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研究TIG2(tazarotene induced gene-2)在皮肤鳞癌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未受累组织及鳞癌皮损中TIG2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TIG2蛋白和mRNA表达于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的表皮全层;在鳞癌的边缘皮损中,可见TIG2表达于角质层,棘层上中部,而不表达于棘层下部及基底层;在Ⅰ-Ⅱ期鳞癌中,TIG2可轻度表达于分化较好的角化珠周围;而在Ⅲ~Ⅳ期鳞癌中无表达.在正常组织和未受累皮肤中,TIG2的表达高丁鳞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边缘皮损基底层中的表达低于正常组织及未受累组织基底层中的表达(P<0.01);在Ⅲ~Ⅳ期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鳞癌边缘皮损中的表达(P<0.01).结论:TIG2可能参与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2.
血管脂肪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2岁。8年前在左前臂发现一个黄豆大皮下结节,以后陆续在同侧及右前臂伸侧发现同样皮损,无任何自觉症状。既往体健,无家族史。体检: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两前臂可触及散在的黄豆至蚕豆大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质软,光滑,边界清楚,可活动,与表面无黏连,表面皮肤正常,触之有弹性感(图1)。其他部位未发现类似皮损。组织病理检  相似文献   
73.
患者女,52岁,因双上肢起浅红色小丘疹2年,泛发全身伴瘙痒4个月,于2003年6月23日收住本科。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上肢出现淡红色小丘疹,数十个,散在分布,非毛囊性,米粒至绿豆大,不痛不痒。在当地经“冷冻”治疗后,个别丘疹留下稍凹陷的瘢痕萎缩,同时新的丘疹又出现。4个月前,头  相似文献   
74.
<正> 我们根据银屑病的发病可能与免疫有关的理论,于一九七七年六月起试用患者的鳞屑制剂治疗银屑病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就106例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我们从组织免疫疗法角度,在门诊试用扁桃体组织糊(7710注射液)治疗了与扁桃体感染有关的皮肤病,收到一定疗效,现初步报告如下。制剂及用法:取摘除异体之扁桃体100克,用清水洗净,剪碎后用组织绞碎器绞成糊状,再加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0毫升,加石炭酸(化学纯)3克防腐,浸泡48小时,经六层纱  相似文献   
76.
他扎罗汀(乙炔维甲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他扎罗汀是第一个根据受体选择性而研制的第三代维甲酸类药物,选择地结合维甲酸受体(RAR),但不结合维甲酸X受体(RXR),调节银屑病的三个病理特征。他扎罗汀体内代谢迅速,系统吸收有限,无组织蓄积,可单独或联合治疗银屑病、座疮、鱼鳞病Darier病等,不良反应少、小,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7.
白念珠菌的毒力研究——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白念珠菌的毒力与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间的关系。方法:将分离自血液、鹅口疮、念珠菌性阴道炎及健康带菌者的白念珠菌接种于牛血清白蛋白培养基(BSA)上,经氨基黑染色,测量蛋白分解区。结果:来源于患者的白念珠菌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明显高于健康带菌者。结论:白念珠菌的毒力与其分泌性酸性蛋白酶活力呈正相关,且此方法可能应用于临床来鉴别白念珠菌的致病菌株及正常寄生于人体的菌株。  相似文献   
78.
患者女,22岁。因臀部、双下肢出现结节和丘疹2年余,2004年12月于本科就诊。患者自述2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淡红色斑丘疹,无任何自觉症状。以后皮损渐增多。增大形成结节并累及臀部,对称性分布。2年来患者未作任何  相似文献   
79.
患者女,60岁。以躯干、四肢皮肤萎缩、硬化伴痒和痛半年,双乳下、剑突下、腋下和腹股沟起血疱和水疱1个月就诊。患者于就诊前1年因全身瘙痒,自用皮炎平霜外涂1个月后,胸口处出现一核桃大红色斑块,在我院皮肤科给予肝素纳(海普林)、西替利嗪、罗红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半年前皮损不断扩大,达15cm×20cm,自感皮损处发硬、干燥,有紧绷感。3个月前相继在腹部、腹股沟、前胸上部和颈后部、肩外侧和上臂部出现同样皮损。1个月前,上述皮损不断扩大,萎缩明显,紧绷感加重,以胸腹部为著,并出现挺胸困难,呼吸似受抑制,时感疼痛瘙痒,同时在双乳内侧…  相似文献   
80.
患者男,17岁,左下肢结节,斑块6年,伴局部多汗,疼痛4年。患者于就诊前6年无意中发现左腿膝盖上方有一针尖大小黑点,不痛,不痒,皮疹缓慢增大,增多,逐渐波及胫前,腘窝和股外侧,皮疹中央始呈鲜红色,渐加深至深紫红色,4年前,皮损进一步增大,且膝盖部原发皮疹出现疼痛,局部多汗,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