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江珊  童汉云  胡英姿  邹宇洁 《中国药师》2013,16(7):1051-1053
目的:观察补骨脂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NB-UVB照射、补骨脂酊外用及补骨脂酊联合NB-UVB治疗;按照色素恢复百分比分级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与NB-UVB照射组或补骨脂酊组比较,补骨脂酊联合NB-UVB组的显效率明显升高(P<0.05);而且补骨脂酊联合NB-UVB组中出现第一个色素岛的所需NB-UVB照射次数和最大照射剂量均明显低于NB-UVB照射组(P<0.05).三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另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骨脂酊联合NB-UVB治疗白癜风起效快、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的特征,探讨MSCT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其中甲状腺癌3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48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3d内行MSCT检查。观察不同性质甲状腺肿瘤的MSCT特征,包括部位、数量、形态、边缘、密度、与邻近组织关系及强化特征。结果 MS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为84.4%,特异性为90.6%。MSCT显示良性甲状腺肿瘤平均直径约(2.56±0.97)cm,恶性甲状腺肿瘤平均直径约(2.46±0.89)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2,P〉0.05)。良性甲状腺肿瘤边缘清晰、多发、增强后边缘清晰及有包膜的比例(91.7%、60.4%、83.3%和85.4%)均显著高于恶性甲状腺肿瘤(31.3%、15.6%、28.1%和34.4%),而恶性甲状腺肿瘤内细颗粒钙化的比例(28.1%)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4.2%),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SCT作为无创的检测手段在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从肿瘤的边缘、形态、包膜、钙化及与邻近组织关系等方面进行鉴别,为临床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3.
丹红注射液对PCI术后患者ET-1、sP-sel及hs-CR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可溶性P选择(soluble P-selectin, sP-sel)及高酶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对ET-1、sP-sel及hs-CRP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果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2例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先给予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2次,2周后行果酸治疗,每2周1次,共2次。对照组27例,仅给予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2次。在治疗结束后2、4、8周进行疗效判断及不良反应记录。结果治疗后2、4周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LA-PDT联合果酸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5.
马丞慧  于洪伟  张博  陈霞  江珊 《重庆医学》2023,(15):2315-2319+2325
目的 研究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LAAT)的相关性,及其对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6月于锦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预行射频消融术的NVAF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31例,非血栓组15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VAF患者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yG指数对LAAT的预测价值。结果 血栓组患者TyG指数明显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是NVAF患者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02(95%置信区间:0.737~0.857,P<0.05),当TyG指数取最佳横断值8.365时,预测NVAF患者LAAT的灵敏度为71.0%,特异度为77.6%。结论 TyG指数是NVAF患者LAA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获得西南地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基因突变谱特征,分析其差异性,探讨AML和MDS的差异性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71例AML患者和34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AML和MDS患者分别按年龄进行分组,年龄≥60岁纳入老年组,年龄<60岁纳入中青年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谱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抗原。通过分析比较基因突变谱的特征,并结合细胞表面分化抗原,获得西南地区AML和MDS患者基因突变谱的差异性。结果 AML和MDS患者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的中位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患者老年组男性比例较高,为76.2%,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AML患者中DNMT3A的突变频率与年龄有关(P<0.05)。CEBPA、FLT3、RUNX1基因突变频率在AML中分别为23.9%、32.4%、9.9%,在MDS中分别2.9%、11.8%、2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突变频率与患者的年...  相似文献   
67.
阳虚型高血压是机体阳气不足,脏腑阳气衰弱所致的气血津液代谢障碍类疾病。而三焦是运行气血津液的通道,气的升降出入、血与津液的输布与代谢、以及脏腑功能的协调皆依赖于三焦的气化功能。文章从“三焦气化”理论着手,阐释其与阳虚型高血压病的关系,提出阳虚型高血压病的治疗重点在于温通。并归纳阳虚型高血压病的两大基本治法为温通三焦水气和温通脏腑气机,对本型高血压病的治疗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8.
高血压是国际上最受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预防高血压的发生积极治疗及防治并发症是当今临床医学重大课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和心衰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冠心病的发病率未见下降,说明除了血压升高以外尚有其他更重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存在。肥胖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子,高血压的危险性和肥胖的程度相一致,肥胖引起高血压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盐敏感性、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交感神经激活有关。自1994年发现肥胖基因和瘦素(1eptin)以来,leptin和IR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就两者之间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9.
柏莲  郭鹏  栾波  白浩  江珊 《临床荟萃》2021,36(3):208-211
目的探究血清游离脂肪酸(FFA)与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163例AHF患者依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40%组及LVEF≥50%组。检测患者入院时FFA、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相关指标,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监测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等指标。结果LVEF<40%组FFA、NT-proBNP、cTnI明显高于LVEF≥50%组(P<0.05)。FFA、NT-proBNP、cTnI是AHF患者LVEF<40%发生的危险因素。FFA、NT-proBNP预测AHF患者LVEF<40%发生的AUC分别为0.856、0.810。在AHF患者中高FFA组较低FFA组患者的心功能明显降低(P<0.05)。结论FFA、NT-proBNP、cTnI是AHF患者LVEF<40%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FFA对于患者心功能的恶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0.
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处入侵所致,好发于下肢和面部。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可致微循环障碍、多核白细胞吞噬和杀菌功能受损等,一旦并发丹毒.感染不易控制,不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组织瘀血、坏死和化脓。金黄散具有清热解毒功能,近年来笔者采用抗生素结合金黄散外敷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下肢丹毒5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