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3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内科护理学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远程教育网络教学以其独特的网上互动功能拓宽了学员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网络教学具有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渗透性强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方法。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实施网络教学的组织核心,教师采用在网络平台上构建与Web类网络课程相关的课程信息,电子教案、试题库等内容来实现教学任务。结果:在吉林大学远程教育网络课程建设课题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搜集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和相关信息,按照教学课程规范要求.构建了个性化的、丰富多彩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平台内容。结论:通过4年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特殊的心理健康状况、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5例(符合国际心脏病学联合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心内科医生三级查房确诊)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结果冠心病患者SCL-90的总分(171.47±49.97)、躯体化(2.00±0.55)、强迫症状(2.04±0.69)、人际关系敏感(1.94±0.70)、抑郁(2.13±0.83)、焦虑(1.95±0.78)、敌对(2.10±0.69)、恐怖(1.50±0.69)、偏执(1.78±0.80)、精神病性(1.53±0.49)均显著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25~7.684,P均<0.05)。冠心病患者SCL-90与EPQ具有相关性精神质和情绪性与SCL-90多数指标有正相关(r=0.043~0.613);内外向与SCL-90各项指标(除敌对、恐怖)呈负相关(r=-0.446~-0.053);掩饰与SCL-90多数指标无相关性(r=-0.182~0.175)。SCL-90与EPQ的回归分析表明情绪是否稳定是影响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的主要人格因素(R2=0.376,F=25.947)。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多数患者情绪不稳定,其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相关临床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呼吸衰竭相关的临床因素,寻找防治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方法 重度AOPP患者34例,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呼吸衰竭组(A组,n=16)和非呼吸衰竭组(B组,n=18),观察呼吸衰竭发生的时间、次数、原因及上机时间,观察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脏器损伤个数、血糖及血浆胆碱酯酶的变化、胃管洗胃情况及住院期间阿托品应用总量的差异。结果AOPP致呼吸衰竭的原因依次为肺水肿、呼吸中枢衰竭、中间综合征及解毒剂过量;A组APACHEⅡ评分、脏器损伤个数及住院期间阿托品总量明显高于B组;A组人院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B组;A组留置胃管间断洗胃的比例明显少于B组;相关分析显示,血糖与呼吸衰竭无相关性,而APACHEⅡ评分、脏器损伤个数、阿托品总量与呼吸衰竭呈正相关,胆碱酯酶水平与呼吸衰竭呈负相关。结论胆碱酯酶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可反映AOPP的中毒程度,可用于AOPP患者呼吸衰竭的预测;洗胃机洗胃后再给予留置胃管洗胃是防治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正确应用阿托品是防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4.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与不稳定斑块的内在联系。方法:应用酶图(SDS-PAGE zymograph)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20例AMI患者发病后第1、3、7天血清中MMP-2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发病后的第1天血清MMP-2的表达2倍增高(P<0.001),在发病后第3、7天血清中仍保持高水平MMP-2的表达,但与发病第1天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清MMP-2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明显增高,进一步证实了不稳定的斑块破裂而导致AMI与MMP-2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干预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重度AOPP引发MODS患者46例,临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24)、乌司他丁干预组(n=22),同步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n=20)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治疗组与乌司他丁干预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6及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TNF—α、IL-6及IL-10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乌司他丁干预组血清TNF-α、IL-6的降低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1),而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乌司他丁干预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痊愈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结论TNF-α、IL-6及IL-10等细胞因子参与重度AOPP引发MODS患者的病理过程;乌司他丁干预能明显降低重度AOPP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从而降低并发MODS的重度AOPP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探讨AOPP引发MODS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42例AOPP伴MODS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及MMP-9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MMP-9与TNF—α、IL-6、IL-10的相关关系。结果AOPP患者血清TNF-α、IL-6、IL-10含量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血清MMP-9水平与TNF-α、IL-6、IL-10的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AOPP可导致炎症递质失调。MMP-9通过调控炎症递质参与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7.
李艳辉 《西部医学》2013,25(5):747-748,751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所取得的效果,为进一步做好乙肝病毒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通过抽样方法,随机选取3000名人口,提取其血清,采用ELISA方法测试乙肝病毒阳性情况,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年龄较小的人群乙肝病毒阳性率比年龄大者低,城镇人群阳性率比农村人群阳性率低。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办法实施后,取得了一定成果。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的有效手段,社会各界要充分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8.
<正>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生理性止血、促进凝血并维持毛细血管的完整性等。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确证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颗粒的功能。以往临床静脉输注血小板的主要用途是治疗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和功能异常的患者;然而血小板作为1种多功能细胞,如今不仅在血栓形成和止血中发挥作用,而且在血管发生、组织修复和炎症等过程中也  相似文献   
119.
背景:研究证实在多种微环境下可以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成熟肝细胞,但诱导条件及诱导分化率尚无定论,选择合适的诱导剂及诱导剂浓度尤为重要。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联合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最适浓度。方法:不同浓度肝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诱导培养原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检测肝细胞表面标志物甲胎蛋白、白蛋白表达及肝细胞合成功能。结果与结论:随诱导时间延长,可观察到多极性的肝细胞样细胞。7d时甲胎蛋白表达阳性,14d达最大值后即开始下降(P〈0.05),此后各浓度组间表达无差别(P〉0.05)。14d时白蛋白表达阳性,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递增(P〈0.05),且细胞生长因子浓度越高,阳性细胞数越高(P〈0.05)。诱导早期(9~15d)白蛋白上清液中白蛋白水平与诱导剂浓度成正比(P〈0.05)。18d或21d达高峰后下降,此时各浓度组间含量无差别(P〉0.05)。结果显示高浓度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的分化率,诱导剂最适浓度为肝细胞生长因子60μg/L、表皮细胞生长因子4.5mg/L。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对罗哌卡因诱发大鼠心肌毒性阈值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28只,雌雄不拘,8~12周龄,体重25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7):罗哌卡因组(R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啶+罗哌卡因组(D1组)、中剂量右美托咪啶+罗哌卡因组(D2组)和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罗哌卡因组(D3组).D1组、D2组和D3组分别经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5、10、15 μg/kg,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0.5 ml,停止给予右美托咪啶后4组均静脉输注1%罗哌卡因1 ml/h至发生心肌毒性.记录发生心肌毒性时罗哌卡因剂量和时间,发生心肌毒性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浆罗哌卡因浓度.结果 与R组比较,D1组、D2组和D3组罗哌卡因剂量增加,发生心肌毒性时间延长,血浆罗哌卡因浓度升高(P<0.05);D1组、D2组和D3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预先给药可升高罗哌卡因诱发大鼠心肌毒性的阈值,但是与右美托咪啶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