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应用单克隆抗体及ABC法检测淋巴细胞亚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2.
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根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典型病程多为急性起病,于1~2周内达到顶峰,其后则逐渐好转而少遗留持久的病残现象。但在一些病例痊愈后可以再发,有的病程迁延不愈,且可复发加重。具有这种病程特点的病例曾被认为是少见的。在我科住院病人中曾遇到12例,今报导如下。一般临床资料在1949年至1974年我院共有148例感染性  相似文献   
43.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主因"发作性视物成双17年"于2009年4月1日入院.患者2009年3月13日受凉后出现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周后好转.3月23日患者出现看远处物体视物成双,同时伴有双眼皮沉重感,症状逐渐加重,第3天看远、近物体均有视物成双,双手指尖麻木,颈、腰部肌肉僵硬不适.患者曾分别在1992年、2007年2次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后视物成双,不伴视力减退,当时均未作特殊检查及治疗,20~30 d左右复视症状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44.
病历摘要 患者女,47岁,因间断发热、头痛5年,智力减退伴走路不稳1个月于2006年8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7月突发高热,39℃以上,并出现头痛、反应迟钝.当地腰椎穿刺,白细胞30个/mm3,蛋白轻度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诊断病毒性脑炎,经抗病毒治疗半个月痊愈.  相似文献   
45.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of point injection with strychnine and vitaminB_(12)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inmanagement of 300 cases of facial paralysisperipherica.Our results show a total recoveryrate of 52.7 percent,with the greatest efficacyseen in mild cases starting treatment within onemonth after onset of the disease.Eighty-threepercent of the patients recovered or basicallyrecovered within three courses of treatment(30sessions),and the recoveries account for 90.5percent of the total recoveries.  相似文献   
46.
迄今,人们虽已公认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与环境和遗传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患,但对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并不清楚。近年来,国外学者对不同病期中的 MS 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研究,加深了对 MS 的认识。对 MS 患者进行淋巴细胞亚群研究开始于70年代中期。有作者发现急性复发期 MS 患者外周血中的 B 淋巴细胞增多;用 E-玫瑰花及 EAC 玫瑰花环试验也发现急性复发期 MS 患者外周血中用 E 标记的 T 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用 EAC 标记的 B 淋巴细胞则增多。1979年 Huddlestone 等利用淋巴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的 Fc 受体对淋巴细胞亚群标记,发现:①在 MS 急性复发期,能与 IgG 相结合对 B 淋巴细胞的增生、分化和抗体分泌具有  相似文献   
47.
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治疗也较困难,因此了解本病的发病和防治颇为重要。一、未食“米猪肉”,也会染囊虫“米猪肉”实际上是含有囊尾蚴的猪肉,系因猪食入绦虫病患者粪便中的虫卵所得。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囊尾蚴就会在肠道内发育成绦虫的成虫,人体即得绦虫病。人体患囊虫病,首先必须感染虫卵,其虫卵来源有三:①食入外界的虫卵(外来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本人并无肠绦虫病,但因食入绦虫病患者的粪便污染了的食物(蔬菜、瓜果等),绦虫卵随之进入体内。②绦虫病患者自食了自体排出的虫卵(外在的自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临床特点、诊断及免疫治疗反应,以期引起临床重视.方法 报道国内首例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临床表现、结构及功能影像学、脑电图、免疫治疗反应以及相关文献,分析该疾病的特点.结果 患者为老年男性,表现为亚急性起病的近期记忆功能减退,抗癫痫药物抵抗的频繁、短暂的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顽固性低钠血症,影像学提示颞叶内侧区受累.血和脑脊液LGi1抗体阳性.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临床痊愈.结论 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和较好的免疫治疗效果,及早诊治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9.
目的提高对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L)的临床影像学及其少见表现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断。方法分析1例PCNL的患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和症状性癫痫,影像学特点是以白质受累为主,病理证实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结果本例患者亚急性病程,逐渐进展,激素治疗无效。头颅MRI显示双侧侧脑室后角旁和透明隔长T1,长T2异常信号,可见小片状强化。与典型PCNL的影像学表现不同。也不符合典型的脑淋巴瘤病的影像学表现。结论白质脑病的鉴别诊断应考虑PCNL的可能。激素治疗无效不能排除PCNL。  相似文献   
50.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主因"发作性视物成双17年"于2009年4月1日入院.患者2009年3月13日受凉后出现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周后好转.3月23日患者出现看远处物体视物成双,同时伴有双眼皮沉重感,症状逐渐加重,第3天看远、近物体均有视物成双,双手指尖麻木,颈、腰部肌肉僵硬不适.患者曾分别在1992年、2007年2次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后视物成双,不伴视力减退,当时均未作特殊检查及治疗,20~30 d左右复视症状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