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2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阑尾炎11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4%;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8例,诊断符合率85.7%;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2例,诊断符合率96.7%;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6例,诊断符合率93.6%。混合包块型阑尾炎12例,诊断符合率83.3%。结论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结合病史、查体、动态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2.
患者,男,33岁,4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部酸胀不适,未治疗。近日症状加重,在外院行超声检查:提示为右侧输尿管扩张伴输尿管末端囊肿。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来我院就诊。化验:尿常规阴性,肾功、电解质正常;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膀胱内类圆形低密度影性质待定;超声检查:经直肠扫查诊断为:右侧精囊腺囊肿。  相似文献   
23.
心电图是最早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发展了许多新的检查技术和方法 ,彩色多普勒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色(CDFI)与心电图 (ECG)对心肌梗塞定位性诊断进行了对比研究 ,目的在于客观评价二种检查方法在临床中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 1997~ 1999年我院心肌梗塞住院患者。男33例 ,女 4例 ,年龄 42~ 78岁 ,平均 5 5 .7岁 ,其中急性心肌梗塞 2 0例 ,陈旧性心肌梗塞 17例。为便于对比研究 ,将 Ⅱ、Ⅲ、avF导联有坏死性Q波者归为下壁心梗组 ,将V1-V4导联具有坏死型Q波者…  相似文献   
24.
<正>病人,女,7岁。其父母代诉5 d前无意中发现患儿右侧腹部隆起,触摸局部无疼痛,无腹痛、腹胀及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曾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考虑为右肾上腺囊肿,后来我院诊治。查体:双肾区不对称,右肾区可见隆起包块,无压痛及叩击痛。左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未触及包块。双侧输尿管走行区及膀胱区无压痛,未触及包块。尿道外口无红肿及分泌物。腹饱满,右上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可触及一质地中等的包块,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25.
温雪娟  王小英  黄静  李克坤 《临床军医杂志》2010,38(1):131-132,F0004
目的使用photoshop计算机技术,观察研究肿块组织的纹理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以提高超声诊断能力。方法将超声获取的图像组织,再经photoshop技术的变换和变换后的小波系数与图像的局部特征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即:行细节按列排序,列细节按行排序,对角线细节按Z排序。结果通过对椎旁及腰大肌肿块组织的图像测定和小波技术分析,提供了频谱数据及图像的纹理分析信息,获取了病灶区域与正常组织的纹理定量的数据描述。结论小波分析技术为临床诊断椎旁及腰大肌肿块提供了分辨和分析病灶性质、程度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6.
QT间期离散度(QTd)是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的最大值(QTmax)与最小值(QT mix)之差。它作为一种反映心脏各部位复极化的指标,对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心力衰竭等引起的心肌功能的形态变化,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我们测量了80例患者的QT间期,为探讨冠状动脉病变对QTd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患者 ,女 ,4 4岁。因下腹痛两天 ,加重一天急诊入院。妇科检查 :子宫正常 ,脐下可触及一 1 0 cm× 9cm× 8cm的包块。活动 ,触之不清 ,压痛。以卵巢囊肿蒂扭转 ,接收住院。B超检查所见 :膀胱适度充盈 ,子宫大小、回声未见异常 ,于子宫右上方可见大小为1 3.8cm× 7.5 cm的椭圆形囊性包块 (图 1 ) ,壁尚光滑 ,囊内见少许分隔细光带 ,光带上还可见约 1 .7cm× 1 .5 cm团状不均匀高回声 (图 2 ) ,子宫直肠陷窝可探及少量积液。超声提示 :右侧卵巢囊肿 (多为囊腺瘤 )。手术中所见 :盆腔少量淡黄色积液 ,子宫正常大小 ,右侧卵巢增大 ,为 1 5 cm×…  相似文献   
28.
经颅多普勒检测新指标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TCD新指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价值。方法 116例TIA患者和98例健康体检者,采用TCD与计算机连用的方法,对以上两组214例的2354条脑血管进行新指标的对照检测。结果 94.82%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多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结论 脑血管收缩平均速度、反弹高度、紧张度、压力指数、缓慢指数、 血管负荷指数是临床诊断TIA的重要参数和新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大脑皮层电活动的改变情况及影响。方法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行经TCD与EEG检查,并将其结果对照分析。结果70例中TCD异常者为65例,EEG异常为30例。两种检查结果经X^2检验P〈0.01,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相关性。结论TCD检测优于EEG。慢性肾衰竭患者早行TCD检查可降低其脑病发生率,并对治疗、转归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0.
氨氯地平初始剂量对高血压患者心、脑、肾血管效应的初步探讨高林枫温雪娟刘希江丽冯艳朱君祥王大庆(解放军第323医院,西安710054)RelationshipofInitiativeDosageandtheVascularReactionofHe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