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成人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H)预防妇科下腹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低血压的效果及其对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个研究中心行妇科下腹部手术CSEA麻醉患者480例,随机分为四组:Ⅰ组HSH4ml/kg,Ⅱ组HSH6ml/kg,Ⅲ组6%羟乙基淀粉130/0.4(HES130/0.4)7ml/kg,Ⅳ组复方氯化钠10ml/kg,均于麻醉前输注上述液体。记录液体输注前及麻醉后BP、HR变化。同时抽取对侧肢体静脉血检测电解质、Hb、Hct及凝血功能。结果Ⅳ组麻醉后BP显著低于麻醉前及其他三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Ⅰ、Ⅱ组电解质变化显著(P0.05),Ⅰ、Ⅱ、Ⅲ组Hb及Hct均显著下降(P0.05),Ⅱ、Ⅲ组凝血时间延长(P0.05)。结论预注HSH可有效预防CSEA引起的低血压,但对电解质、凝血功能、Hb及Hct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观察不同术后镇痛方法 对胸外科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5~65岁行肺癌根治术或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Ⅰ组,20例)和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E组,20例),术后分别行PCLA和PCEA48h.Ⅰ组药物配伍:舒芬太尼1μg/ml和托烷司琼0.05 mg/ml,背景剂量2 ml/h,自控镇痛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E组在麻醉诱导前于T4-5间隙行硬膜外置管,注射0.33%罗哌卡因6 ml后行PCEA,药物配伍:罗哌卡因2 mg/ml.术后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后2h、1 d、3 d、7 d测定患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IL)-2浓度,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水平.结果 术后2 h I组VAS镇痛评分为(1.8±0.3)分,与E组的(1.8±0.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 E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均较Ⅰ组降低(P<0.05);术后2 h、1 d、3 d、7 dE组的皮质醇浓度低于Ⅰ组(P<0.05),IL-2浓度、NK细胞水平、CIK细胞水平均高于Ⅰ组(P<0.05).结论 术后PCEA可增强胸外科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效果优于术后PCIA.  相似文献   
163.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食管癌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40例,麻醉诱导时分别给安慰剂或帕瑞昔布钠40㎎各20例,术后12h予相同剂量重复给药。观察术后24h和48h的PCIA舒芬太尼用量,同时记录病人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帕瑞昔布钠组术后PCIA舒芬太尼24h和48h用量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并且24h和48h的PCIA有效按压次数也低于安慰剂组(P<0.05),术后6、24和48h的疼痛强度视觉模拟(visual aualogne scale,VAS)评分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使食管癌患者术后PCIA舒芬太尼用量减少,且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4.
目的比较不同靶控浓度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对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 IS)值的影响,寻求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安全适宜的血浆靶控浓度。方法全麻下年龄65-80岁老年择期手术患者60例,按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三组:S1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2ng/m l S2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3ng/m l S3组,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0.4ng/m l。先泵入舒芬太尼,待舒芬太尼血浆靶浓度达到预设靶浓度后泵入异丙酚(3μg/m l),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mg/kg,待肌松满意时插管控制呼吸 记录基础值(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 in(T3)、气管插管后2m in(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 IS)值、气管插管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T0比较,三组在T1时刻MAP、HR均下降(P〈0.05) 与T1比较,S2组T2、T3、T4时刻MA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组在T2、T3、T4时刻明显升高(P〈0.05),S3组在T3、T4时刻明显降低(P〈0.05)。B IS值比较:与T0比较,三组在各时间点B IS值均降低(P〈0.05),其中S2组在T1、T2、T3、T4时刻变化范围在45-55之间,S1、S3组在T1、T2、T3、T4时刻变化范围高于或低于45-55,显示麻醉过浅或过深。插管反应与不良反应比较:与S2比较,S1组出现插管反应较多(P〈0.05),S3组出现不良反应较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当异丙酚浓度为3.0μg/m l(TC I)时较为安全适宜的血浆靶浓度为0.3ng/m l。  相似文献   
165.
正脑动脉瘤为脑血管常见疾病,若发生动脉瘤体破裂会引发脑疝、昏迷甚至呼吸骤停等,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 [1]。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血管栓塞介入治疗被广泛应用[2]。为避免围术期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手术要求全麻下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镇静镇痛状态良好且心血管应激反应小,但气管插管在拔管时易引起血压升高、呛咳、喉痉挛等不良反应。Inan等[3]研究表明,可视化插管喉罩声门显像好,可在减少头颈活动度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良好通气及氧合,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复合硝酸甘油 (NTG)抑制高血压患者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ASAI~Ⅱ级的高血压患者 4 0例 ,分为A、B 2组。A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缓慢静脉注射美托洛尔 0 .0 4mg/kg ,然后用微量泵以 2 μg/(kg·min)的速度输注NTG ,插管后可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输注速度。B组患者诱导后直接输注NTG。观察记录 2组患者诱导前及插管后 10min内pSB、pDB、fH、RPP(fH 和pSB的乘积 )的变化。结果 :A组诱导后插管前血压降低 ,fH 减慢 ,RPP减小 ,并在插管后仍保持较低水平 ,各指标在插管后平稳 ,波动小。B组患者在插管前后血压虽有降低 ,但fH和RPP较诱导前升高。结论 :美托洛尔复合NTG抑制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