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31篇
  免费   1024篇
  国内免费   609篇
医药卫生   22964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378篇
  2014年   1109篇
  2013年   849篇
  2012年   1036篇
  2011年   1053篇
  2010年   1035篇
  2009年   1225篇
  2008年   1070篇
  2007年   1119篇
  2006年   995篇
  2005年   1018篇
  2004年   989篇
  2003年   849篇
  2002年   712篇
  2001年   646篇
  2000年   746篇
  1999年   652篇
  1998年   598篇
  1997年   588篇
  1996年   641篇
  1995年   473篇
  1994年   420篇
  1993年   297篇
  1992年   327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213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正>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技术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于车祸、劳动与日常生活中,多因外伤、压迫及牵拉等原因所致,偶因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邻近组织而发生,由于周围神经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性,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一般只有70%左右。如何提高神经再生的速度和质量,寻找新的修复方法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昏迷 1 例,新出现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岩斜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54.
陈文山  罗武陵  刘丹  黄大春 《重庆医药》2009,38(13):1702-1703
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在无淋巴结转移的DukesB期患者中,有30%5年内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DukesC期术后局部复发率为50%左右。大肠癌术后复发多在吻合口、盆腔内、会阴部等部位,多因为手术未完全清除肉眼没有见到的微小转移灶所致。  相似文献   
55.
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6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后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肿瘤35例,男12例,女23例.年龄25岁~72岁,平均49.8岁.左侧15例,右侧20例.其中嗜铬细胞瘤5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柯兴氏病2例,神经节细胞瘤2例,无功能性腺瘤16例.腰部取3个套管针穿刺入路,用自制的水囊扩张器扩张后腹腔,用超声刀将肿瘤切除.结果 35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中出血量10~500 ml,平均74 ml.病人均未输血.手术时间45~200 min,平均90 min.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手术效果确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以替代绝大多数肾上腺肿瘤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56.
57.
脑梗塞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残率很高。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几年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我们在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明显,并有效减轻了致残程度。现将西医常规疗法加葛根素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梗塞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医学影像科医生的工作,除给患者做检查,就是读片,写诊断报告,但是书写诊断报告并不容易。因此,要想写好影像诊断报告更难。书写诊断报告要有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59.
国产腺苷介入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及腺苷试验的安全性。方法 102例临床疑冠心病患者行腺苷负荷/静息~(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其中70例显像1周内又行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检查。腺苷按体重0.84 mg·kg~(-1)通过输液泵静脉双通路给药,对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图作定性分析。结果 70例行冠脉造影者中正常31例,有冠脉狭窄病变者39例(单支病变19例,双支病变10例,3支病变10例);共检出病变血管69支,累及左前降支32支,左回旋支16支,右冠脉20支,左主干1支。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正常33例,心肌缺血37例,其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灵敏度为82.05%(32/39例),特异性为83.87%(26/31例),准确性为82.86%(58/70例),阳性预测值为86.49%(32/37例),阴性预测值为78.79%(26/33例)。对各病变血管检出的灵敏度为:左前降支75.00%(24/32支),左回旋支62.50%(10/16支),右冠脉80.00%(16/20支)。对单支、双支、3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8 42%、90.00%和100%。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病变冠脉诊断总灵敏度为73.53%(50/68支),特异性96.48%(137/142支),准确性89.05%(187/210支),阳性预测值90.91%(50/55支),阴性预测值88.39%(137/155支)。腺苷试验不良反应轻,时间短,发生率为85.29%(87/102例)。结论国产腺苷负荷试验介入~(99)Tc~m-MIB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0.
背景:造影剂肾病仍是放射影像学检查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在动物急性缺血性肾衰竭模型中,预先使用碳酸氢钠比氯化钠的肾脏保护作用更佳。缺血和造影剂引发的急性肾衰竭均被认为是自由基损伤所致。但是,在人或动物至今尚无评价碳酸氢钠预防造影剂肾病有效性的研究。 目的:在使用放射性造影剂前后用碳酸氢钠或氯化钠进行预防性水化,比较二者的有效性。 设计、地点和病人:一项于2002年9月16日至2003年6月17日进行的前瞻性、单中心、随机试验。119例血清肌酐稳定在≥1.1mg/dL(t≥97.2μmol/L)水平的病人,在应用碘帕醇(370mg碘/mL)造影前后,随机接受了氯化钠静脉滴注(n=59)或碳酸氢钠静脉滴注(n=60),剂量均为154mEq/L。在造影前及造影后第1、2天进行了血清肌酐检测。 干预:病人接受154mEq/L的氯化钠或碳酸氢钠,造影前以每小时3mL/kg的速度静脉滴注1小时,造影后以每小时1mL/kg的速度滴注上述药物6小时。 主要观察指标:造影剂肾病,其定义为在造影后2天内血清肌酐升高tμ25%。 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糖尿病发生、种族以及造影剂用量方面无显著差异。碳酸氢钠治疗组病人基线血清肌酐水平稍高于氯化钠治疗组,但亦无显著差异(氯化钠组均值[sD]为1.71[0.42]mg/dL[151.2{37.1}μmol/L],碳酸氢钠组为1.89[0.69]mg/dL[167.1{61.0}μmol/L];P=0.09)。氯化钠组8例(13.6%),发生造影剂肾病一级终点,而碳酸氢钠组仅1例(1.7%)(均值差别,11.9%;95%可信区间[CI],2.6%~21.2%;P=0.02)。随后,又对191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病人给予了碳酸氢钠治疗并进行随访登记,结果有3例出现了造影剂肾病(1.6%;95%CI,0%~3.4%)。 结论:对于造影剂引发的肾衰竭,在造影前采用碳酸氢钠进行水化治疗比采用氯化钠水化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