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为了了解新疆天山北坡中段割草利用的山地草甸植被、土壤和根系的持水能力,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割草利用的山地草甸持水特性,结果显示:(1)植物茎叶持水量春季(120.61 kg/666.7m2)≥夏季(120.59 kg/666.7m2)>秋季(31.41 kg/666.7m2);(2)土壤最大持水量秋季>夏季>春季,且10~20 cm>20~30cm>0~10 cm;(3)根系持水量在各季节间相似,0~10 cm>10~20 cm>20~30 cm(4)土壤持水量>茎叶持水量>根系持水量.从植物茎叶持水、根系持水和土壤持水三方面初步摸清了山地草甸持水能力,为今后研究草地持水能力等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2.
紫花苜蓿的茎叶柔嫩鲜美,可广泛用于喂养牛羊、加工草粉、配置饲料或混合饲料,适合于各类畜禽,因其广泛的应用性被大量种植.为了可以精确收集紫花苜蓿根瘤菌抗盐性强弱数据,本次实验从新疆盐碱土和棕漠土地区取6个紫花苜蓿根瘤菌菌株样品,然后分别对各个样品进行耐盐性、耐酸碱性及其相应泌酸碱能力强弱的测定.结果表明:棕漠土土壤紫花苜蓿根瘤菌株S-c有着极强的耐盐性,因为该菌株可以在浓度为10%的NaCL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盐碱土壤紫花苜蓿根瘤菌株M-a和棕漠土土壤紫花苜蓿根瘤菌株S-b在所有菌株中耐酸性最强,这两个菌株可以在pH为4.0的酸性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而有着最强耐碱性的菌株是盐碱土壤菌株M-c,该菌株可以在pH为12.0的碱性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经过进一步实验得出:棕漠土土壤紫花苜蓿根菌株S-a不但可以在pH为4.0的酸性培养基中正常生长,还可以在pH为11.0的碱性培养基中正常生长.而根瘤菌菌株的泌酸能力与其抗碱性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3.
1病例介绍患者:女,42岁,于1993年10月3日19:30急诊入院。当日17:00从小四轮车跌下,当即胸、腰、右侧臀部剧烈疼痛,伴有呼吸困难。来院查体:左侧三、四、五肋骨处直接及间接压痛阳性,左胸前部有反常呼吸,第二腰椎棘突后突,伴皮下血肿,右侧臀部淤血。骨盆间接压病阳性,双下肢瘫。化验:Hb:110g、RBC38×1012/L、WBC:7.2×109/L。X线显示:1)左后三、四、五肋骨骨折。2)右坐骨下支骨折。3)右足游离骨折。阿创伤性湿肺。5)第二腰椎压缩性骨折伴轻度脱位。当入院第五天患者出现极度呼吸困难,总查X线,诊断隔迹,即行…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内的应用价值及实施方法。方法统计分析2020年2~3月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内床旁超声的检查项目、数量、时间、诊断、防护方法及具体实施策略。结果共完成450人次床旁超声检查。超声医师平均每天进入隔离病房2.3次,每次耗时2.9 h。主要阳性发现为心脏异常、深静脉血栓、腹部脏器异常及腹水等。在二级及三级防护条件下,床旁超声检查的医护人员均未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床旁超声在新冠肺炎的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施难度加大、感染风险高,需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制定安全、高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5.
<正>多浆膜腔积液常见病因为恶性肿瘤,其次为结缔组织疾病、结核、肝硬化、心功能不全等,较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患者女,28岁。2012年6月无诱因出现间断阴道流血伴腹胀,无腹痛、纳差、发热等,此后2个月腹胀症状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腹部彩超发现大量腹水。2012年8月以"腹水原因待查"就诊于我院消化科。既往有慢性盆腔炎病史,病情反复发作,且月经不规则。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HCC)伴肝硬化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71例肝细胞癌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增强CT和多参数MRI检查, 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治疗, 术中行腹腔镜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组织学检查和随访结果, 比较术前影像与术前影像联合术中腹腔镜超声造影对肝细胞癌伴肝硬化患者肝脏恶性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71例患者中, 完成腹腔镜手术69例, 中转开腹手术2例。术前影像学检查诊断HCC病灶110个, 其中术中超声检出105个, 术中腹腔镜超声造影诊断HCC病灶98个;术前影像与术前影像联合术中超声造影诊断肝脏恶性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4%(102/108)比99.1%(107/108)、81.0%(34/42)比66.7%(28/42)、90.6%(136/150)比90.0%(135/150)、92.7%(102/110)比88.4%(107/121)和85.0%(34/40)比96.6%(28/29), 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