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目的 评估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目细菌(C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离的65株肠杆菌目细菌,包括4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和24株非CRE菌株。采用PCR法检测5种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blaKPC、blaIMP、blaVIM、blaOXA-48-like、blaNDM),改良碳青霉烯类失活法(mCIM)与EDTA碳青霉烯类失活法(eCIM)以及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并分型,以PCR结果为参考,评估各方法的检测性能;挑取其中29株CRE与24株非CRE构建模拟阳性血培养瓶,报阳后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分型检测并评估其性能。结果 PCR结果发现25株菌携带blaKPC基因、7株携带blaNDM基因、4株携带blaIMP基因、4株同时携带blaKPC+NDM基因、1株同时携带blaKPC+NDM+IMP基因,...  相似文献   
182.
罗成  张宁  彭艳茹  李舒  郭亚丽  王玉光 《天津医药》2023,(11):1237-1241
目的 探讨肺间质疾病(ILD)患者疲劳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ILD患者238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体质量指数(BMI)、职业、文化程度,吸烟、饮酒情况;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检测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S)评估患者躯体和精神的疲劳情况;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改良版(mMRC)评估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采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评估合并症的严重程度;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分别为HADS-A和HADS-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不同特征人群FAS得分的差异以及FAS得分与临床特征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ILD患者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 238例患者FAS得分为(26.03±9.53)分,其中159例(66.81%)出现疲劳,其中60例(37.74%)为...  相似文献   
183.
罗成  叶远航  盛国光  李晓东  郑岚  柯佳 《中成药》2023,(10):3369-3375
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中医可从肺肠合治入手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宣白承气汤由生石膏、杏仁、生大黄、瓜蒌皮组成,具有清肺定喘、通腑化痰的功效,是肺肠合治的经方。本文对宣白承气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近五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临床研究表明,宣白承气汤可以从清除内毒素,减少炎症因子,提高免疫力,保护肠黏膜屏障,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来恢复患者的肺脏功能和肠道功能,达到肺肠同治的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减轻炎症反应是宣白承气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核心作用机制,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分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调节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抑制其相应炎症反应,调节免疫能力减轻炎症损伤,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肠道损伤黏膜等途径来缓解肺部和肠道炎症从而达到肺肠同治的目的。本文既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经典理论提供基础研究和临床证据,又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4.
“七情相反”源于《神农本草经》,被认为是中药配伍的禁忌之一,但随着实践的积累,医家认识到相反并非绝对的配伍禁忌,若临床运用得当,能达到增强治疗效果,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的目的,因此可以说相反是有条件的配伍。《金匮要略》中,附子粳米汤、赤丸、甘遂半夏汤、栝楼瞿麦丸等方均应用“反药”以增强疗效。随着“反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不断深入,其物质基础也在不断明确,增毒或增效的作用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其增毒或增效的作用会随着配伍剂量、比例、炮制、煎煮时间等变化而发生变化。医者辨证准确,运用得当,灵活细心遣药,能发挥“反药”的“霸道”之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