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5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对31例34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叶酸(folic acid F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rtotenin oxLD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ION组hcy水平(21.4±5.3)μmol/L高于对照组(9.3±3.4)μmol/L,FA水平(6.2±3.7)μg/mL低于对照组(11.3±4.2μg/mL),oxLDL浓度(46.6±5.5U/mL)明显高于对照组32.2±6.8U/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比较,HCY的升高与oxLDL的升高呈正相关(r=0.87,P=0.007),与FA的水平呈负相关(r=-0.92,P=0.003)。结论 HCY的升高可能是AION的重要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用于预防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方法 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Pubmed、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有关BIS监测与未应用BIS监测全麻患者术中知晓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应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评价指标为术中知晓发生率.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项研究,包括34181例患者,其中应用BIS监测患者17432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32%;未应用BIS监测患者16749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245%,BIS监测组与未应用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麻醉方式不同进一步分析:在吸入麻醉中,应用BIS监测患者13288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28%,未应用BIS监测患者13202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13%,BIS监测组与未应用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BIS监测患者4144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145%,未应用BIS监测患者3547例,术中知晓发生率0.733%,BIS监测组术中知晓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应用BIS监测组(P<0.01).结论 监测BIS可预防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但不能预防吸入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功能训练联合舌针治疗多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客观评价舌七针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纳入研究,以治疗第14天为疗效评价时点,对治疗组(针刺加吞咽功能训练)30例与对照组(单纯吞咽功能训练)30例,进行平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采用统一疾病严重程度判定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客观评价舌七针的疗效与实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7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两组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较之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0、4、6分水平阶段的患者的吞咽能力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的提高。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明显不良反应产生。结论:舌七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及直肠癌对盆腔主要筋膜侵犯的MRI表现特点.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前列腺肿瘤侵犯尿生殖膈及Denonvilliers筋膜患者、4例直肠肿瘤侵犯直肠系膜或直肠系膜筋膜患者的MRI表现特点.结果 肿瘤对筋膜侵犯的MRI表现可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筋膜连续性中断,局限结节样侵犯;间接征象为脂肪间隙消失,周围淋巴结肿大.结论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盆腔筋膜受累情况,对确定肿瘤分期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电刀切除术与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5年6月至2020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单个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2)与B组(n=41).A组患者行宫腔镜下电刀切除术,B组患者行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门诊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黏膜下肌瘤复发情况,并通过子宫内膜连续情况判断子宫内膜愈合情况.术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术后1年妊娠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门诊行超声检查,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B组患者愈合率为97.6%(40/41),显著高于A组的81.0%(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1年妊娠率为22.0%(9/41),显著高于A组的4.8%(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较电刀切除术显著,可更好地保护子宫内膜,为育龄期女性良性子宫肌瘤病变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对人正常肝细胞株L02细胞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以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途径在调控P-gp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体外培养L02细胞P-gp与Akt的表达水平,比较经地塞米松、PI3K/Akt酶抑制剂LY294002及两者联合处理24 h前后L02细胞P-gp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处理24 h前后L02细胞Akt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L02细胞P-gp表达与PI3K/Akt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10 μmol/L地塞米松刺激24 h后L02细胞P-gp及Akt表达水平较刺激前分别显著增加60.8% (P =0.026 7)和25.0% (P =0.035 8);L02细胞中P-gp表达水平与Akt表达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系数=0.87,P<0.01);LY294002(20 μmol/L)处理组L02细胞P-gp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未处理组)显著降低33.8% (P =0.018 4);地塞米松单独处理组和地塞米松与LY294002联合处理组L02细胞P-gp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63.5±18.4)%和(130.1±22.0)%,两者间相差显著(P =0.031 3).结论 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激活PI3 K/Akt途径诱导L02细胞P-gp增强表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