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0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1.
正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全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是医学生由学生转向临床医师的关键时期,是医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活动将他们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为独立处理病人和预防疾病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考核医学教育质量,检测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如何帮助实习医学生提高临床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理论和临床能有机的结合,启示并引导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26例同期收治的不同年龄组的消化性溃疡进行对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组典型胃病症状占21%、恶性肿瘤占消化性溃疡的7.1%、男女之比1.87:1.而非老年组分别为54%、3.1%、4.14:1.且老年组巨大溃疡比例增加,溃疡位置亦上移.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症状不典型、巨大溃疡比例及癌变率均增加,女性发病率上升,溃疡位置上移等特点.  相似文献   
93.
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3—02/2004—05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完成。①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3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每组10只。糖尿病模型针刺组(针刺组):用电针刺激单侧脾俞、膈俞、足三里、内庭穴;糖尿病模型药物组(药物组):将盐酸二甲双胍片按100mg/(kg&;#183;d)灌胃;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模型组)、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②治疗40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用ELA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结果:对照组大鼠死亡1只。进入结果分析39只。①各组大鼠糖代谢相关指标的比较: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明显降低(P〈0.01,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则明显增高(P〈0.05);针刺组除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外,余指标与对照组、药物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尿大鼠的稳态模式β细胞功能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各组大鼠血脂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针刺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明显高于模型组、药物组(P〈0.01,P〈0.05),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各组大鼠前炎症介质和凝血因子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成正相关(P〈0.01,P〈0.05),且炎症因子之间也呈正相关(P〈0.01,P〈0.05)。 结论:①针刺可明显降低血糖、血清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与盐酸二甲双胍相近。②针刺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有关。③针刺可明显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优于盐酸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94.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汉族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①于2001-08/09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乌鲁木齐新市区25岁以上汉族成人2 688人.排除有高血压病史、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人群,排除资料不全者,纳入2 670人.按下列标准分为4组:代谢综合征组(n=243):1个个体同时存在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3种成分;两种代谢紊乱组(n=701):1个个体同时存在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3种成分中任意2种;一种代谢紊乱组(n=1 087):即个体存在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3种成分中的任意1种;无代谢紊乱组(n=639):无代谢异常.②所有调查对象均进行血压、体质量指数、腰围、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的测定.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及血脂紊乱状况人群的糖脂代谢紊乱、肥胖患病情况.③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纳入汉族成人2 688人,排除资料不全者,2 670人纳入结果分析并完成问卷调查.①男性糖尿病、糖耐量低减/空腹血糖受损、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超重、肥胖、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1);高总胆固醇血症患病率明显低于女性(P<0.01).②代谢综合征组、2种代谢紊乱组、1种代谢紊乱组、无代谢紊乱组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降低趋势,且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上升趋势,无代谢紊乱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1),而代谢紊乱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③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年龄与代谢综合征高度相关(OR=2.661 0,1.871 0,3.776 8,P<0.01).结论:①乌鲁木齐市汉族男性成年人血糖、血脂紊乱、肥胖发生情况较女性严重.②代谢紊乱种类越多,血糖、血脂紊乱情况越严重.③代谢综合征患病与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95.
总结21例婴幼儿血管环矫治术围术期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合理喂养;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和饮食管理,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21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后并发乳糜胸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消化道症状均消失;6例患儿术后3个月仍有喘鸣、反复呼吸道感染,2例患儿术后6个月有间断喘鸣、慢性咳嗽,术后1年呼吸道症状均消失。  相似文献   
96.
曾俐敏  祁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14-2415
目的:通过尿红细胞形态观察来判断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对临床诊断有实际意义。方法:取20 ml尿离心后,留0.2 ml沉淀,用4×40倍镜观察。结果: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即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和混合性血尿。结论:血尿性质的辨别首先是要判断是肾源性的还是非肾源性的。肾源性红细胞形态为多形性,一般形态可超过两种以上和见到棘形细胞。非肾源性红细胞变化较少形态不超过两种。  相似文献   
97.
目的:对比观察复方固肾冲剂和蒙诺片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肾虚血瘀型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蒙诺片,治疗组加用复方固肾冲剂,8周后对比治疗前后24h尿蛋白排泄率、血清白蛋白进行疗效判定。结果:①两组治疗后UAER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固肾冲剂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肾虚血瘀型蛋白尿,安全稳定、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近年来,随着政府在农村地区防盲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白内障失明病人主动求治的比例逐年升高。我院自1984~1995年收治农村老年性白内障病人156例,手术治疗104只眼,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改良拦截劈裂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拦截劈裂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硬核白内障 ( 、 级核 ) 92只眼 ,分别采用改良拦截劈裂和拦截劈裂两种方法进行手术。记录术中超声时间 (U S)和有效超声时间(EP)。观察术后第 3、7及 30天的视力和有关并发症。结果 术中改良拦截劈裂组的超声时间和有效超声时间均短于拦截劈裂组 ,两组相差显著 (P <0 .0 5 ) ,改良拦截劈裂组术后 3、7及 30天的视力≥ 0 .5者分别为 19只眼(38.0 % )、38只眼 (76 .0 % )及 4 4只眼 (88.0 % ) ,拦截劈裂组分别为 8只眼 (19.1% )、2 1只眼 (5 0 % )及 35只眼(83.3% )。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和后囊膜破裂。结论 改良拦截劈裂技术具有超声时间短、并发症少、劈核更加容易 ,安全等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祁燕  李洁  钱慧军  颜霞 《护理研究》2010,(8):2252-2252
出血性膀胱炎是指膀胱的急性或慢性弥漫性出血,多由化疗药物的毒性或过敏反应、盆腔高剂量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损伤、病毒性感染及毒物所致,与继发于泌尿系细菌感染、结石及肿瘤等的膀胱的出血无关,是肿瘤病人在接受抗癌治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