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评估术中脊髓造影辅助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腰4/5椎间盘髓核摘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确诊为腰4/5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3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n=18)组、B组(n=21)。A组在脊髓造影辅助下,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B组不实施脊髓造影操作而其它方法同A组。记录两组穿刺到目标椎间盘所需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神经根刺激症状、神经根和硬膜囊损伤发生率,脊髓造影相关的并发症。结果 A、B两组患者穿刺到目标椎间盘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神经根刺激症状发生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A组神经根损伤2例,无硬膜囊损伤发生;B组神经根损伤发生8例和硬膜囊损伤发生1例。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A组优良率为88.9%;B组优良率81.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脊髓造影辅助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4/5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是减少目标椎间盘的穿刺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加以观察,并提出预防及处理的方法。方法观察患有头面部、上肢、胸部及交感神经相关性疾病患者526例,在2382例次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穿刺针损伤引起:一过性上肢麻木1.76%(42/2382),误穿血管、出血3.4%(82/2382),无气胸发生;局麻药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头晕、耳鸣7.8%(186/2382),寒战0.08%(2/2382);穿刺部位不当引起的并发症:臂丛神经阻滞8.9%(212/2382),高位硬膜外腔阻滞0.04%(1/2382);其他相关的不良反应既并发症:声音嘶哑8.1%(192/2382),穿刺部位疼痛3.0%(72/2382),异物感3.6%(86/2382),未出现感染。结论熟悉相关解剖,准确定位,摸清并固定C6横突前结节,垂直进针,避免向内向上进针,使用少量有效的局麻药,备好急救设备,方可避免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后侧手术入路的显微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取 10具尸体的第 3~ 7颈椎。以其棘突中点连线为后正中线 ,上、下小关节突外缘为外边线 ,两侧上、下位椎板重叠内缘交点相连为横线 ,分别测量横线及外边线间距。距后正中线旁开 10mm处垂直插入定位针达相应间隙椎板后缘 ,测量进针深度 ,沿定位针逐层解剖 ,观测入路行径。结果 横线间距为 11 3 8~ 19 0 2mm ,平均每侧为后正中线旁开 5 69~ 9 5 1mm ,而边线间距为 4 6 3 2~ 5 7 2 8mm ,平均每侧为后正中线旁开 2 3 16~ 2 8 64mm。进针深度为 2 0 0 5~ 3 1 98mm。取距后正中线旁开 10mm处为进针点 ,进针角度以矢状面 0° ,横断面向下倾斜 0°~ 2 0°插入定位针 ,不会引起意外损伤。结论 后侧入路显微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可行而安全的入路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索一种腰骶部脊神经后根脉冲射频的穿刺径路,观察脉冲射频治疗根性腰腿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2005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收治的根性腰腿痛的患者68例。根据小关节内侧缘穿刺是抵达侧隐窝的最短距离,以及腰骶部脊神经后根在椎管内的解剖学特点,选择小关节内侧缘入路寻找脊神经后根。经精确测量,准确定位后(部分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CT引导下)用射频针进行穿刺,到达侧隐窝后开启射频机,通过电刺激诱发出病变区的疼痛,判断针尖靠近脊神经后根时进行脉冲射频治疗,采用脉冲射频模式(2次/s,20ms/次,维持42℃,120s的周期)进行治疗,持续两个周期。术后观察不良事件,术前和术后2个月评估目测类比评分,计算疼痛缓解率。结果:68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68例穿刺成功,3例造影患者显示造影剂分布于侧隐窝,2例CT下穿刺显示针尖靠近神经根。②术后2个月疼痛缓解率达50%的患者49例(72%),未发现肌力减退、皮肤的麻木等不良事件。结论:精确测量、准确定位后经小关节内缘穿刺入路抵达脊神经后根的方法是可行的,腰骶部背根神经(节)的脉冲射频治疗根性腰腿痛的近期疗效是肯定和明显的。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数字血管减影机(DSA机)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6例患者DSA机引导下准确定位后,在异丙酚全身麻醉下行射频温控热凝治疗,目标温度设定85℃,持续时间均为120s。结果 66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术后疼痛即刻消失率100%,随访5个月~3年3例复发;并发角膜炎2例,头痛5例,并发症发生率0.11%。结论 DSA机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准确、客观、有效,易于普及。  相似文献   
96.
硬膜外腔侧隐窝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硬膜外腔侧隐窝注射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胶原酶注射组和胶原酶加得宝松注射组,旨在观察这种胶原酶注射法对LDH的治疗效果及加得宝松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上述方法对LDH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中远期有效率两组均达到90%以上,优良率达75%。结论 硬膜外腔侧隐窝注射加用得宝松可明显提高近期优良率并减少注射胶原酶后腰背痛的发生率;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7.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tis,CP)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类综合征,包括细菌性CP、非细菌性CP和前列腺痛,因此有人称之为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下腹及腰骶会阴部疼痛等症状。因前列腺位置隐蔽,药物难以在前列腺组织及腺泡内达到有效治疗的水平,所以慢性前列腺炎病情顽固、疗效不佳,对患者造成很大心理压力。我们采用综合应用药物、汽化药热疗方法对之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符合下列各项中任意四项者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1)有急性前列腺炎或尿道…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DSA)下等离子消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在数字血管减影(DSA)引导下,采用经皮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48个间隙,其中C4-5 12个间隙,C5-6 28个间隙,C6-7 8个间隙,所有病例均经MRI确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符合。结果:治疗前后用VAS评分评价疗效,术后1天、1周、1月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远期评分用ODOM分级评分评价疗效,术后半月、1月、3月、6月的优良率分别为78.5%、73.4%、78.91%、80.22%。术后无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数字血管减影(DSA)引导下采用经皮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
<正>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是一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又名Willis-Ekbom病,表现为强烈的、几乎不可抗拒的活动腿的欲望[1]。RL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比较躯干部带状疱疹患者2个时期的低频振荡幅度,通过图像化方式描述不同时期带状疱疹患者大脑神经功能活动的情况。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名带状疱疹患者在不同阶段分别给予功能磁共振扫描,扫描后通过统计软件处理分析得到低频振幅(ALFF)数据统计结果,将对比结果通过软件图像化。然后对两者统计学差异部分进行分析。结果:对比慢性期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期的ALFF结果,前者较后者数值升高的区域有:左前扣带回、双侧侧脑岛、双侧小脑、左梭状回。结论:前扣带回、脑岛、小脑、梭状回等部位在躯干部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