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66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51.
王猛  沈爱宗 《药学进展》2023,(2):101-107
妊娠期药物性肝损伤(DILI)在临床上较其他人群少见,重者可出现急性肝衰竭,导致患者接受肝移植或死亡,严重威胁母婴结局。近年来,妊娠期DILI越发引起临床重视,因缺乏妊娠期用药安全性研究,以及妊娠期DILI影响因素复杂、诊断困难等原因致使妊娠期DILI的管理面临挑战。综述妊娠期DILI的流行病学、类型、影响因素、常见药物及临床诊断与管理,以期为妊娠期DILI的诊疗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2.
目的 获取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并观察其抗菌活性。方法 (1)取237株PA菌株,采用药敏实验筛选得到84株泛耐药PA菌株。采用噬菌斑测定法,将污水与10株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筛选得到9株泛耐药PA菌株噬菌体,并用84株泛耐药PA菌株,筛选出90%以上泛耐药PA菌株的广谱噬菌体。(2)采用Proteinase K裂解法及测序获取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工具(ORF finder和BLAST)进行序列确认,获得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的基因序列(目标序列),将目标序列克隆、转化、诱导纯化后得到泛耐药PA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取泛耐药PA菌株,将其均匀涂抹至2个培养基,分别滴加5、10μL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裂解酶,培养24 h时观察培养基噬菌斑生长情况。结果 得到泛耐药PA菌株广谱噬菌体EPA19及EPA19裂解酶lysEPA19。5、10μL的lysEPA19与泛耐药PA菌株混合培养后,培养基上均可见噬菌斑(5μL LysEPA19噬菌斑为11~13mm,10μL LysEPA19噬菌斑为23~27 mm)。结论 成功筛选得到泛...  相似文献   
653.
丛珊  闫隆  李虹  钱玉林  王猛  于涛 《中国康复》2023,38(8):498-502
卒中后失语症(post-stroke aphasia,PSA)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交流障碍综合征[1],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障碍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有写作、认知等功能障碍,是卒中常见后遗症之一。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卒中人数达2876万例[2]。  相似文献   
654.
目的对比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经皮放射学引导胃造瘘术(PRG)与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的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无法经口进食行胃造瘘术的76例患者的资料, 其中采用PEG(PEG组)和CT-PRG(CT-PRG组)各38例。比较PEG组与CT-PRG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技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体重指数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轻微并发症(瘘口周围感染、肉芽组织增生、渗漏、气腹、造瘘管堵塞、导管脱落、持续疼痛)和严重并发症(出血、腹膜炎、结肠穿孔、30 d内死亡)。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CT-PRG组的技术成功率高于PEG组[100.0%(38/38)比78.9%(30/38)], 手术时间短于PEG组[(17.16±8.52) min比(29.33±16.22) 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9, t=2.36;P=0.038、0.011)。PEG组与CT-PRG组患者的术后体重指数[(16.29±3.56) kg/m2比(1...  相似文献   
655.
目的探讨胃镜下胃内水球置入治疗肥胖症的麻醉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 132例肥胖症患者实施胃内水球置入或取出,均采用静脉注射地佐辛60~70μg/kg,丙泊酚2~2.5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开始,术中以丙泊酚4 mg/(kg·h)维持麻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了胃镜下水球置入或取出,仅1例患者因窒息实施气管插管,无后遗症。结论丙泊酚-地佐辛静脉复合麻醉适用于肥胖症患者的胃内水球治疗。  相似文献   
656.
目的:探究地舒单抗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疗效及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碳酸钙D3联合骨化三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碳酸钙D3联合骨化三醇的基础上,接受地舒单抗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随访3、6个月时疼痛情况、骨密度(BMD)和生化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疼痛缓解较对照组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M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钙磷水平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舒单抗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有效药物,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地舒单抗可抑制骨吸收,提高BMD,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657.
目的 探究桂枝新加汤加味治疗消化道出血后腹痛的疗效。方法 将2019年4月-2022年4月江苏省宿迁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消化道出血后腹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止痛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枝新加汤加味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血清β-内啡肽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主证评分、次证评分、VAS评分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血清β-内啡肽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桂枝新加汤加味治疗消化道出血后身体疼痛患者镇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58.
休门病(scheuermann′s disease)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青少年脊柱后凸的病因,文献中报道的患病率在0.4%~10%之间,不同性别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多在8~12岁。休门病最早于1921年被首次报道,被认为是一种伴有背部疼痛和椎体楔形变的脊柱后凸畸形。随后Sorenson提出了至少3个相邻楔形椎(椎体前方楔变≥5°)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但也有文献认为如果同时具有不规则椎体终板或胸段脊柱(T3~T12)后凸>45°,一个及以上楔形椎就足以诊断。休门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遗传因素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目前该疾病自然史的研究数据有限且不同治疗方式缺乏高等级证据支持,在手术干预时机以及最佳治疗方式的选择上仍存在争议。笔者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就休门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59.
目的 探讨三黄血竭方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创面愈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与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每日利凡诺黄纱布换药,研究组给予基础治疗及每日三黄血竭方膏剂外敷。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及创面状态中医症状评分,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血清CRP、IL-1、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各项创面状态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基础治疗联合三黄血竭方膏剂外敷治疗可有效地促进糖尿病足患者的感染创面愈合,抑制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效果优于基础治疗联合利凡诺黄纱布换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60.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准确区分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以及MAFLD相关的肝硬化至关重要。由于肝活组织检查的有创性及存在采样误差,无创诊断技术是理想的替代选择。该文对近年来MRI在MAFLD脂肪变性、炎症及纤维化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无创诊断MAFL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