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治过程。结果9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3例行患肾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错构瘤,无恶变。9例患者均恢复顺利,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2个月~14年,平均91.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在临床上无典型临床表现,B超和CT检查为术前确诊主要依据,尽早手术探查是首选治疗手段,术中尽可能选择保肾手术。  相似文献   
5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死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进一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死因,以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院88例病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因为心功能衰竭2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0例,感染14例,狼疮脑病10例,心脑血管疾病11例。SLE死亡多发生在诊断后的第一年。结论:SLE死因最主要是其本身,主要是心功能衰竭,而感染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应该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3.
浅谈《传染病防治法》实施5年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赵庆贤,肖龙彬,刘宪举(山东省邹城市卫生防疫站273500)1配套法规不全,有违难依尽管《传染病防治法》在整个卫生法规中带有母法性质,但与《食品卫生法》相比,却显得不够完善。一是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监...  相似文献   
54.
慢型克山病死亡病例的有关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研究慢型克山病死亡病例的有关资料,为克山病防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 设计慢型克山病死亡病例有关资料的统一调查表,由专业人员查阅有关病例资料填写。结果 慢型克山病的死亡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发病时的年龄多集中在5~11岁的年龄。发病在1年内的高达30%以上,发病在3年内死亡的高达50%以上。结论 慢型克山病致短年限内死亡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心室劳损合并各种早搏和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雷贝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联合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幽门螺杆茵根除率88.3%,不良反应率1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68.2%,不良反应率13%。结论雷贝拉唑、莫西沙星、呋喃唑酮方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一种微创逆行髓内穿刺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9例锁骨骨折采用微创横行切口逆行髓内穿刺针治疗.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微创横行切口能充分显露锁骨中段骨折的断端,便于直视下解剖复位,采用克氏针逆行髓内固定具有简便易行、创伤小,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修玉芳  黄东林  肖龙  孙玉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8):4844-4845,4847
目的评价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血清中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根据镇痛方法不同,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患者为术后根据临床需要,临时给予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I组,n=100);第Ⅱ组患者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持续硬膜外镇痛组(Ⅱ组,n=100);第Ⅲ组患者为芬太尼持续静脉镇痛组(HI组,n=100);分别于剖宫产手术结束时、术后2h、24h及48h抽取产妇静脉血,测定血清PRL,并观察镇痛效果及哺乳情况。结果在剖宫产手术结束时三组产妇血清PRL无明显差异,术后2h、24h及48hII组和Ⅲ组产妇血清PRL值显著高于I组(P〈0.05)。与Ⅲ组比较,Ⅱ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剖宫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及静脉镇痛均增加PRL的分泌。尤其硬膜外局麻药复合阿片受体激动药镇痛模式更有效,有利于早期哺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和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EA)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CSEA组(40例)和EA组(40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结果:CSEA组麻醉起效快,术后恢复快 呼吸、循环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CSEA适用于宫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59.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PAT)伴房室文克白周期常见于洋地黄中毒患者。但PAT伴房室不典型文克白周期,同时出现折返引起心房回波与心室回波却少见。我们最近遇到一例。 患者,女,80岁,因胸闷、气急、不能平卧一周于1996年3月13日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左心功能不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E cadherin、α caten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降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 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12例非肿瘤组织标本中cadherin、α catenin的表达 ,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杂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降低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及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E cadherin、α caten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降低提示膀胱肿瘤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 ,与癌的侵润、转移相关。检测E cadherin、α catenin对患者的协助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