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roles of NF-kappaB (NF-κB) expression, Bax activity and cytochrome C (Cyt C) release, apoptosis of islet cells induced by high concentration glucose were explored in vitro. Pancreatic islet cells, which were isolated from Kunming mice, were cultur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lucose in DMEM, and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groups: G1, G2, G3, G4, G5, and G6 groups, corresponding to the glucose concentrations of 5.6, 7.8, 11.1, 16.7, 22.5, and 27.6 mmol/L, respectively. After culture for 120 h, insulin secretion was evaluated by radioimmunoassay, and the NF-rd3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Bax activity and Cyt C release were measur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apoptosis was examined by Hoechst33342 ass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GI, G2 and G3 groups, insulin secretion was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glucose concentration, and the NF-κB expression was also increased (P〈0.05), but Bax activity, Cyt C release and apoptosis rate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However, in G4, G5, and G6 groups, apoptosis rate of islet cells, NF-rd3 expression, Bax activity, and Cyt C release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insulin secretion was impaired as compared with G1, G2, and G3 groups (P〈0.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xposure of islet cells to high glucose could induce islet cells apoptosis as well as impaired insulin secretion. The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and mitochondria pathway in islet cells might play some roles in the progressive loss of islet cells in diabetes. The inhibition of the NF-κB expression could be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protecting pancreatic islet cells.  相似文献   
42.
目的:筛选1型糖尿病(T1DM)患者血清特异标记物,并探讨其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FYAh)滴度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I,DI—TOFMS)技术及其配套蛋白质芯片,对33例T1DM患者、39例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图谱进行检测,结合Biomarker Patterns Software(BPS)建立诊断模型。ELISA法检测T1DM组患者血清GAD-Ab滴度。结果:T1DM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在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50000范围内,有39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软件分析,建立由相对分子质量为3172.63和4884.89的标记蛋白峰组成T1DM的诊断模型,其诊断T1DM的特异度为92.308%(36/39),灵敏度为84.848%(28/33)。TIDM患者的GAD-Ab滴度与相对分子质量为4884.89的标记蛋白强度呈正相关(r=0.428,P〈o.05)。结论: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蛋白质芯片,可直接筛选出T1DM患者血清中相对特异的蛋白标记物,诊断TIDM的灵敏度、特异度高。相对分子质量为4884.89的标记蛋白是一个与GAD-Ab滴度密切相关的T1DM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43.
罗静思  夏宁  梁瑜祯 《山东医药》2010,50(43):28-30
目的探讨小鼠胰岛β细胞株NIT-1呈最佳增殖和分泌功能培养环境的葡萄糖浓度。方法将NIT-1细胞随机分为1、2、3、4、5、6组,分别用含5.6、7.8、11.1、16.7、22.5、27.6 mmol/L葡萄糖浓度的10%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5 d。MTT法检测各组NIT-1细胞增殖情况;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NIT-1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3组细胞呈最高增殖状态,之后4组~6组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且呈时间依赖性;3组胰岛素呈最高分泌状态,之后4组~6组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分泌,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11.1 mmol/L葡萄糖浓度是小鼠NIT-1细胞具有最佳增殖和分泌功能的培养环境;葡萄糖浓度〉11.1 mmol/L可抑制小鼠NIT-1细胞的增殖和分泌功能,并呈时间浓度依赖效应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4.
张立波  夏宁  梁瑜祯 《医学综述》2006,12(12):718-720
1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的损害造成胰岛β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呈现高血糖症状。目前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NOD)能自然发生1型糖尿病,是目前研究1型糖尿病的主要动物模型。该品系小鼠有独特H2g7单倍体(Kd、I Ag7、I Enull、Db),通常于4~5周龄开始出现胰岛炎,进行性破坏胰岛β细胞,于12周龄时出现明显糖尿病症状,至30周龄时雌性小鼠累计发病率可达到80%,而雄性小鼠则不到20%。  相似文献   
45.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最为常见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致盲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2型DM病人DR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早干预治疗,预防和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丝/苏氨酸激酶受体(smad)蛋白在丝/苏氨酸型受体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TGF-β与膜上特异受体结合后,经smad蛋白转导至核内,调节基因的转录。TGF-β/smad信号通路可通过介导足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肾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研究为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47.
杨丕坚  夏宁  梁瑜祯 《医学综述》2008,14(5):736-738
当今分子生物学领域内,蛋白质组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基因组相对较稳定,而且各种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组结构有许多基本相似的特征;蛋白质组是动态的,随内外界刺激而变化。对蛋白质组的研究可以使人类更容易接近对生命过程的认识。简要介绍蛋白质组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流程,着重阐述其在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8.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丝/苏氨酸激酶受体(smad)蛋白在丝/苏氨酸型受体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TGF-β与膜上特异受体结合后,经smad蛋白转导至核内,调节基因的转录。TGF-β/smad信号通路可通过介导足细胞损伤、系膜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肾细胞凋亡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研究为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49.
正常的胰岛功能是维持体内糖代谢稳态的必要因素。铁死亡作为一种由脂质过氧化物及活性氧累积驱动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 与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 且在形态学、发生机制以及调控机制等方面显示与其他细胞死亡方式不同的特征。近年研究表明, 胰岛β细胞对铁死亡具有易感性。铁死亡通过不同途径对胰岛β细胞的功能和存活产生影响, 甚至诱导糖尿病的发生。本文就铁死亡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