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45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421.
与免疫有明确关系的心血管疾病,包括有风湿热、大动脉炎症候群、心脏手术后综合征、心肌梗塞后综合征(Dressler综合征)、特发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心移植、动脉硬化症等。这些病人血清中常出现抗心抗体。抗心抗体的靶抗原是十分复杂的,有器官特异性的和非特异性的,可溶性的和不溶性的等。虽然自心肌中已分离出  相似文献   
422.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的降压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对41例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为53.9±10岁)和对照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为48.1±12岁),分别给予非洛地平与尼群地平各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血压下降4.1±2.1/2.3±1.0kPa(P<0.001),显效率88.9%(24/27例),有效率7.4%(2/27),总有效率96.3%,达靶率81.48%;对照组血压下降3.0±2.3/2.1±1.7kPa(P<0.001)。显效率57.1%(8/14),有效率28.6%(4/14),总有效率85.7%,达靶率64.29%。总有效率与达靶率前者均高于后者,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有踝关节浮肿(11.1%)、头痛(7.4%)、面部潮红(7.4%)、心悸(3.7%)等,而对肝肾功能、糖脂质代谢等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非洛地平可十分有效地降低血压,其不良反应与其他钙拮抗剂的主要表现形式相似,多可耐受。  相似文献   
423.
江时森  顾伟英 《江苏医药》1998,24(10):744-745
高血压对动脉的损害是导致靶器官损害的第一步,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不同分期体表多部位导水动脉内膜一中层复合体(IMT)厚度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对象:分5个观察组,共sl例:高血压1期组(EH-I)Ic例,平均年龄50.l岁;高血压I期组(EH一正)22例,平均年龄6O8岁;高血压皿期无脑卒中组(EH-NS一皿)12例,平均年龄65·4岁;高血压皿期伴脑卒中组(EH-S一地)17例,平均年龄64.7岁;正常对照组ZO例,平均年龄49.OS岁。内容:对照组及不同时期的高血压患者的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顿外…  相似文献   
424.
丹参对冠心病患者微循环、2,3-DPG的影响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激光多普勒显徽血流计测定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和兔急性微循环障碍时微血管血流速度,测定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全血和红细胞2,3-DPG 的变化,测定急性缺氧大白鼠2,3-DPG 和血气分析,并观察丹参对动物和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上述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丹参可增加冠心病患者和动物的血流速度和全血及红细胞2,3-DPG,可改善缺氧动物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425.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多器官微血管稀少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旨在对自发性高血压在鼠多器官微血管稀少作动态观察,研究对象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组:5周龄、8周龄、13周龄、WKY组;5周龄、8周龄、13周龄。观察参数为小动脉A2、A3、A4。研究结果显示:(1)自发性高血压鼠视网膜A2、A3、A4进行性减少。(2)自发性高血压鼠、心、肾、肌肉小劝脉面积密度进行减少。提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存在多器官管微血管稀少。  相似文献   
426.
卡托普利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链脲佐菌素所致(70mg/kg,单剂量腹腔注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观察了卡托普利(0.1%卡托普利饮水给药,4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的主动脉胶原和胶原AGE含量升高,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卡托普利治疗组大鼠的主动脉胶原和胶原AGE含量降低,和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同时还观察到卡托普利治疗能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浆游离胰岛素水平(P<0.05),但对血糖却无明显影响(P>0.05)。结果提示,卡托普利能减轻糖尿病大鼠血管胶原蛋白非酶糖化损害,其作用途径可能不依赖于血糖浓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427.
在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大鼠模型(链脲佐菌素70mg/kg,i.p)中观察了大鼠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以及牛磺酸的治疗作用(2%牛磺酸饮水给药4周)。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较正常大鼠心肌组织RA,ACE活性显著升高(P<0.01),AT-Ⅰ和ATⅡ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牛磺酸治疗组大鼠较未治疗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ACE活性和AT-Ⅰ、AT-Ⅱ含量的改变差异显著(P<0.05,P<0.01),RA改变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心肌组织RAS功能亢进参与了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过程。牛磺酸抑制心肌组织RAS功能对减轻糖尿病心肌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428.
观察牛磺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和主动脉组织促增殖因子(ATⅡ,ET,NE,DA)的影响。结果表明,SHR心肌、主动脉组织AT Ⅱ,ET含量显著增加,而DA,NE含量则呈消耗性减少。口服牛磺酸能纠正SHR心肌组织牛磺酸的缺乏,降低心肌、主动脉ATⅡ,ET含量,增加DA,NE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大鼠血压。提示牛磺酸的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血管组织促增殖因子的生成及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29.
AT1R基因1166位点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欣  江时森  曹文 《现代医学》2007,35(2):79-8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之间的关系,以期从分子水平研究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发生的一般规律。方法64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AT1R基因型,同时应用HP SONOS 5500彩色多谱勒显像仪测定主动脉内径(A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内径(LVDD)、左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二尖瓣前叶舒张早期下降速度(EF斜率),然后计算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LVM I)。结果CC基因型因其突变率极低,本次实验未发现,故未予分组。本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基因型频率为23.4%,C等位基因频率为11.7%。AC基因型患者ADD[(33.67±3.21)mm]较AA型者[(30.18±3.82)mm]宽,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型患者LVDD、LVPWT、LVM I均较AA型者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6.61±3.79)mmvs(49.65±9.06)mm,(8.08±0.40)mmvs(8.40±0.89)mm,(95.82±16.51)g.m-2vs(114.54±34.95)g.m-2,均P<0.05];AC型患者EF斜率(71.88±12.70)较AA型者(60.68±16.60)大,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基因型间IVST、L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51±0.64)mmvs(8.47±1.03)mm,(30.61±2.70)mmvs(30.23±5.20)mm,均P>0.05]。结论AT1R基因为AC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程度可能较AA型者轻,A1166/C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