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68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GD peptide conjugated poly[ LA-(Glc-Lys) ]/βTCP/PLA nerve conduit for bridging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defect. Methods Forty-five male Wister ro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ith 15 rats each. A 10 mm defect was created in the right sciatic nerve. In group A the gap was bridged by PLA tube. In group B RGD peptide conjugated poly[ LA-(Glc-Lys) ]/β-TCP/PLA nerve conduit was used to repair the defect. Autologous nerve graft was done in group C which served as control. Twelve weeks postoperatively nerve regeneration was evaluated by gross observation,electrophysiology, muscle weight and muscle morphometry of triceps surae, and ultrastructure of the regenerating nerve. Results Twelve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muscle weight recovery of group B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B and group C ( P > 0. 05). The results of hist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showed that nerve regeneration in group B and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at in group A.Conclusion RGD peptide conjugated poly[LA-(Glc-Lys)]/β-TCP/PLA conduit can achieve similar results in repairing sciatic nerve defect to that of autogentic nerve graft. It may be an ideal material to repair nerve defect.  相似文献   
52.
RGD多肽接枝聚复合导管桥接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GD多肽接枝聚/β-TCP/PLA复合神经导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45只雄性成年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形成10 mm缺损,A组采用单纯PLA神经导管桥接缺损,B组采用RGD多肽接枝聚/β-TCP/PLA复合神经导管桥接缺损,C组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术后12周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小腿三头肌恢复率、组织学、超微结构等测定.结果 B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肌肉湿重恢复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超微结构测定发现B、C组神经再生情况明显优于A组.结论 在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中,RGD多肽接枝聚/β-TCP/PLA复合神经导管桥接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相近,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神经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接受内镜检查的人群中Barrett’s食管(BE)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以及同期同人群中食管腺癌的患病情况。方法以我院近4年接受内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内镜疑诊的BE患者取活检,病理标本见到真性杯状细胞确诊为BE。分别研究4年间BE的总体患病率、各年度病例患病率及各年龄组患病率,同时研究BE的内镜下形态和同期食管腺癌的患病情况。结果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69544例中,共检出BE105例,BE的总体患病率为1.51‰(95%CI1.27‰~1.75‰),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5例及50例,两者在平均年龄和患病率间均无差异。近四年的年度病例患病率分别为2.15‰、1.23‰、1.41‰及1.39‰,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18,X2=4.92)。随着年龄增长,BE的患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各个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性(X2=6.07,P〈0.01)。除典型的内镜下表现外,部分BE患者可表现为食管炎、食管溃疡等。BE的内镜下形态以岛形最多见(51.35%),舌形次之(35.14%),全周形最少(13.51%)。食管腺癌占同期所有食管癌的比例仅为4.68%,且近四年该比例并未明显升高。结论近4年江苏地区所有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者中BE总体患病率约为1.51‰,该比例在过去四年间并没有明显升高,但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加。食管腺癌占所有食管癌的比例仍很低且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4.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295例,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对不同病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证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以形体肥胖、唇舌瘀暗、头身困重、脉滑数等症状及体征为多见。以湿热、血瘀证候最为多见。病程小于5年者,主要表现为湿热、血瘀、胃肠结热证候;5-10年病程的患者则表现为邪实与正虚同时并见;病程超过10年者,主要表现为正虚。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MS早期以邪实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呈现出虚实错杂之证。邪实主要包括气郁、血瘀、湿浊、热结等,而以湿浊血瘀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肛窦扩大切除术治疗肛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肛窦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50例(采用肛窦扩大切除治疗)和对照组47例(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3、6、9月肛门疼痛(VAS)评分疼痛及肛门坠胀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2.98%(P<0.05);研究组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6、9月肛门疼痛及肛门坠胀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进行肛窦扩大切除术治疗肛窦炎,可有效提升其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减少患者肛门坠胀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征华勇 《医学综述》2012,18(23):4092-4093
目的探讨多发伤合并骨折的处理办法。方法对79例多发伤伴骨折患者伤后及时按创伤控制骨科理论行多发伤救治及骨折手术。结果患者危及生命的危险因素及时得到处理,生命体征较早恢复正常,1例患者因严重脑挫裂伤死亡。1例患者内固定周围感染,经针对性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者的手术伤口Ⅰ期愈合。结论及时对多发伤伴骨折患者诊治,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率、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57.
58.
用中药胃宁冲剂对经纤维胃镜及病理证实为慢性浅表性胃炎408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症状有效率为90.5%,胃镜有效率为81.9%,病理有效率为72.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动物实验表明胃宁冲剂对实验性胃炎和胃溃疡均有明显的保护胃粘膜作用,其保护作用与甲氰咪胍相似,而明显优于胃舒平。其保护作用不是减少胃酸,而是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胃宁冲剂无毒性,临床患者用药十分安全。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抗栓Ⅱ号综合疗法治疗兔足重度冻伤对血液细胞成分的影响,以探讨重度冻伤的治疗机理。方法:制备兔足重度冻伤模型。采用抗栓Ⅱ号综合疗法治疗,于冻前和冻后24h,48h,72h,1周,2周,3周,4周和6周分别采血,进行血液细胞成分8项指标的测定。结果:经抗栓Ⅱ号综合治疗,WBC计数冻后显著增加。于2周恢复冻前水平;RBC计数,Hgb含量和HCT在冻后也明显上升,于48h恢复;血小板计数在冻后24-48h有所下降,但与冻伤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冻伤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于冻后3-4周才恢复。结论:抗栓Ⅱ号综合疗法可明显地改善血液循环,有效抗感染,促进冻伤病理改变的恢复。  相似文献   
60.
“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主互动”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评价“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情况。结果“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能为大多数学生接受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85.1%)、自学能力(89.4%)、语言表达能力(60.6%)、团队合作精神(70.2%)。结论“双主互动”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是可适当应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