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目的:探讨64排CT行泌尿系非增强三维重建对经皮肾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100例行经皮肾镜手术取石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CT非增强三维重建,对照组行泌尿造影,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穿刺成功率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通道数目及结石清除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64排CT行泌尿系非增强三维重建对经皮肾镜手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能缩短手术时间,可作为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起源的肿瘤,多发于中老年,最好发于胃,其次是小肠,发生在直肠、食管和结肠者少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直肠前壁的巨大间质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寰枢关节脱位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寰枢关节脱位的多层螺旋CT诊断意义.方法:观察36例小儿寰枢关节脱位的多层螺旋CT后处理图像,判定各种原因造成的小儿寰枢关节脱位的具体方向、程度、骨质结构情况等.结果:在小儿寰枢关节脱位中,局部炎症所致寰枢关节脱位以左右移位多见,程度较轻;而外伤所致寰枢关节脱位以前后移位多见,并多伴有齿状突骨折,程度较重.SSD、MPR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寰枢关节脱位的具体方向及骨质情况,而SEETHOUGH则一般.脱位程度测量则在MPR图像上较为准确.结论:多层螺旋CT结合后处理技术能准确的显示寰枢关节脱位的方向、程度及骨质情况,从而为诊断小儿寰枢关节脱位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肺部曲菌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中接受肺部螺旋CT检查的资料,对肺部曲菌病的CT表现进行探讨.结果:共发现肺部曲菌病11例,其中典型曲菌球3例,肺部炎症性改变4例,肺部结节或肿块2例,合并肺结核2例.结论:(1)曲菌球CT有典型的特征改变,是诊断曲菌病的可靠依据;(2)肺内炎性灶伴肿块、结节、空洞和肿块、空洞是曲菌病的常见CT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测量脑中线移位预测脑疝的计分方法。方法 对临界脑疝组、脑疝组及对照组共458例脑外伤、脑出血病例,进行脑中线CT测量和统计学分析,寻找出脑中线各结构移位的脑疝危险系数,并将危险系数分级量化进行“脑疝预测计分”,对44例脑外伤、脑出血病例前瞻性计分评估。结果 脑中线各结构移位的脑疝危险系数是:中脑移位3mm.大脑镰移位6mm.三脑室移位9mm,透明隔移位12mm;“脑疝预测计分法”计分为6分时即为脑疝临界状态,分值增加危险性加大。结论 “脑疝预测计分法”是CT预测脑疝的一种快捷、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腹膜后脂肪肉瘤的CT表现(附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对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例腹膜后脂肪肉瘤,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均先作CT平扫,其中4例加做增加扫描。男5例,女2例,其中二例年龄较小:1例20岁,1例3岁半。结果 7例主要CT表现为:(1)实体型2型;(2)假囊肿型2例;(3)混合型3例。瘤体直径均大于15cm。结论 CT对诊断腹膜后脂肪肉瘤有较大价值,其主要鉴别诊断为含有脂肪成分的腹膜后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肺部CT表现的动态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确诊的9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一系列胸部CT资料.结果:起病1周内,9例CT平扫均发现双肺斑片状、磨玻璃密度影,合并胸腔积液1例.发病后1~2周病变变化迅速,在磨玻璃密度影内出现结节2例;7例病变开始吸收;胸膜增厚2例.出院前CT检查,...  相似文献   
18.
雷剑  蒋海清  田云生 《上海医学影像》2006,15(3):202-203,189
目的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CT表现的认识,探讨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经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并已病理证实为FNH的病例,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7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CT平扫7个病灶呈低密度,2个为等密度;CT强化特点:病灶动脉期快速显著增强而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为等密度,7个病灶检出瘢痕。结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显示FNH的增强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院52例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二维、三维成像的有关影像学表现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与临床不符的表现和原因,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首次CT检查阴性而临床症状较重及首次CT检查后又出现新的临床症状的37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7例复查CT出现阳性表现有迟发性血肿15例、脑挫裂伤9例、弥漫性脑肿胀8例、外伤性脑梗死3例、脑干损伤2例,可由不同原因引起。结论:首次CT检查与临床不符因素包括扫描时机、机器原因、医师诊断水平、病灶不典型等;对首次CT检查阴性而临床症状较重患者,伤后3天内是病情最易发生变化时期,应及时复查C T;对首次CT检查后又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应立即复查CT了解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