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Real—Time PCR监测巨细胞病毒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推荐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可以早期诊断肾移植受者并发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检测技术。方法 :使用实时在线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对39名肾移植受者的标本进行CMV— -DNA检测。结果 :39名肾移植受者有17名检出CMV -DNA ,阳性检出率为43 6 % ;116份血浆标本中检出5例阳性 ,中位数 (Md)为5 18×102 拷贝/ml,116份尿液标本中检出13例阳性 ,Md为6 93×102 拷贝/ml,P<0 05 ,未检出同一患者血浆和尿液标本同时阳性的病例。结论 :CMV是肾移植受者中常见的感染 ;尿液与血浆中CMV -DNA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Real-TimePCR是监测肾移植受者CMV感染进程和监测抗病毒药物疗效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72.
总结我院 2 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35例输尿管癌的诊疗体会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性 18例 ,女性 17例 ,年龄 30~ 80岁。肿瘤发生部位 :输尿管上段 5例 ,中段 8例 ,下段 2 2例。二、临床表现及症状 :33例表现为血尿 ,腰痛 7例 ,贫血 3例 ,低热 2例 ,尿中找到肿瘤细胞 8例。病程 :1周~ 2年半 ,平均 5个月。三、诊断方式 :膀胱镜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 2 4例 ,明确诊断 2 0例。肾盂穿刺行肾盂、输尿管顺行造影 9例 ,明确诊断 8例。CT检查 10例 ,能明确诊断 6例。输尿管镜检查 2例。四、手术方式 :规范性肾、输尿管、膀胱…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总结 1978年~ 2 0 0 0年 830例尸体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分析 830例临床资料 ,供受者的情况、发病种类、移植前准备 ,供肾的切取及移植手术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结果 :移植术后共有 32 1例发生各种并发症 ,其中10 6例死亡 ,1年人 /肾存活率为 97.5 / 90 .1;3年为 91.2  相似文献   
74.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4月,27例感染性肾结石患者术前抗感染治疗后,在B超定位及引导下穿刺,用筋膜扩张器、金属扩张器扩张,置入F24的肾镜鞘,采用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先用超声吸附装置清理脓液、脓栓及附壁脓苔,并在低压或无压力的状况下超声碎石后吸出脓液,再行超声联合弹道碎石和清石。结果 22例一次取净结石;3例术后残留结石〉1 cm,1周后二次取石;2例术后残留结石〈1 cm,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排净。术中、术后未出现大出血、肾周脓肿、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3例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例肾动静脉瘘,均治愈。术后1个月8例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平均值较术前降低76μmol/L2。7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0个月,肾功能、肾集合系统分离好转。结论采用经皮肾镜联合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清理脓液、脓苔后,再行超声联合弹道碎石和清石,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有功能萎缩肾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22例有功能萎缩肾肾结石患者术前抗感染治疗后,在B超定位及引导下穿刺,用筋膜扩张器、金属扩张器扩张,置入肾镜鞘,采用EMS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并在低压的状况行超声联合弹道碎石和清石,术后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结果 22例均一期成功建立皮肾通道.一期手术结石全部取净15例(15/22,68.2%),二期手术17例(17/22,77.3%).5例残留结石经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3例排净结石.结石最终排净率为90.9% (20/22).3例术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例出现肾周积液感染.术中、术后未出现大出血、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3例肾功能不全者血肌酐较术前平均下降42.1μmol/L,术后6个月静脉肾盂造影提示患侧肾显影、积水均改善.结论 采用PCNL术治疗有功能萎缩肾肾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但对术者要求较高,应在熟练掌握经皮肾镜技术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 探讨横行带蒂岛状包皮瓣(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重度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Duckett术式一期修复重度尿道下裂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 ,单纯Duckett术式8例 ,Duckett联合原位尿道板卷(Duplay)术式18例 ,Duckett联合带蒂阴囊皮瓣转移法(Scrotal)术式23例.结果 一期修复治愈40例;并发尿瘘7例 ,尿道狭窄1例 ,尿瘘合并尿道狭窄1例.Duckett联合Duplay术式与Duckett联合 Scrotal术式一期修复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77.8% vs .82.6% ) (P>0 .05).结论 Duckett术式在重度尿道下裂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对于尿道缺损长的患者可联合Duplay或Scrotal术式.  相似文献   
78.
目的提高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腹膜后局限性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其中男2例,女1例,发病年龄49~61岁,中位年龄56岁,肿瘤位于腹膜后,大小3.0cm×3.5cm×4.0cm~4.0cm×4.5cm×6.0cm。结果 3例患者肿瘤均经手术成功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临床分类均属于局限型。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腹膜后Castleman病临床少见,可发生于淋巴组织的任何部位,术前CT检查对诊断该病有一定帮助,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F344近交系大鼠为供体、Lewis近交系大鼠为受体,原位肾移植,建立20只CAN大鼠模型;于模型建立术前、术后1、2及4个月分别收集大鼠的静脉血和尿样,检测肾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尿Hepcidin、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并于移植后2个月及4个月分别处死大鼠10只,观察各组大鼠移植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血清Hepcidin、IL-6表达随着移植术的时间逐渐增高,术前、术后1、2及4个月分别为(8.18±1.60)、(10.94±2.10)、(12.71 ±2.10)、(15.81±2.40) μg/L; (2.52±0.41)、(15.58 ±6.94)、(18.16±7.08)、(25.71 ±5.71) ng/L.尿Hepcidin排出逐渐减少,术前、术后l、2及4个月分别为(17.52±2.60)、(13.65 ±2.80)、(12.02±1.30)、(10.13 ±1.80) μg/L,EPO表达逐渐减少术前、术后1、2及4个月分别为(15.51 ±0.76)、(10.29 ±0.58)、(6.37 ±0.82)、(1.23±0.15) U/L,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术后大鼠血肌酐(Cr)、尿素氮(BUN)逐渐升高,并且Cr与血清Hepcidin呈正相关;移植术后血清Hepcidin的表达与IL-6呈正相关,与EPO呈负相关;肾脏病理形态、HE染色符合CAN的病理改变.结论 随着移植肾功能的减退,大鼠体内微炎性反应增加,Hepcidin在大鼠CAN模型表达变化与肾功能有关.Hepcidin随着时间和炎症状态表达的变化可反映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80.
患者,男,24岁.家长代诉患者生后3年因阴囊内无睾丸于1990年5月6日第1次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尚可,消瘦,蛙状腹,腹软,皮肤发皱,腹壁菲薄如纸,肠蠕动清楚可见.阴囊内空虚,未触及睾丸.右足内翻.胸部X线片(-);B超及CT检查示双肾积水,输尿管迂曲、扩张积水,膀胱容量600 ml;尿常规检查有大量白细胞;尿培养无细菌生长;肝肾功能正常.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腹肌缺乏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