论治。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2.0%,西医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西医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和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西医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显著改善脊髓功能、提高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从而促使患者脊柱功能早日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