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急诊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 84例老年与 88例非老年人AMI急诊冠脉内支架术结果。结果 老年组 84支梗死相关血管 ,置入支架 86枚 ,围手术期死亡 2例 ,手术成功率为 97 6 % ;非老年组 88支梗死相关血管 ,置入支架 88枚 ,围手术期死亡 1例 ,手术成功率 98 9%。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支架特点及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严重的出血并发症。结论 老年人AMI急诊冠脉内支架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0)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因冠状动脉(冠脉)损伤或穿刺血管损伤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和与血管损伤无关的全身并发症,即非血管并发症.因受病变解剖和临床情况以及影像条件、器械条件、术者经验及操作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难以避免,因此,努力提高对各种并发症的识别能力并予以积极防治,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并改善远期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某中专学校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整群抽取合肥市某中专学校905名学生,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中专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总体焦虑评分为(44.77±8.18)分;男、女生焦虑差异无显著性;学校生活压力及就业压力越大的学生,焦虑评分越高;农村学生焦虑评分最高,城市学生评分最低。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中专学生焦虑的因素主要为学校生活压力、身体健康状况、就业压力和学历层次。结论需针对不同的情况,加强对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早期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再灌注治疗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所致的心肌细胞坏死或凋亡,在最终心肌梗死面积中所占比例达50%~([2]),严重影响STEMI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一直以来,探索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措施成为冠心病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远隔缺血适应(RIC)对STEMI患者是一种有效的心脏保护策略,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和临床预后~([3,4])。RIC通过对远隔组织或器官(如肢体)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心房颤动患者血浆高敏c一反应蛋白(hjghsensitiveC~reat:tiveprotein,hs—CRP)和白介素一6(interleukin一6,IL一6)水平,探讨炎症反应在不同类型房颤中的变化程度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选患者143例,其中房颤组患者共98例(阵发性房颤54例,持续性房颤44例),对照组45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皿浆hs—CRP和IL一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房颤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柑比,血浆hs-CRP水平(33.39±33.94ing/Lvs.26.44±32.41mg/L,p=O.03)及IL一6水平(2.85±2.50pg/mlvs.1.17±1.22pg/ml,p〈0.01)明显升高。亚组分析显示,持续性房颤组血浆hs—CRP水平(39.91±35.62mg/Lm26.44±32.41mg/L,p〈O.01)及IL一6水平(3.08±2.79pg/mlvS.1.17±1.22pg/ml,p〈O.01)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患者相比较,血浆hs—CRP水平明显升高(39.91±35.62mg/LUS.29.244-44.64mg/I。,p〈O.01);血浆IL一6水平也有升高趋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3.08±2.79pg/mlvs2.25±1.41pg/ml,p=O.44);阵发性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IL一6水平明显升高(2.25±1.41pghnlUS.1.17±1.22pg/ml,p〈0.01),hs—cRP水平有升高趋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29.24±44.64mg/LvS.26.44±32.41mg/L,p=0.37)。结论房颤患者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其中持续性房颤患者炎症因子升高水平较阵发性房颤患者更明显,提示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升高水平可能与房颤持续时问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性及其与雌激素水平的关系,对26例围绝经期和38例绝经期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血清雌二醇和血脂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围绝经期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及单支血管病变明显多于绝经期后女性心肌梗死虱,其血清雌二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但高于绝经期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经临床及冠脉造影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分为服用他汀组(35例)和未服用他汀组(45例),选取同期经冠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以患者血浆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流,评估他汀类药物对胆固醇外流的影响;通过检测去除apoB血浆中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浓度,探讨他汀类药物对HDL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胆固醇外流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8.77%±5.94% vs 23.68%±6.63%,p=0.001),但服用他汀组与未服用他汀组患者胆固醇外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19±5.85% vs 19.24±6.05%,p=0.450),且不受服用他汀种类的影响;服用他汀组患者比未服用他汀组患者血浆HDL-LpPLA2浓度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8±5.54ng/ml vs 7.55±4.89ng/ml,p=0.134)。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DL促胆固醇外流功能减低,他汀类药物不能改善HDL经ABCA1途径的胆固醇外流功能,对高密度脂蛋白抗氧化功能具有一定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球囊充盈次数与心肌灌注和心肌坏死程度的关系,评价缺血后适应在直接PCI中可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于我院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140例,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左前降支(LAD)或右冠状动脉(RCA),术前IRA血流为TIMI 0级,且无侧支循环充盈,术后TIMI血流达3级.排除心搏骤停复苏后、心源性休克、曾患心肌梗死或有梗死前心绞痛的患者.按直接PCI中球囊充盈次数将患者分为A组(球囊充盈次数为1~2次者)和B组(球囊充盈次数为3次或以上者),其中A组62例,B组78例.直接PCI后心肌灌注情况用心肌Blush分级和ST段恢复情况来评价,心肌坏死程度用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释放峰值水平和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来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特征相似,PCI中球囊充盈次数B组显著高于A组(4.7±0.9比1.8±0.2,P<0.05).PCI术后造影示心肌Blush分级B组(2.35±0.32)明显高于A组(1.89±0.29),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电图最大ST段抬高幅度相似,分别为4.53±0.62 mm(A组)和4.31±0.58 mm(B组)(P>0.05),术后2 h最大ST段抬高幅度分别降至1.65±0.49 mm和0.98±0.37 mm(P<0.05).B组患者CK及CK-MB峰值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1 368±726 U/L比1 976±869 U/L,P<0.05;132±76 U/L比189±84 U/L,P<0.05).出院前B组LVEF(54.76%±11.24%)明显高于A组(47.68%±10.17%,P<0.05).结论 直接PCI术中需多次球囊充盈的患者较最少球囊充盈次数的患者心肌灌注改善、心肌坏死程度减轻,提示多次球囊充盈以断续的方式来解除持续性心肌缺血可能模拟了缺血后适应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