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内皮素1(ET-1)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粒酶免疫法测定血浆BN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ET-1,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心衰组血浆BNP及ET-1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且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心衰患者中血浆BNP与ET-1浓度变化呈正。结论血浆BNP、ET-1水平在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心衰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关系。方法采取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0名正常人的血清IGF-Ⅰ水平。根据心脏多普勒超声各项参数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对照组、单纯高血压(EH)组和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EH-LVH)组LVMI、IGF-Ⅰ差别,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血清IGF-Ⅰ与LVMI的相关性。结果EH组血清IGF-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EH-LVH组血清IGF-Ⅰ高于EH组(P<0.05),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IGF-Ⅰ与LVMI存在正相关(r=0.45,P<0.05)。结论循环血IGF-Ⅰ水平与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表明其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且可能在高血压病心肌重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观察四氢生物蝶呤(BH4)对未成熟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幼鼠离体全心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80 只幼鼠随机分为实验组(BH4 停搏液)和对照组(St.ThomasⅡ液),每组40只。测定缺血前、缺血再灌注30min、缺血再灌注60min、缺血再灌注120min时的冠状动脉流出量。取缺血前、缺血30min、缺血再灌注60min时的心肌测定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缺血前、缺血30min、缺血再灌注30min、缺血再灌注60min、缺血再灌注120min心肌的一氧化氮(NO)浓度、心肌细胞内核因子κB(NF κB)表达以及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1( ICAM 1)的含量。对比研究BH4停搏液与St.ThomasⅡ液的心肌保护效果。结果 在相应时间点,BH4组冠脉流出量的恢复率和心肌NO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肌MDA和ICAM -1含量以及心肌细胞内NF -κB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含BH4 心脏停搏液较St.ThomasⅡ液对未成熟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增加NO的产量,抑制心肌细胞NF -κB表达以及降低心肌ICAM- 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研究1例粘多糖病ⅣA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ⅣA,Morquio A,MPS Ⅳ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GALNS)基因的突变.方法 研究对象为1例散发粘多糖病ⅣA型患儿及50例正常儿童.分别取其外周血5 mL,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GALNS基因的全部14个外显子,应用正反引物对PCR产物进行基因序列直接测序.结果 该患儿未发现GALNS基因致病突变.但是检测出2个GALNS基因多态性1431A>G、1569+36A>G.结论 GALNS基因突变不是本研究中1例散发MPS ⅣA患儿的主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55.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8种人参皂苷的HPLC检测方法,分析人参皂苷在人参全草各部位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Discove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乙腈-水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03 nm,检测六年生人参的花蕾、叶、茎、芦头、支根、须根以及主根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9个部位中人参皂苷Rg1,Re,Rf,Rb1,Rc,Rb2,Rb3,Rd的含量。结果:所建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溶液稳定性,8种成分可达到基线分离,并且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8%~102%。结论:首次对8种人参皂苷在人参全草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所建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人参全草不同部位中8种人参皂苷的含量;8种人参皂苷在须根、花蕾中含量高,在茎中含量最低,主根中的人参皂苷则主要分布于木栓层。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建立瓜蒌皮中游离氨基酸类成分指纹图谱,并比较研究不同品种、产地瓜蒌皮氨基酸含量差异,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瓜蒌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苯酯(PITC)为衍生试剂,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水(4∶1),流动相B:醋酸钠-乙腈溶液(93∶7),梯度洗脱;流速:1m 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为30℃。结果:建立了瓜蒌皮中19种游离氨基酸类成分液相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瓜蒌皮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和聚类分析。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鉴别和区分不同来源的瓜蒌皮药材,为全面控制瓜蒌皮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7.
目的:建立中药菟丝子中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360 nm,流速为1 mL/min,梯度洗脱:0→60 min→80 min,甲醇的比例由25%→40%→60%,柱温45℃,测定中药菟丝子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色谱峰分离情况良好,菟丝子中5种化学成分在各自的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0%~102.2%,RSD为1.44%~2.63%。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菟丝子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8.
传统中医中药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省中医院援鄂医疗队在湖北一线抗击疫情期间,发挥传统中医中药优势,将中医外治技术与药物应用相结合,更是发挥了"组合拳"1+1>2的疗效优势.笔者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机特点和典型症状,同时结合隔离病区应用体会及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中医护理外治技术应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9.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难治性青光眼中最常见的一型,对于该病的治疗,过去出于缓解症状、解除痛苦的目的,多用睫状体冷凝术,一般仅达30%~40%的降压效果。房水引流器植入的应用,虽然优于睫状体冷凝术,但由于手术操作复杂,术后并发症多等。限制了这一方法的广泛应用。而周边视网膜冷凝不仅可破坏网膜缺血、缺氧区组织,使房角重新开放,冷凝还可以引起虹膜新生血管的退化。  相似文献   
160.
缺氧缺血新生鼠脑内乙酰胆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对新生鼠中枢胆碱能系统的远期影响及治疗措施。方法 采用碱性羟胺比色法对缺氧缺血新生鼠(7日龄)损伤后即刻及其14d后左、右脑乙酰胆碱(Ach)含量进行测定,并观察了损伤后即刻及3d后腹腔内连续7d注射4µg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脑内Ach含量的影响。结果 缺氧缺血损伤后即刻,在脑Ach含量显著降低,(P﹤0.05),于14d后仍未恢复;bFGF治疗对损伤后脑内Ach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 缺氧缺血可损伤新生鼠中枢胆碱系统功能,此影响可持续至21日龄。bFGF对胆碱能损伤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