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7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观察地贞颗粒对阴虚内热型围绝经期综合征(MPS)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神经-内分泌的作用影响。方法:将收治的MPS 13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口服谷维素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地贞颗粒治疗,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Kupperman指数(KI)评分、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评分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5-羟色胺(H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KI评分和MENQOL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46%,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69%(χ~2=4.298,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6,CRH,ACTH,CORT,GnRH,N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HT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β-E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地贞颗粒可以使MPS患者阴虚内热证疗效明显,其调节患者的神经-内分泌途径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52.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长期被认为与某些炎症因子密切相关,然而现有的治疗方案却仅以调节高脂血症与预防栓塞为目标。尽管某些治疗药物如乙酰水杨酸及他汀类具有一定抗炎作用,但目前为止没有一类药物专门通过靶向炎症反应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单核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的代表成分,在动脉粥样硬化从稳定到不稳定状态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动物实验证明了单核细胞在急性冠脉综合症及心肌梗死后结局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单核细胞在该过程中分化出不同亚型,各亚群在下游炎症通路中进一步发挥相应的作用。本综述将深入阐明单核细胞及其不同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脉综合症、心肌愈合及相关并发症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胡秀英  张朗仪 《吉林医学》2012,33(13):2859-286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骶尾部溃疡期压疮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应用VSD技术治疗住院骶尾部Ⅲ、Ⅳ期压疮患者16例,术后维持负压吸引7~10 d,并进行效果评定。结果:VSD技术治疗骶尾部压疮16例,有效16例(100%),其中优14例(87.5%),良2例(12.5%),植皮成功率100%。结论:VSD技术治疗骶尾部溃疡期压疮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克隆人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研究ALDH2基因导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后对其增殖和抗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从肝细胞中克隆人ALDH2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将其导入K562细胞中,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LD-H2基因的表达,锥虫蓝拒染法和MTT法检测转基因组细胞的增殖水平及对氧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RT-PCR以及荧光分光光度法进一步检测氧自由基诱导后转基因组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和细胞内活性氧类(ROS)的产生.结果 成功克隆人ALDH2基因并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K562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到ALDH2的高表达.锥虫蓝拒染法和MTT结果显示转基因组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基因修饰的细胞对H2O2耐受性增高,H2O2的IC50值提高了7.8倍(IC50值分别为12.3μnol/L和1.4 μmol/L,P<0.01).HO-1的表达和ROS的产生随H2O2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而一定浓度H2O2诱导后HO-1的表达和ROS的产生在转基因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LDH2基因导人K562细胞后可增加对氧自由基引起的细胞损伤的耐受性,起到保护作用,该过程伴随着ROS水平以及HO-1表达的降低.  相似文献   
55.
陈茜  杨玲  胡秀英 《华西医学》2010,(9):1742-1744
目的了解汶川大地震医护人员参与灾害医疗救援及其灾害救援知识和技能情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量表于2008年9月对223位参加汶川大地震医疗救援的医护工作者的一般情况,及其已有的灾害救援知识技能和培训要求等进行调查。结果 96.9%医护人员在灾害中实施医院救护,3.1%为现场救护,仅有51.1%~61.0%的医护人员参加过灾害相关训练,28.7%参加过救护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不具备灾害救援知识和技术,97.3%的人员将来愿意参加灾害救护工作等。结论对于灾害救援,医护人员多数实施医院救护,部分参与灾害救援医护人员救援知识和技术缺乏,需要进一步培训。  相似文献   
56.
从灾害发生的应对方案、灾害的教育及备灾减灾的准备3方面综述了灾害的应对及备灾教育,总结出国内外灾害的应对及备灾教育的一些经验,旨在为中国灾害护理的发展提供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孕妇血中乙肝病毒 (HBV)DNA数量与胎儿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71例孕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者 ,用荧光探针定量PCR(FQ -PCR)方法 ,检测血清、宫颈分泌物及乳汁中HBVDNA数量 ,HBVDNA阳性者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分娩后新生儿取末梢静脉血进行HBVDNA定量测定。结果 :孕妇血中HBVDNA阳性者其宫内感染率为 32 .6 % ,宫内感染与孕妇血中HBVDNA数量有关 ,HBVDNA数量高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 ,乙肝免疫球蛋白可阻断HBV宫内传播。结论 :FQ -PCR方法能快速、准确检测孕妇血中HBVDNA数量 ,孕妇血中HBVDNA数量高易导致胎儿宫内感染 ,孕期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可减少胎儿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8.
在深化医院改革中促进整体护理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深化医院改革的进程中 ,护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使整体护理工作能适应改革的需要 ,并在改革中促进整体护理的发展 ,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是改革的大势所趋 ,也是整体护理能否普及推广的关键。近年来 ,我们通过不断提高对医院改革的整体护理的认识 ,加强护理队伍内涵建设 ,推行整体医疗护理模式病房 ,进行整体护理质量研究等 ,促进了整体护理的发展。全院有 6个病房作为整体医疗护理模式病房已实施两年 ,33个病房在 1999年底达到整体护理的阶段目标。从护理的角度 ,以“优质”服务增加了医院竞争力 ,以“高效”提高了医院生命力 ,以“低…  相似文献   
59.
陈茜  ;叶敏  ;胡秀英 《华西医学》2009,(5):1108-1110
目的:了解成都市住院老年男性尿失禁患者尿失禁处理用物的使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量表对188位尿失禁老人的一般情况、尿失禁的分级及处理用物等进行调查。结果:随着尿失禁的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或其家人选择的处理用物增加。男性尿失禁的不同处理用物被选用的多少依次为:尿布(58.5%)、尿壶(34.0%)、一次性尿垫(25.5%)、保鲜袋(18.6%)、避孕套式尿袋(6.9%)、留置导尿(3.7%)及假性尿器(2.7%),不同尿失禁分级的患者对处理用物的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患者39.9%发生漏尿,13.3%局部皮肤发红,2.7%皮肤糜烂及2.1%尿路感染。结论:临床工作中应该根据尿失禁的不同分级及患者的综合情况指导患者及其照顾者选择合适的处理用物,目前老年男性尿失禁患者仍然欠缺舒适、经济、实用的接尿设备。  相似文献   
60.
护理学与人类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息息相关。随着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护理学科动态发展, 护理学要解决的问题日益多元复杂, 护理单学科的知识、方法、工具等已不足以破解这些复杂难题, 借助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护理借助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背景与"前世今生", 特别是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 探讨护理交叉学科的作用与意义, 为"护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