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各级医院的经营模式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医院经营向市场机制的转变。致使医院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强烈。在残酷的经营条件下,基层医院如何得以生存或达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基层医院不得不面临的最大问题,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思想更新一医疗技术一科研创新一人性化服务相结合,形成有特色的医疗机构,是基层医院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1993年12月至1995年3月,采取经直肠抗菌药物离子导入和经尿道射频热疗联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123例,其中经直肠抗菌药物离子导入治疗28例,治愈率28.5%,显效率46.4%,总有效率75%;经尿道射频热疗27例,治愈率22.2%,显效率44.4%,总有效率66.6%;两种方法联合治疗68例,治愈率61.7%,显效率29.4%,总有效率91.2%。结果提示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3.
N-亚甲基磷酸化壳聚糖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亲性壳聚糖衍生物与质粒DNA通过自组装的方式形成基因纳米粒子的可行性,考察载体与质粒DNA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开发安全高效的非病毒载体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合成了一种双亲性壳聚糖衍生物N-亚甲基磷酸化壳聚糖(NMPCS),利用复凝聚的方法制备NMPCS/DNA纳米粒子复合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NMPCS进行了表征,通过凝胶电泳阻滞实验、动态光散射、原子力显微镜、圆二色谱等实验对NMPCS与质粒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分析表明,改性后的壳聚糖的特征基团有显著变化,证明了亚甲基磷酸基团成功的引入。NMPCS与DNA能自组装形成类似球形的基因纳米粒子。结论壳聚糖基双亲性分子可能与细胞膜中的双亲性分子具有潜在相容性,使得载体/DNA复合物通过一种膜的去组装过程跨越细胞膜而最终表达,从而有望研制出高效的非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44.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集宫腔镜、腹腔镜技术优势于一身,可诊断和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不孕症。由于手术创伤小,安全,简单,术后恢复期短,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时间减少,费用低等优点,被誉为微创领域最成功的典范,21世纪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卫生状况和妇幼卫生工作质量、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为掌握章丘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发生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我市2000~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后关节僵硬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科82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中医护理效果。结果:优65例,良10例,可2例,总有效率为93.9%;均无掌倾角及尺偏角丢失、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医护理有利于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患者的恢复,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7.
王叶颖  董霞 《当代医学》2011,17(24):87-88
目的探讨彩超分段扫查法产前筛查胎儿畸形价值及不同类型胎儿畸形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应用分段扫查法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并与分娩或引产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97例胎儿畸形超声检出率为91.8%(89/97);漏诊为8例,漏诊率8.2%(8/97)。结论彩超分段扫查法产前筛查胎儿畸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患者1 男性,54岁,农民.因"发现淋巴结肿大18个月、乏力伴尿色深黄1个月"于2010年11月16日入本院.病史采集:入院前18个月发现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遂就诊于某肿瘤医院,行淋巴结活检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给予应用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表阿霉素+地塞米松(CHOP)方案化疗5个周期,并对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区局部放疗,达到部分缓解.于1个月前出现周身浅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乏力伴尿色深黄就诊于上述肿瘤医院.血常规检查结果示:重度贫血并告病危,后转诊于本院要求输血以延长生命.入院查体:体温为37.3℃,脉搏为110次/min,血压为100 mm Hg/60 mmHg(1 mm Hg=0.133 kPa),呼吸为20次/min,状态极差,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瘀点瘀斑,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可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睑结膜苍白,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饱满,肝脏肋下未及,脾大,甲乙线为14 cm,甲丙线为18 cm,丁戊线为5 cm.  相似文献   
49.
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指一组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高危宫颈癌,广义的范围包括宫颈癌ⅠB2~ⅣA期,狭义则指局部肿瘤≥4cm的早期宫颈癌。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不理想,ⅠB2期5年生存率只有65%~80%。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则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实施手术或放疗前应用的全身或局部化学治疗,其目的在于缩小肿瘤病灶、减轻肿瘤负荷、控制亚临床转移、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提高手术切尽率和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改善生活质量等。近年来,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受到较多关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多数学者认为,新辅助化疗能缩小宫颈癌瘤灶、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病理危险因素,并有可能使部分  相似文献   
50.
湖北武汉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建多批医疗队驰援,执行医疗救治援助任务。本文详细介绍了医疗队出发前准备、援助期间的管理以及全方位激励医疗队员,加强综合支持保障的做法,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前后方统筹协调机制、成立专项资金、争取激励政策和加大考核奖励力度等完善管理的建议,以期对其他医院开展援助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