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医药卫生   1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41.
李慧  王竞宇  任丽  杨巧  黄俊  汪淼  邓萍 《西部医学》2020,32(4):576-579,583
目的 应用经会阴四维超声立体成像技术结合移动手法对女性尿道周围囊性病变进行定位定性,并探讨其对女性尿道周围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行盆底超声检查的2125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GE Voluson E8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先用二维超声观察尿道周围囊性病变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尿道、阴道的关系,再换用腹部容积探头RAB6-D,启用四维,正中矢状面上运用四维成像后,上下移动取样框,显示尿道周围囊性病变的空间位置,从而进行定位定性诊断。结果 2125例患者中,共发现尿道周围囊性病变2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尿道憩室3例,阴道壁囊肿9例,尿道旁腺囊肿8例,阴道壁脓肿1例。经会阴四维超声将本例阴道壁脓肿误诊为尿道憩室,诊断符合率为95.2%(20/21)。经阴道和会阴二维超声联合诊断,诊断阴道壁囊肿7例,尿道旁腺囊肿4例,尿道憩室1例,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71%。经会阴四维超声与经阴道和会阴二维超声联合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会阴四维超声结合移动手法,对女性尿道周围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2.
【摘要】目的 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C)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JP〗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结肠镜检查无异常且符合罗马Ⅳ诊断标准的IBS患者30例(IBS组),收集同期健康对照者30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粪便的钙卫蛋白含量,分析粪便钙卫蛋白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IBS患者粪便中钙卫蛋白含量与健康人比较无差异(P<005)。粪便钙卫蛋白IBS患病时间、腹痛>6个月、解稀水便有相关性(P<005)。与健康人群相比,IBS患病开始即出现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有显著降低(t=-2621,P=0012),而1~5年IBS患者粪便钙卫蛋白水平更降低(t=344,P=0002)。同时,腹痛>6个月的患者FC有显著增加。结论 粪便钙卫蛋白与IBS患者的患病时间、腹痛6个月以上、解稀水便等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嗅黏膜神经干细胞(OM NSCs)共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别提取培养并鉴定大鼠BMSCs和OM NSCs。将6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仅做椎板切除,不损伤脊髓),对照组(在脊髓损伤区域注射5 μL生理盐水),BMSCs移植组(在脊髓损伤区域注射5 μL 5×104个细胞BMSCs单细胞悬液),OM NSCs移植组(在脊髓损伤区域注射5 μL 5×104个细胞 OM NSCs单细胞悬液,BMSCs和OM NSCs共移植组(在脊髓损伤区域注射5μL 1〖DK〗∶1 5×104个细胞BMSCs和OM NSCs细胞混悬液)。细胞移植后第1、3、7、14、21、28天分别对大鼠进行BBB评分,28天后处死大鼠,分离脊髓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造模后,大鼠双后肢瘫痪,BBB评分0分。细胞移植后14天起,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移植组运动功能有显著改善,BBB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MSCs移植组和OM NSCs移植组相比,移植后21、28天,共移植组BBB评分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观察结果表明,脊髓损伤28天后,损伤区脊髓内可见空泡形成,两种干细胞聚集在空泡周围,BMSCs在损伤区分布较为集中,而OM NSCs相对散在分布,细胞较为伸展。结论 干细胞移植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BMSCs和OM NSCs两种干细胞共移植效果优于单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44.
【摘要】目的 研究水蛭素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取10只SPF级SD大鼠,分别于大鼠背部中线双侧制备缺血皮瓣模型,右侧皮下注射水蛭素2 ATU(实验组),左侧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7 d,对皮瓣组织行HE染色,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后计算血管密度值;术后7 d时,计算皮瓣成活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 l)、p38 MAPK及ERK1/2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3、7 d时皮瓣组织坏死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新生血管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7 d时皮瓣成活率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术后3 d对照组皮瓣组织表皮层、真皮层均出现明显坏死;术后7 d时,由于对照组皮瓣组织大面积坏死,未观察到成功染色的血管;实验组术后3、7 d时皮瓣组织均未见明显坏死区。实验组术后3、7 d时血管密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实验术后7 d时血管密度值明显高于术后3 d(P<005)。实验组术后7 d时VE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SP 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7 d时p38 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K1/2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水蛭素具有促进大鼠缺血皮瓣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诱导血管内皮生长促进因子VEGF的表达和下调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TSP 1的表达,可能与p38 MAPK、ERK1/2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分析血清电解质、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及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8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轻度患儿27例、中度患儿26例、重度患儿27例。以本院同期健康的足月新生儿60例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新生儿比较,观察组新生儿氯离子及钙离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CKBB和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度患儿的氯离子及钙离子水平明显低于中度患儿和轻度患儿(P<0.05),CKBB和血乳酸水平明显高于中度患儿和轻度患儿(P<0.05);血清中氯离子和钙离子与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呈现负相关性(P<0.05),但CKBB和血乳酸与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结果说明血清氯离子和钙离子、CKBB及血乳酸水平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程度呈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6.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儿童社区获得性感染最常见细菌病原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最常用的药物。自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以来,人类越来越依赖于抗生素,从而导致抗生素长期过度使用,使得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迅速增加,每年造成200万人死亡。本文拟从产β-内酰胺酶、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的改变等方面综述肺炎链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47.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中一种常见的类型,研究表明其组织学来源是滤泡辅助T细胞(TFH)。AITL具有多样的临床特征、典型的形态学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治疗以蒽环类药物为主,联合新药物治疗为辅,随着各种新药物的广泛使用,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但治疗复发/难治性AITL仍是一项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48.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性痴呆(VD)相关性。根据109例AIS患者是否发生VD分为血管性痴呆组(n=50)和非血管性痴呆组(n=59)。结果显示,与非血管性痴呆组相比,血管性痴呆组血清Lp-PLA2、MMP-9水平显著升高,且随血管性痴呆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上升,结果说明,血管性痴呆严重程度与血清Lp-PLA2、MMP-9水平呈正相关,Lp-PLA2、MMP-9有望成为AIS致血管性痴呆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9.
生殖支原体的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其耐药率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02例临床疑似生殖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培养结果。共检出生殖支原体阳性334例,阳性率66.5%,年龄中位数为34岁,其中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比例为17.6∶1。生殖支原体的临床分布中以解脲脲原体为主,检出率为87.7%,男女性别构成比无明显差异。生殖支原体对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性较高,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到53.5%。其中解脲脲原体对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0%。而人型支原体或人型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的混合药敏却表现相反,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和罗红霉素表现为高度耐药,耐药率均大于60.0%。因此,临床应更加关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抑郁症状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关痛苦与衰弱状况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衡阳市4个社区的343名60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衰弱和衰弱前期的发生率分别为26.5%和46.1%,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8.5%,糖尿病相关痛苦的发生率为56.6%;衰弱状况、抑郁症状及糖尿病相关痛苦间存在相关性;调整混杂因素后,单独存在糖尿病相关痛苦、单独存在抑郁症状、同时有抑郁症状和糖尿病相关痛苦的患者发生衰弱和衰弱前期的风险均显著增高;抑郁症状在糖尿病相关痛苦与衰弱状况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44.4%。结果说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抑郁症状及糖尿病相关痛苦的发生率高,抑郁症状在糖尿病相关痛苦与衰弱状况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