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69篇
医药卫生   132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甘肃省党参种植生产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甘肃省大宗药材合理种植、生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甘肃省党参的种质资源现状、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养护贮藏和市场销售等生产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和农户走访,对调查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与结论:调查结果表明,党参资源存在种质、品质参差不齐,种子、种苗的前期投入成本逐年攀高,田间管理措施少,养护贮存措施粗放,党参市场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盲目扩大等问题。建议做好党参适宜性生产区划,规范党参种质来源和质量,进一步对农户进行规范化栽培的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和运输的培训和监督;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国家中药资源野外动态监测站对党参进行及时的动态监测分析,对党参的种植和生产做出市场预判和决策依据;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形成规范化的党参种植生产链条。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经门诊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后经电子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诊断CIN患者,阅片时病理诊断采用三级分类法共1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患者中两种方法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报告升级49例,占31.41%。113例CIN患者中,HPV感染者占82.30%,其中CIN I中10例,阳性率为71.43%;CINⅡ中48例,阳性率为78.69%;CINⅢ中有35例,阳性率达92.11%。随着CIN级别的增高,HPV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增高。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是诊断CIN的有效方法 ,CIN及其级别与HPV感染之间有重要关系。对不宜手术的原位癌患者可行单纯腔内放疗。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下腰椎骨折患者35例,11例爆裂骨折患者采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植骨术治疗,4例爆裂骨折患者采取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2例屈曲分离型骨折患者采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椎体内植骨术治疗,1例骨折脱位患者采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17例压缩型骨折患者采取单纯后路切开复位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35例患者随访后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施后路手术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实施前路手术患者,同时,经手术治疗后的Franked标准分级情况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后路手术方式优于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HCPT)在体外小鼠肝微粒体中对 CYP450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联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小鼠体外肝微粒体中分别加入六种亚型酶的探针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双氯芬酸钠、睾酮、酒石酸美托洛尔、奥美拉唑和羟基喜树碱溶液,在优化的孵育体系下温孵。用 HPLC 法测定各空白对照组和羟基喜树碱溶液中各探针药物代谢产物的浓度并比较代谢率的差异,以评价羟基喜树碱对各亚型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代谢反应过程中,在50~200μmol·L-1内,羟基喜树碱的浓度与孵育体系中 CYP3A4的特异性底物睾酮、CYP2E1的特异性底物对乙酰氨基酚的剩余药量呈正比例关系,且具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四种探针药物的剩余药量无明显的浓度依存关系(P>0.05)。结论:HCPT 在肝微粒体的代谢反应过程中受代谢酶 CYP3A4和 CYP2E1的作用,竞争性地抑制了睾酮和对乙酰氨基酚在肝微粒体中的代谢。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高龄复杂病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手术的安全措施。方法收集13例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股骨上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合并症处理方案对术后愈合的影响;评价气管插管全麻术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评估术前、术中及术后血红蛋白( HGB)、红细胞压积( HCT)、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血糖改变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前患者普遍存在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以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合并症和糖尿病,积极处理贫血、低蛋白血症,控制血压、维持窦性心律、维持血糖平稳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控制肺部炎症。麻醉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病情,术后并发症以肺部感染最多,术前Ⅱ型呼吸衰竭可能预示不良后果。结论高龄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术中加强监测和管理,维持循环平稳,术后防止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尽早咳嗽咯痰,尽早加强营养支持,是减少手术危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分析双锁定钢板固定结合骨肽注射液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双切口双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对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加用骨肽注射液治疗。结果依据 Rasmussen 评价标准:观察组优良率为86.7%,对照组优良率为73.3%。平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观察组(87.6±21.3)d,对照组(102.5±22.6)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锁定钢板固定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能满意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术后应用骨肽注射液治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协助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89例临床诊断为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75例高血压(偶测血压≥140/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并分析中心动脉压力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增强指数(AIx).结果小样本人群中,隐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5.7%.与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白昼动态血压<135/85 mm Hg)组相比,隐性高血压组的血浆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饮酒的比例显著增高;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收缩末期压及中心动脉增强压分别增加14.8 mm Hg(CI 5.6~24.0 mm Hg)、9.1 mm Hg(CI 3.1~15.1 mm Hg)、14.0mm Hg(CI 5.8~22.2)及4.2(CI 0.6~7.8 mm Hg),增强指数增加11.9%(CI 2.8%~20.9%).虽然隐性高血压组的偶测血压显著低于高血压组,经年龄、性别及身高调整后,两组的白昼动态血压、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强压及增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隐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力及增强指数升高,提示动脉顺应性下降,动脉硬化.这些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可能增加心血管病危险,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偶测血压正常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59.
隐性高血压病人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89例临床诊断为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75例高血压(偶测血压≥140/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并分析中心动脉压力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增强指数(AIx)。结果小样本人群中,隐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5.7%。与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白昼动态血压<135/85 mm Hg)组相比,隐性高血压组的血浆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饮酒的比例显著增高;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收缩末期压及中心动脉增强压分别增加14.8 mm Hg(CI5.6~24.0 mm Hg)、9.1 mm Hg(CI3.1~15.1 mm Hg)、14.0mm Hg(CI5.8~22.2)及4.2(CI0.6~7.8 mm Hg),增强指数增加11.9%(CI2.8%~20.9%)。虽然隐性高血压组的偶测血压显著低于高血压组,经年龄、性别及身高调整后,两组的白昼动态血压、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强压及增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隐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力及增强指数升高,提示动脉顺应性下降,动脉硬化。这些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可能增加心血管病危险,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偶测血压正常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太原市居民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太原市某社区的715名年龄在2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只有46.06%;20岁至29岁年龄段的人对糖尿病的知晓率最高,为51.9%;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者的知晓率33.8%,本科50.6%,硕士及以上的为52%,文化水平越高的人对糖尿病的知晓率越高。结论:太原市居民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不利于糖尿病的防治,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