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渗盐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0%高渗盐水(hypertonic saline,H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水肿、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变化的关系。方法:12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脑缺血再灌注6、12、24h组(模型6、12、24h组,各组n=18)和脑缺血再灌注+10%HS6、12、24h组(治疗6、12、24h组,各组n=18)。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制作动物模型,比较各组右侧脑组织脑水含量(brain water contain,BWC)、伊文思蓝(evans blue,EB)含量及VEGF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模型6、12、24h组和治疗6、12、24h组BWC、EB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BWC、EB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治疗组BWC、EB含量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治疗6、12、24h组BWC、EB含量均低于模型6、12、24h组;模型6、12、24h组和治疗6、12、24h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治疗6、12、24h组VEGF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模型6、12、24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HS可明显降低MCAO模型BBB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撤机后血管外肺水、容量指标、心排指标的变化及其对撤机结局的影响.方法 ARDS患者达到撤机条件后,序贯进行撤机、拔管,根据48 h内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下,观察比较撤机前(T0)、撤机后1/2 h(T1)、拔管后1/2 h(T2)和观察终点(撤机成功组为撤机后48h,失败组为重新上机前;T3)两组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和心排量(CO)、心指数(CI)的前后变化,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的上述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纳入2010年8月至2012年9月共69例ARDS病例.不同时间点自身前后比较:GEDI和ITBI在T1、T2上升,EVLWI在T1、T2、T3均上升,PVPI在T3出现升高(均P<0.05).组间比较:在T1、T2、T3,失败组GEDI和ITBI均高于成功组(均P<0.05),EVLWI在T2、T3显著高于成功组(均P<0.05),PVPI在T3高于成功组(均P<0.05).结论 ARDS患者呼吸机撤离、拔管等干预会带来额外容量负荷,并可能以渗透性血管外肺水增加的形式发生肺水肿,导致撤机失败;对EVLWI及容量指标的监测可能有助于对撤机结局的预测.  相似文献   
23.
血小板减少是脓毒症患者最常见的实验检查结果之一,在脓毒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减少与炎症介质释放相瓦促进,加快脓毒症发展.有研究显示,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密切相关[1],但有关血小板减少与凝血系统以外器官功能不全之间的关系鲜有报道.笔者通过本研究观察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PC),血浆IL-6与IFNγ/的变化,探讨它们与器官功能障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在重症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诊断与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2例CHF患者(CHF组)和38例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并排除心脏疾病患者(对照组),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浓度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CHF组患者行肺动脉漂浮导管置管测定心脏指数(CI)和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结果 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患者中,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不同LVEF分级、不同Forrest血流动力学分级的各亚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与LVEF、CI之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重症患者左室功能状态,有助于重症患者CHF的诊断与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卡泊芬净治疗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使用卡泊芬净治疗IFI患者85例,其中确诊43例,临床诊断31例,拟诊1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卡泊芬净治疗的痊愈率为36.5%(31/85),有效率为 64.7%(55/85),真菌清除率为66.2%(49/74),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质量浓度变化对预测28d生存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的瞻性设计,入选广东省人民医院ICU 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脓毒症非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56例,排除:年龄<18岁;慢性疾病终末期;入选3d内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胰腺炎,但明确无感染者;因为其他医学原因,预测不可能生存超过28 d的患者.45例患者最终纳入统计.患者于发病后第0,1,3,7天采外周静脉血,离心取血浆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MGB-1浓度,前7d每天进行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并随访28 d临床结局.根据28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血浆HMGB-1浓度及其变化的差异,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浆HMGB-1质量浓度及其变化与SOFA、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法检验相关指标的预测效力.结果 死亡组、存活组第0,1,3,7天血浆HMGB-1质量质量浓度质鼍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浆HMGB-1第3天与第0天差值显著低于存活组;第3天与第0天m浆HMGB-1差值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生存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 ±0.061(P=0.000,95% CI:0.748~0.988);最佳截断点2.72 ng/mL,此时灵敏度为81.8%、特异度86.7%;血浆HMGB-I第3天与第0天差值与第1,2,3,4天SOFA评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浆HMGB-1下降可以预测28 d生存情况,早期监测其动态变化有助于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严重脓毒症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U组,42例)和对照组(C组,41例).用药前(O h)、用药后24、48、120 h分别对其进行APACHEⅡ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的浓度及NF-kB活性检测.结果:治疗前C组及U组APACHEⅡ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NF-α、IL-6、IL-8的血清浓度及NF-KB活性均显著升高,IL-10的血清浓度显著降低.治疗后,U组APACHEⅡ评分较C组显著降低;两组TNF-α、IL-6、IL-8的血清浓度及NF-KB活性均逐渐下降,IL-10的血清浓度逐渐升高:而在U组,治疗后的变化更为明显,尤其在48 h与120 h 两个时间点,U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改善其病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kB活性及促炎因子TNF-α、IL-6、IL-8,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