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医药卫生   42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骨折后8个月骨折两端仍未达到骨性连接且无任何进展则称为骨折不愈合,又称骨不连。它是骨折的一种常见并发症,据统计发生率约为5%~10%。骨折不愈合时,骨折两端仅以软骨及纤维组织相连且不能进一步骨化,它分为两种类型:血运正常的肥大性不愈合和血运障碍的萎缩性不愈合。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一直是骨科临床上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骨折不愈合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现将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骨移植骨移植术,即是将任何一种骨组织移植到骨折两端或骨缺损处的手术。它是治疗骨折不愈合最常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是全身最易受损伤的关节。我国有关调查显示 ,正常人群中 ,患膝痛患者 30岁以下占30 .3% ,51~60岁组为 53 .4%。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膝痛率在 40岁以后明显增加 ,50岁以后增加更显著 ,一般人群患痛率 9.6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 ,膝关节损伤占全身总伤率的1 9 .2 5% ,为各种创伤之首[1 ] 。随着关节镜设备和操作技术的日趋完善 ,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开始出现突破性进展 ,同时也开启了深入了解膝关节疾病本质的重要途径 ,开创了对膝关节治疗的新概念、新方法。1 膝关节镜外科技术的发展第一台膝关节镜于 1 92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许多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EGF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通过一系列的信息传导,导致肝癌细胞的增生.但受体后的信息传导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探讨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C、Na+/H+交换、钙调蛋白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在EGF促肝癌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于无血清RPMI1640中培养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3H-Thymidine(3H-TdR)掺入的方法,检测肝癌细胞DNA合成速率,研究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C、Na+/H+交换、钙调蛋白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在EGF促肝癌细脆生长中的作用.结果EGF 10-9M对肝癌细脆的生长有极显著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酪氮酸激酶阻滞剂Genistein对EGF的促肝癌细胞生长作用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01).钙调蛋白阻滞剂W-7、蛋白激酶C阻滞剂H-7和Na+/H+交换阻滞剂amiloride对EGF的促肝癌细胞生长作用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1,P<0.01,P<0.05),而对基础状态细胞的3H-TdR掺入值无显著影响(P>0.05).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滞剂Varapamil对BGF的促肝癌细胞生长作用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基础状态细胞的3H-TdR掺入值亦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结果显示,酪氨酸激酶、蛋白激酶C、Na+/H+交换及依赖钙-钙调蛋白途径在BGF的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与EGF的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4.
甲胎蛋白(AFP)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有一定限度。本文旨在评价几种肿瘤标志物诊断PHC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全部为住院患者,共76例,包括;1.确诊PHC38例,均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协作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2.肝硬化21例,均为失代偿期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确定诊断。3.急性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17例,均符合1983年全国第二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南五加根皮正丁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五加科植物南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 Smith)的根皮水煎酒沉针剂对大鼠急、慢性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其抗炎的有效成分,了解它是否能成为有希望的消炎镇痛药,本文以南五加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热板法镇痛以及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进行试验,结果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01),这为它在临床上用来治风湿痹痛,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武警反恐分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测试量表随机抽取武警某部反恐分队官兵200名和普通官兵100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武警反恐分队官兵SCL-90测评中9项因子分均低于常模,与4种个性因素显著相关(P<0.05,P<0.01),与3种个性因素相关不显著(P>0.05),SCL-90的部分因子与其余9种个性因素相关显著(P<0.01)。结论武警反恐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受个性的影响较大。反恐分队官兵的人格特征可作为部队培养优秀人才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7.
A AMGLYS(6):565AYGL(10):1034AiH(3):204;(5):438AnLN(8):746AnSC(7):645B BaiB(2):116BaiDM(9):851BaiK(8):783BaiST(5):442;(11):1121BaiSX(5):454BaiXF(2):133BaiXL(5):422;(6):529BaiYX(10):1034BaoDW(7):712BaoHL(3):253BaoHY(11):1071BaoTY(7):704BaoXH(5):462BaoYX(4):…  相似文献   
18.
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虎晓岷  尹晓涛  王家同 《医学争鸣》2005,26(16):1523-1525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者产生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事件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对92名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做出精神病学诊断,与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自杀未遂者在HAMD分数、过去一年内生活事件频数、生活事件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分值、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的分值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HAMD分值.结论: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骨软骨瘤和骨恶性肿瘤KAI-1和OP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骨软骨瘤和骨恶性肿瘤组织中KAI-1和OPN表达水平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20例骨软骨瘤和55例骨恶性肿瘤经脱钙后常规制作石蜡包理切片,KAI-1和OPN染色方法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20例骨软骨瘤KAI-1阳性19例(95.0%)、OPN阳性2例(10.0%),55例骨恶性肿瘤KAI-1阳性28例(50.9%)、OPN阳性30例(52.7%),差异均存在高度显著性(P<0.01);KAI-1和OPN在不同类型骨恶性肿瘤中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织学分级I级和未转移骨恶性肿瘤KAI-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组织学分级II级、III级及转移病例(P<0.05或P<0.01),组织学分级I级和未转移病例OPN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III级和转移病例(P<0.05);KAI-1和OPN在骨恶性肿瘤中表达呈高度负相关。结论KAI-1和OPN表达可能是反映骨恶性肿瘤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骨软骨瘤和骨恶性肿瘤组织中SKP2和P27表达水平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20例骨软骨瘤和55例骨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标本经脱钙后常规制作石蜡包理切片,SKP2和P27染色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骨软骨瘤SKP2阳性率明显低于骨恶性肿瘤(15.0%v67.3%,P<0.01),但P27则相反(90.0%v43.6%,P<0.01);不同类型骨恶性肿瘤中SKP2和P27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骨恶性肿瘤I级和未转移病例SKP2阳性率明显低于III级和转移病例(P<0.05或P<0.01),骨恶性肿瘤I级和未转移病例P27阳性率明显高于II级、III级及转移病例(P<0.05或P<0.01),SKP2和P27在骨恶性肿瘤中表达呈密切负相关(P<0.01)。结论SKP2和P27表达与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两者均为反映骨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