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在临床不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1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病人257例作为疾病组,健康对照组34例,用酶联免疫荧光法、胶乳免疫比浊法对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进行检测.结果 过敏性紫癜、脑梗死、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有助于临床对患者高凝和纤溶状态的判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流行性腮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以探讨其在腮腺炎病毒感染情况下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2年2月~2013年5月西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共97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29例;年龄2~44岁;7岁以下年龄组21例,7~12岁年龄组35例,12岁以上年龄组41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患者及95例健康对照者(7岁以下年龄组38例,7~12岁年龄组31例,12岁以上年龄组26例)外周血CD3+,CD3+ CD4+和CD3+ CD8+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量的变化,计算CD3+ CD4+/CD3+ CD8+比值,并对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7岁以下患者组CD3+,CD3+ CD4+,CD3+ CD8+ 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和CD3+ CD4+/CD3+ CD8+分别为2 272±1106个/μl,953±440个/μl,1 191±683个/μl和0.87±0.25;对照组分别为2 035±715个/μl,1 260±499个/μl,723±281个/μl和1.85±0.71.7~12岁患者组分别为1 642±768个/μl,674±343个/μl,885±454个/μl和0.81±0.30;对照组分别为1 627±633个/μl,903±371个/μl,674±269个/μl和1.36±0.29.12岁以上患者组分别为1 528±510个/μl,630±225个/μl,833±309个/μl和0.79±0.24,对照组分别为1 403±432个/μl,762±223个/μl,592±199个/μl和1.31±0.23.各年龄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与其对照组比较,CD3+ T细胞数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86~1.037,P>0.05);CD3+ CD4+ T细胞数量降低,CD3+ CD8+ T细胞数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9~3.876,P<0.05);CD3+ CD4+ /CD3 CD8比值明显低于其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4~8.758,P<0.001).结论 腮腺炎病毒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明显改变,可能引起患者抗病毒免疫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23.
改良法胃肠道超声造影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肠道的超声造影检查,拓宽了胃肠道疾病的诊断领域,为胃肠道疾病的快捷、正确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由于造影液成本较高以及效果欠佳等原因,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作者经过近10a的研究与探索,采用改良法进行胃肠道超声造影检查,降低了成本、安全、方便、快捷、准确率高,深受广大患者及临床工作者的好评.改良法(HXZQY)采用无酒精性霍香正气液口服并用654-11肌注,用以减少胃肠道气体对超声检查的干扰,并减少胃肠道蠕动,增加药物和水在胃肠道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更加仔细全面地对胃肠道实行超声检查,有利于准确诊断胃肠道疾病.对照组选用有内镜资料的患者服用B超快速显影剂B-GUD.二者对多种胃疾病的诊断无明显差异.因此,用改良法(HXZQY)胃肠道超声造影检查为正确诊断胃肠道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方便易行,较易推广.  相似文献   
24.
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由于手术的机械刺激引起的痛苦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思想压力,让患者难以接受。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是在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与传统的麻醉学基础上发展而来。自2000年以来,该法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1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对17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和IV型胶原应用放射免疫法进行了检测。并对它在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血清中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和IV型胶原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提示血清透明质酸和IV型胶原联合检测能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对肝硬化诊断有一定价值,另外,还对老年肝硬化及成年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和IV型胶原  相似文献   
26.
<正> 1 临床资料 63例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3、5个月—70岁,其中3、5个月—2岁9例,3—13岁9例,14—49岁51例,50岁以上14例.病程1天—10年,其中1—2天32例,3—5天36例,6—10天11例,14天—3个月3例,3年—10年2例。初发59例,复发24例。有伪膜者44例。单发47例,多发36例,其中溃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抗精神病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有逐步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的趋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成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28.
了解我院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ODD)分析法,对2009--2011年我院抗抑郁药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El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抑郁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使用较多,居各类抗抑郁药销售金额排序前2位;帕罗西汀、舍曲林一直居各种抗抑郁药DDDs和销售金额排序的前3位;度洛西汀、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居各种抗抑郁药DDC排序的前3位。结论:我院SSRI已成为临床一线抗抑郁药,三环类药(TCA)应用比例减少,SNRI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纳洛酮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按国家标准(GB7794—87)选择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4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两组病例均进行洗胃,静注阿托品、氯磷定和综合治疗。纳洛酮治疗组给予纳洛酮0.8~1.2mg静脉注射,疗程3~10d。分别动态监测各组血清BUN、SCr、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纳洛酮治疗组治疗72h后血清BUN、Cr、24h尿蛋白定量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纳洛酮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0.
纳洛酮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纳洛酮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按国家标准(GB7794-87)选择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4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42例.两组病例均进行洗胃,静注阿托品、氯磷定和综合治疗.纳洛酮治疗组给予纳洛酮0.8~1.2 mg静脉注射,疗程3~10 d.分别动态监测各组血清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治疗72 h后血清BUN、Cr、24 h尿蛋白定量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纳洛酮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