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七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以肾上腺肿瘤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3~62岁,平均48岁.单侧2例、双侧5例.体检发现2例;低热、乏力伴体质量下降3~4个月2例;睾丸肿大2个月1例;单侧腰痛伴脾肿大2例.7例血清乳酸脱氢酶367~568 U/L(正常值100~245 U/L),β2微球蛋白5.9~6.3 mg/L(正常值<2.4 mg/L).CT检查示肾上腺肿瘤直径6.3~13.0 cm,呈不规则肿块,境界不清、密度不均、增强后肿瘤轻度强化,未见出血和钙化.结果 术前误诊4例,分别误诊为皮质腺痛2例,肾上腺转移瘤、嗜铬细胞瘤各1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4例,其中2例行同侧肾切除,穿刺活检汪实2例,睾丸活检证实1例.病理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型1例、B细胞型6例.免疫组化T细胞型CD3、CD45-RO阳性、B细胞型L26、CD79a阳性.术后4例接受化疗,1例随访2年健在,余3例分别生存2、6、20个月后死亡;穿刺活检和睾丸活检3例接受放化疗,分别生存1 9、32、38个月后死亡.结论以肾上腺肿瘤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肿瘤局部病变广泛,影像学表现形态不规则.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恶性度较高,预后差,治疗上主要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肾移植受者血脂代谢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随机选取的6例肾移植受者给于连续4d的ACTH肌注治疗(1mg/d)。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脂及肾功能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ACTH治疗后均有明显的血脂变化.其中总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分别减少了11%~17%不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了22%。肾功能有所改善,血肌酐下降11%。结论ACTH的短期治疗能够影响肾移植受者的脂质代谢,并且有助于移植肾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10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患者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的透析模式,以干预前自身常规血液透析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 治疗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治疗组血流量和超滤量较常规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透析后2、3、4h治疗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须药物干预。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RT-PCR连续动态监测肾移植患者尿中巨细胞病毒(UCMV)载量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动态监测56例肾移植患者尿中CMV-DNA载量(术后9周内1周1次,此后2周1次,共23周)。比较CMV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在不同时点病毒载量的变化,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探讨高病毒载量与CMV肺炎的相关性。结果56例患者UCMV的阳性率为87.5(49/56),随访过程中有8例患者出现CMV肺炎,发生率为14.3%,中位发病时间在术后第15周。两组患者在术后4周UCMV-DNA均维持在0值左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第7、8和11周,CMV肺炎组患者其病毒载量明显高于非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第5~15周内连续3次病毒载量〉104拷贝/ml作为预测CMV肺炎的指标,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3.6%、61.5%和100%,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7107(95%CI=0.4791-0.9474),预警时间达2-8周。结论RT-PCR动态监测肾移植患者UCMV-DNA敏感性高,5-15周内病毒载量连续3次〉104拷贝/ml是预测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CMV肺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输尿管囊肿的临床资料。行耻骨上经膀胱输尿管囊肿切除同时行输尿管膀胱抗反流吻合2例,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切开或去顶治疗8例,行单纯囊肿切除黏膜下隧道成形术(Mason术)2例。结果12例患者治愈,随访1~3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手术治疗输尿管囊肿是一种简便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循环中pp65阳性内皮细胞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观察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的1例女性肾移植外周血中膨大内皮细胞(Cytomegalic endothelial cells,CEC)的一种新模式。方法:本研究运用了HCMV pp65抗原分析法,实时PCR技术、流式细胞分析法等系列技术。结果:发现这一围绕并粘附了许多白细胞的蛋白样物质内,含有几个pp65阳性的CEC。这种蛋白质样物质的成分和功能目前还不清楚。该患者外周血中出现CEC表明其血管有损伤,而且该患者的CD4^ 及CD8^ 淋巴细胞的百分比都超出正常范围。其血浆、外周血白细胞及尿液中的HCMV-DNA都阳性,但该患者并没有明显的HCMV病症状。结论:HCMV感染和CEC形成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氨基末端活性肽(ACTH1-24)对正常饮食兔血脂及肾上腺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CTH1-24组(n=10)和对照组(n=10)。ACTH1-24组予ACTH1-24100μg/(kg·d)肌肉注射1周,对照组每天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肌肉注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血脂及肾上腺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TH1-24组经ACTH1-24作用后血脂明显下降,并有改善肾功能的趋势,肾上腺增生明显,这与在人类研究观察到的结果十分相似。结论:新西兰兔能够作为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脂机制研究的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伴发高脂血症受者血清hepcidin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2011年1-7月间的60例肾移植受者分为高脂血症受者组(35例)和非高脂血症受者组(25例),正常对照者分为正常无高脂血症组(30例)和正常伴高脂血症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血清hepcidin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同时检测血液学、生化和铁代谢相关指标,研究其相关性和临床意义.结果 高脂血症受者组与其他3组比较,其血清hepcidin、IL-6、铁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组的单因素变量分析表明,血清hepcidin的表达与血清铁蛋白、IL-6有相关性(P<0.05或P<0.01).所有样本的联合相关分析表明,血清hepcidin与肾小球滤过率、胆固醇总量、甘油三脂、血清铁蛋白和IL-6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肾移植后伴发高脂血症受者的血清hepcidin表达升高,其表达与血清铁蛋白和IL-6的表达有相关性,其可反映体内高脂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在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中的表达,以及血清FSTL1与机体慢性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细胞生长分化调节相关因子骨形成蛋白6(BMP6)的相关性,探讨血清FSTL1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5例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FSTL1、IL-6、BMP6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骨转移组血清FSTL1的表达水平[(20.23±8.69)μg/L]较BPH组[(35.45±12.35)μg/L]明显降低(P0.01);血清IL-6、BMP6表达[(23.56±20.17)μg/L、(428.30±178.40)μg/L]较BPH组[(11.21±8.62)μg/L、(293.50±39.72)μg/L]明显增高(P0.05);前列腺癌骨转移组的血清FSTL1的表达与IL-6、BMP6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0.972(P0.05)。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FSTL1的表达降低,并且和体内炎症因子、细胞转化因子有关,为临床判断前列腺癌的发生及进展提供了新的生物学标记,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生物学靶向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