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84例HCC患者、126例慢性肝病患者及102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TGF水平,并分析血清CTGF水平与HCC的TNM分期、肿瘤直径、AFP分级间的关系。结果:HCC患者的血清CT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01),亦高于慢性肝病患者(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长庆油田60岁以下人群富营养疾病患病现状,探讨应对策略,改善油田员工健康状况,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收集整理2008年4月~2009年7月长庆油田34541名60岁以下(18~59岁)在职员工健康体检资料,并对健康体检结果中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病、糖尿病与冠心病5种富营养疾病的检出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探讨防治策略。结果 (1)60岁以下人群富营养疾病检出率分别是:血脂异常22.0%、脂肪肝15.6%、高血压病13.3%、2型糖尿病4.0%、可疑冠心病5.9%。(2)男女性富营养疾病患病率总体上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且女性在绝经后(50~59岁)发病率上升更加明显。(3)除冠心病外,男性各种富营养疾病总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长庆油田矿区60岁以下人群富营养疾病总体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急诊PCI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50例,在PCI后立即测量IMR。以IMR=40 U为临界值,将IMR 40 U定义为微循环正常组(A组),将IMR≥40 U定义为微循环异常组(B组)。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术中相关情况,以及术后24 h、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及术后随访12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情况。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症状发作至球囊扩张时间(STB)是影响急性前壁STEMI患者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在PCI术后24 h、6个月、12个月时,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内径(LVED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MACE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STB是急性前壁STEMI患者微循环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IMR对急性前壁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重构、左心功能恢复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有较好的早期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背景: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及其可在体外表达多种外源目的基因的特性,将其作为种子细胞用于未来组织器官的修复和替代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已从人和几种动物骨髓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但对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报道很少。目的:建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转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方法,并探讨其生物学特性。 方法:猪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后,加入5-氮胞苷诱导分化,用抗desmin、MHC、cTnI、Cx-43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与结论:体外培养的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诱导后,部分间充质干细胞呈梭形,阳性表达desmin、MHC、cTnI和Cx-43。结果提示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经5-氮胞苷诱导后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皮祖细胞用于构建血管新生的体外三维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体外构建血管新生的三维模型,证实体外获得的EPCs参与血管新生.方法 (1)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兔外周静脉血的单个核细胞,贴壁筛选法分离EPCs,于添加了Singlequotes的EBM-2培养液中扩增,对培养14 d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2)用上述同样的方法 获取EPCs,并接种于Matrigel三维基底膜胶,Singlequotes诱导,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血管形成.结果 (1)培养7~9 d,光电显微镜可见细胞集落形成,呈现干细胞特件;贴壁细胞表达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凶子受体2(VEGFR-2)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呈现内皮细胞系特征;贴壁细胞用碳化青染料(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及FITC标记的Ⅰ型荆凝集素(F1TC-UEA-1)双荧光阳性,显现EPCs的生物学特性;(2)动态观察;培养2周左右,在三维胶体中形成血管结构.结论 外周血米源的EPCs,经过体外诱导后.具有成血管能力,可应用于制备体外血管新生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从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富集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并在体外诱导培养和扩增的方法,试图证实外周血是获得血管内皮祖细胞理想来源之一。方法密度梯度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采用专用的EGM-2-MV完全培养基对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生长过程,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荧光化学法分别鉴定培养细胞的内皮细胞表面标记和生物学功能。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专用培养基体外诱导后,4 d左右可见多数细胞贴壁生长,9 d后可见位于中间的细胞聚集成团,4周后呈铺路石样内皮细胞形态。培养12 d细胞能表达的内皮细胞表面抗原,包括Ⅷ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和钙粘素(VE-cadherin)等;并能特异性吸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UEA-1),能内吞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具备内皮细胞的功能。结论兔外周血中存在具有增殖分化潜能的EPCs,经过特定的体外诱导培养可以收集和扩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的3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PDA8例,ASD23例,VSD6例,均在X线和心脏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导管植入封堵器。分别于术后1-3d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术后随访1个月至1年。结果 37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手术时间为30-150min,X线下操作时间为10-60min,其中即刻封堵成功率为97.3%,一次植入成功率为94.6%,7例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后肺动脉压显著改善,1例术前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患者术后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并维持,心功能改善。1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有效治疗后恢复,其余患者在手术后即刻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PDA、ASD、VSD是一种操作简便、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对于心房颤动 (房颤) 的疾病认知,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和科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 考和借鉴。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3—7月选取年龄≥65岁的常住居民26名作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 收集资料,以 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名社区老年人对心房颤动的概念、危险因素、不良风险、识别 方法认识不足;知晓房颤危害后有的过度担心,有的则更关注已患疾病;大部分社区老年人希望得到防治房颤的科学指导。 结论:房颤的科普工作应有所侧重,需注意阐释房颤的危险因素、房颤与中风的关系、房颤的起病隐匿性、房颤的识别和及 时就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并探讨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AMI患者1561例,其中发生心脏破裂患者21例为心脏破裂组,随机选取未发生心脏破裂的AMI患者105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分析AMI并发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脏破裂组年龄、入院心率、女性、肌钙蛋白、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尿素明显升高(P<0.05,P<0.01),急诊PCI、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6%vs 72.38%,P=0.011;(119.33±19.37)g/L vs (139.29±17.65)g/L,P=0.001;(4.13±0.62)×10^12/L vs (4.60±0.69)×10^12/L,P=0.010;47.62%vs 73.33%,P=0.020;23.81%vs 52.38%,P=0.017]。结论女性、高龄、再灌注时间延迟、入院心率快、高NT-ProBNP、高肌钙蛋白、低血红蛋白、低红细胞计数是AMI患者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早期的再灌注治疗、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是预防AMI后发生心脏破裂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