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医药卫生   27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低血磷性佝偻病/骨软化症是一大类罕见的慢性代谢性骨病,给患者的生长、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均造成巨大的损害。但由于该病相对罕见,导致公众,甚至是专业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均不高,造成许多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长期正规治疗。为了规范低血磷性佝偻病/骨软化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联合...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者内脏和皮下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及与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汉族人群,对照组23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糖耐量减低组(IGT组)18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22例。同时测量血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 C)、低密度脂蛋白(LDL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半定量RT PCR法检测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T2DM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高于IGT组和对照组(P均<0.01)。IGT组与对照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GT组及T2DM组皮下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超重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高于体质量正常组(P<0.01)。各组网膜脂肪组织的内脂素基因表达量均高于对应的皮下脂肪组织的表达(P均<0.01)。相关分析中,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表达与WHR相关(P<0.05 );与年龄、BMI、SBP、DBP、FINS、FBG、HbA1C、HOMA IR均无相关性(P>0.05),而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表达则与TC相关(P<0.05)。结论内脂素在汉族人群T2DM、肥胖者中表达增加,且主要在内脏脂肪组织中表达,在维持葡萄糖稳态平衡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总热量正常、不同含量蛋白质饮食长期饲养对正常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1只,分普通饲养组(NC,n=16)、高蛋白饲养组(HP,n=19)、低蛋白饲养组(LP,n=16)3组,各组大鼠日摄入总热量相同,共饲养24周。饲养期间,观察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养岛素(FINS)水平的变化。于32周龄时,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观察各组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尤其是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的差异。结果:与NC组比较,HP组及LP组的体重和内脏脂肪重量、IVGTT各点血糖均无显著差异,HP组5min、10min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6.5±0.8)ng/ml vs (4.9±0.7)ng/ml,P<0.001;(3.9±0.6)ng/ml vs (3.1±0.5)ng/ml,P<0.001],而LP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长期高蛋白饲养大鼠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显著升高,低蛋白饲养大鼠胰岛素分泌则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4.
长期酒精灌胃对大鼠肝脏糖原含量和肝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长期酒精灌胃对Wistar大鼠肝组织糖原含量及结构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4组,按酒精灌胃剂量分为A组:0.5g/(kg·d)、B组:2.5g/(kg·d)、C组:5g/(kg·d)及对照D组(生理盐水等容量灌胃)进行观察比较。5个月后取肝组织,行一般性体质参数、肝组织HE染色、PAS染色及肝糖原含量(M2酶标仪,比色法)等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酒精灌胃鼠的体重、肝重均有降低,B、C组降低明显; 肝组织糖原定量分析显示,A、B、C 3组糖原含量均明显降低,酒精灌胃剂量与肝组织糖原含量呈明显相关性(P<0.001),大剂量C、B组糖原降低显著;HE染色显示,酒精灌胃大鼠的肝细胞脂滴空泡增大、增多,炎性细胞浸润;PAS染色显示糖原颗粒明显减少,B、C组明显。结论长期酒精灌胃明显降低Wistar 大鼠肝细胞内糖原储备水平,造成的肝细胞脂肪变及炎性病变对肝组织结构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5.
为进一步探讨瘦素在 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我们观察了 43例本病患者血清瘦素与胰岛素、腹部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5例、女 1 8例 ,年龄 2 5~6 8岁。均未服用糖皮质激素 ,无肾功能减退史。其中1 1例行螺旋 CT测定体  相似文献   
46.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对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和隐匿性黄疸是一个准确的诊断方法。它是Huard和Do-Xuan-Hop于1937年首先创用,但由于出血和胆漏的并发症高而未被广泛采用。自从Okuda于1974年在日本Chiba大学报告用细软的Chiba针穿刺成功的经验后,出血和胆漏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从而此方法日见推广,为黄疸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方法。Chiba针长15cm,内径o.5mm、外径o.7mm,试抽或不试抽胆汁而缓慢注入造影剂在透视下定位。目前国内Chiba针很少,其他PTC穿刺针尚缺,本文报告用普通的20号心包穿刺针代替Chiba针的体会。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Graves′(格利夫氏)病患者血清中粘附分子变化。方法:168例初患格利夫氏病患者分为两组;单纯用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治疗组(A组),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合用五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粘附分子(sVCAM-1)含量的变化;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FT3,FT4,TGAb,TMAb)。结果:A组sICAM-1治疗前,后为(989.7±105.6)μg/L,(758.8±175.8)μg/L(P>0.05);sVCAM-1治疗前,后为(1580.6±619.5)μg/L,(1332.0±532.9)μg/L(P>0.05);B组治疗前,后sICAM-1为(1100.1±99.7)μg/L,(489.5±189.9)μg/L(P<0.01),sVCAM-1为(1705.5±434.7)μg/L,(898.3±358.6)μg/L(P<0.05)。C组sICAM-1,sVCAM-1分别为(342.5±250.2)μg/L,(661.2±320.8)μg/L,A,B两组治疗前sICAM-1,sVCAM-1与C组的sICAM-1,sVCAM-1分别比较,均显著增加(P<0.01,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B组治疗后血清中sICAM-1,sVCAM-1含量明显下降(P<0.05)。通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格利夫氏病患者血清中sICAM-1,sVCAM-1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患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及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影响,探讨其在Graves病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0例初发Graves病患者、11例硫脲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及16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淋巴细胞CD19、CD40、HLA-DR、CD80、CD3、CD4、CD8、CD28等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发现Graves病患者CD19+、CD19+CD40+、CD19+HLA-DR+、CD80+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对照组;CD3+CD8+细胞比率低于正常对照组,CD3+CD4+/CD3+CD8+比值升高,CD3+HLA-DR+细胞比率高于正常对照组。硫脲类药物他巴唑或丙基硫氧嘧啶治疗2~4月后缓解患者CD80+细胞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比较治疗缓解后患者CD3+CD8+、CD8+CD28+细胞比率降低,CD3+HLA-DR+、CD4+HLA-DR+升高,CD3+CD4+/CD3+CD8+比值升高。上述结果提示Graves病患者体液免疫处于较高水平,外周血活化T细胞升高,硫脲类药物可以调节部分免疫指标,其改变同临床症状的改善并非同步。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研究证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存在于大脑、睾丸、肾脏、心肌、骨骼、胸腺、淋巴细胞、脂肪组织、纤维母细胞和肝细胞等多种甲状腺外组织和细胞上.促甲状腺激素(TSH)可能通过TSHR介导发挥着广泛的、非传统认识的功能作用.现主要列举了TSH在脂肪组织、骨骼和肝脏中的一些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Kallmann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allmann综合征(KS),又称为性幼稚伴嗅觉丧失综合征,为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缺乏导致的性腺发育障碍,伴嗅觉丧失(或功能减退),是一种先天性的遗传病。男女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