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3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多糖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梦感  杨义芳  李永辉 《中草药》2007,38(6):949-953
多糖是一类低毒、极具抗肿瘤活性潜力的天然聚合物。综述近年来高等植物和食用真菌中的几十种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发现影响多糖抗肿瘤活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多糖的结构、理化性质以及是否含有缀合物3个方面。不同多糖活性参差不齐,其中具有三股螺旋结构且带有一定分支的(1→3)-β-D-葡聚糖的抗肿瘤活性明显,而中等相对分子质量和良好的水溶性又是保证其活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A)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缺血0,2,6,12,24 h脑组织中[内皮型NOS(eNOS)、神经型NOS(nNOS)及诱导型NOS(iNOS)]基因表达的变化;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HPLC法测定纹状体、海马、皮层中氨基酸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可见eNOS和nNOS表达,eNOS于脑缺血后2 h达到高峰,nNOS于6 h达到高峰;正常对照组未见iNOS表达,但在脑缺血后开始表达,缺血后12 h达到高峰;缺血后12 h给予L-NA治疗3 dL-NA组中梗死体积/全脑体积(Ⅳ%)显著低于相应的缺血组;缺血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GABA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缺血12 h治疗3 d时,L-NA组中纹状体、海马、皮层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缺血组,GABA的含量显著高于缺血组,海马中甘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缺血组。结论:缺血后期应用L-NA对脑缺血有治疗作用,可能与兴奋性氨基酸合成、释放相对减少,抑制性氨基酸合成、释放相对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3.
84.
六十年代有人发现一些高等植物中有的多糖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首先报导从箬竹叶(Sasa Senaensis)中分离到活性很高的抗肿瘤多糖,对S—180的抑瘤率达99.5%。随后从担子菌类、地衣类、酵母菌等中分离的多糖对S—180亦有显著的活性,其抑制率可达80~100%。此外,从禾本科植物如甘蔗、稻草、麦杆等提取了多糖,对S—180的抑制率也可达到85~100%。消瘤率也相当高,有的竟达100%,并未见有任何副作用。从省外刊登的一篇题为《麦糠可以防癌症》的文章中,我们受到启发,近年来开展了提取分离麦麸多糖的研究工作。目前我们已分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脉康合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肝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同时给予受试药物30d,实验结束,取血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取肝脏测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结果脉康合剂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PRAM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的临床表型及其预后价值。方法:以48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基因表达芯片为研究平台,结合临床资料总结PRAM1基因在多种AML亚型中的表达特征。利用正常人干细胞表达芯片,研究PRAM1基因在各阶段血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通过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验证临床样本表达芯片结果,并找到可以上调PRAM1基因的药物。结果:首先发现PRAM1基因在inv(16)AML中表达最高,在t(15;17)M3中表达最低,在其他类型中表达基本一致。依据美国NCCN指南,利用基因突变分类,PRAM1基因在伴发CEBPAdm突变的AML(cytogenetically normal AML,CN-AML)中高表达,而且PRAM1基因的高低表达可以对CN-AML进一步分层,且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有统计学意义;其次PRAM1基因在成熟细胞和粒单祖细胞中表达较高。地西他滨和西达本胺可以上调PRAM1基因,其中西达本胺的效果较好。结论:PRAM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有一定表达规律,在t(15;17)M3中表达最低,PRAM1基因高表达是CN-AML预后较好的标志。PRAM1基因在成熟粒细胞中表达较高,而且西达本胺可以上调该基因的表达,因而可作为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综合利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及河北省药品电子检验报告书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找到信号检测切入点,探索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的提取方法。方法 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数据的报告数量及河北省药品电子检验报告书药品采购量数据相结合,计算不良反应报告率,对不同企业生产的同通用名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个数据库总体匹配度为86.39%,企业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占57.78%,其中报告率偏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占22.78%。结论 两个数据库匹配度较高;部分企业与其他企业生产的同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找出存在风险的企业及其生产的品种;可通过本方法快速、准确、经济的甄别药品不良反应风险信号。  相似文献   
88.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肋骨骨折术 后患者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1月至2020 年1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拟行肋骨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 SAPB 组和 TPVB 组, 每组 40 例, SAPB 组患者术后采用超声 引导下 SAPB 镇痛, TPVB 组患者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TPVB镇痛, 对比两组患者气管导管拔出30 min(T1 )、术后 12 h(T2)、术后 24 h(T3)、术后 36 h(T4) 时静息状态与咳嗽状态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血肿、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SAPB 组患者术后 12 h 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TPVB 组(t = 4. 258、 6. 265, P 均 < 0. 001), 而术后 36 h 静息状态和咳嗽状态 VAS 评分均明显高于 TPVB 组( t = 4. 082、 5. 618, P 均 < 0.001);两组患者各时间段镇静评分均无明显差异( t = 0. 437、0. 520、0. 906、0. 518,P =0.663、0.604、0.367、0.605); SAPB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 5% , 与 TPVB 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15.0% 相比,无明显差异( χ 2 = 1.127, P = 0.288)? 结论 与超声引导下 TPVB相比, 超声引导下 SAPB 在肋骨骨折术后12 h 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且操作相对简便,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介绍小腿前外侧带蒂皮瓣转移中,顺行转移与逆行转移切除的部位及范围大小,手术方式。方法对18例小腿部软组织缺损者应用小腿前外侧带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随访6个月~2年,外形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小腿前外侧皮瓣顺行切取范围7 cm×8 cm,逆行切取范围10 cm×15 cm,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