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41.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在防治大、中剂量阿糖胞苷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入选的42例接受含大、中剂量阿糖胞苷化疗方案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于化疗前使用托烷司琼止吐,对照组22例使用昂丹司琼。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在预防恶心、呕吐的有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完全控制率托烷司琼优于昂丹司琼(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托烷司琼能有效防治大、中剂量阿糖胞苷所致的恶心、呕吐,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2.
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升血小板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ITP患者,将之随机分为3组:单用强的松、单用升血小板胶囊、强的松联用升血小板胶囊组.第4组为强的松治疗无效再联用升血小板胶囊组.观察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时间为12周,分组统计疗效.结果:强的松组有效率为93.33%,升血小板胶囊组有效率为93.75%,强的松和升血小板胶囊联用组有效率为95.65%,强的松治疗无效再联用升血小板胶囊组有效率为70.8%.结论:升血小板胶囊对ITP的治疗有一定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3.
选择足月妊娠的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产妇88例,维吾尔族101例‘居住伊犁地区十年以上的汉族产妇106例,称其新生儿及胎盘重量。发现哈萨克族的新生儿体重、胎盘重量都高于维吾尔族、汉族组。其胎盘系数也偏大。  相似文献   
44.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七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七例死亡病例分析李维平陈耕野蔡晓东邱日文亚低温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临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但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自1996年12月以来,本科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死亡7例,分析报告如下:作者单位:5180...  相似文献   
45.
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新生儿体重及胎盘系数测定吴敏谷祖善邓云霞蔡晓东郑吐尔逊娜依我们对在新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哈族)、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分娩的295例妇女的新生儿体重和胎盘系数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1...  相似文献   
46.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TCD检测60例急性中、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伤后第1、3、7天的大脑前、中、后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峰值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和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结果 脑血管痉挛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血管痉挛组与非血管痉挛组的预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6.06,P〈0.05),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X^2=18.54,P〈0.01),PI是评估预后最敏感的指标,PI〉I.8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是早期评估急性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总结肩锁关节脱位的常用手术方法,体现锁骨钩钢板固定优势。方法: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9例,锁骨钩钢板治疗15例。结果:锁骨钩钢板利用杠杆原理和钢板自身的强度对抗胸锁乳突肌的牵引力,可以避免内固定物体的松动脱出,由于术中不损伤肩锁关节面,能够避免或减少克氏针固定等经关节手术所造成的继发性创伤骨关节炎,该方法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肩关节,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肩关节脱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论: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及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在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测定43例颅脑损伤成年患者伤后不同时点血浆内皮素-1及CGRP的浓度,同时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判定患者脑血管痉挛情况。结果:颅脑损伤后24h内血浆内皮素-1开始升高,3-5d最明显,持续到7d开始下降,14d时接近正常水平;血浆CGRP伤后3d开始下降,5-7d最低,14d时多恢复正常。伤后24h内即出现血管痉挛,3d左右脑血管痉挛明显增多,5-7d达峰值,14d明显减轻。重伤组尤其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脑血管痉挛发生频率及程度明显高于轻中伤组,脑血管痉挛与血浆内皮素-1浓度变化呈正相关,与CGRP呈负相关。结论:颅脑损伤后血浆内皮素-1升高及CGRP降低是脑血管痉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在实体瘤中、强度化疗后的促血小板增殖作用及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4例常规化疗的淋巴瘤和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停化疗第4 d起应用rh-IL-11 30-60μg/(kg·d)至血小板数恢复正常,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血小板计数、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rh-IL-11可降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在本观察组中72.2%不需输注血小板,血小板低谷值持续时间为3-7 d,提升血小板数幅度显著高于自身对照组。结论:rh-IL-11用于非髓性恶性肿瘤的化疗能有效地预防化疗所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减少血小板输注,缩短骨髓抑制期。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粉碎性跟骨骨折给予切开复位跟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按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10例,Ⅲ型9例,Ⅳ型5例。采用Maryland Foot Score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 24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优18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以上。结论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