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1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目的全面了解我市儿童的健康状况,更好地做好儿童的卫生保健及营养指导。方法对儿保科健康体检的0~6岁儿童体内钙、铁、锌、铜、镁、铅等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 872例受检儿童中,锌、钙、铁、铜缺乏526例(60.32%),其中以缺锌最多268例(30.73%),其次缺钙208例(23.85%)、缺铁36例(4.13%)及缺铜14例(1.61%)。铅增高6例(0.69%)。结论儿童缺锌居多,应采取措施加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212.
小颌畸形指由于下颌发育障碍导致的面部下1/3明显缩短、颏部后缩,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除存在张口受限外,常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m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发病年龄越早、病程越长,产生的面部畸形和OSAS越严重,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取得满意疗效。20世纪90年代,颌骨牵引技术的应用为治疗此类疾病提  相似文献   
213.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神经及肌肉坏死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且修复困难,有的可造成肢体残疾、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避免引起后果的惟一方法,就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214.
报告由缓症链球菌引起的类猩红热68例,其流行季节和临床表现与经典猩红热颇为相似,但21.8%皮疹不典型,中毒型占15.23%。中毒型患者发生于流行初期和中期,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神志不清或昏迷。大剂量青霉紊为首选和特效药物;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迅速降温、抗休克、有效地防止赫氏反应;当血压≤4~8/2~4kPa时,必须早期应用血浆,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该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15.
徐丹军  王爱兰  蒋苏月 《新中医》2020,52(15):148-150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联合抚触防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足月正常分娩的新生儿300例,随机分为抚触组与联合组各150例。从新生儿出生沐浴后抚触组给予常规抚触干预,联合组给予抚触联合穴位推拿。比较2组新生儿胎便首次转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与睡眠时间;并检测新生儿护理前后经皮测黄疸指数与血清胆红素;比较2组新生儿因黄疸转儿科治疗住院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新生儿胎便首次转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抚触组,睡眠时间长于抚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联合组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抚触组(P0.05)。因黄疸转儿科住院率联合组为3.33%,抚触组为1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抚触干预比较,联合穴位推拿更有利于新生儿黄疸的恢复,其可明显降低黄疸指数、胆红素含量,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