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奥拉帕利(olaparib)、卢卡帕利(rucaparib)及尼拉帕利(niraparib)均为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PARPi),是一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抗癌药物.PARPi通过靶向抑制细胞核内的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从而特异性杀死同源重组修复通路(homologous recombin...  相似文献   
82.
83.
脑电图(EEG)技术在针刺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对针刺研究中EEG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分析以及穴位刺激和针刺治疗疾病时的EEG变化进行归纳,并阐述与针刺相关的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相似文献   
84.
近来,常有患者前来咨询或就诊,说自己常常颈肩酸痛,头晕眼花。特别是很多常年静坐的办公室人士,称肩颈部连带整个上臂酸痛,且长期的操作电脑,或伏案工作使得自己时有大脑缺氧之感。也有老年人抱怨儿女不孝顺,自己常有心中憋闷、头脑犯晕的现象。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肺部多层螺旋CT(MSCT)体素指数(VI)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空气潴留定性、定量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3例拟行胸部HRCT受检者行MSCT-DPVI,检查后1周内行肺功能测试。图像经后处理,分别设定呼吸双相的阈值,得到相应VI,各VI与PFT指标FEV1(%)、FEV1/FVC作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并通过ROC曲线找出界值。结果所有VI与FEV1/FVC和FEV1(%)均具显著相关性(P〈0.01)。与FEV1/FVC相关性最大的是呼气相VI-810(r=0.606,P〈0.01),其诊断界值是40%。与FEV1(%)相关性最大的是呼气相VI-790(r=0.661,P〈0.01)。结论MSCT呼气相VI-810和呼气相VI-790可分别作为评估COPD空气潴留的定性指标和半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86.
目的阿仑膦酸钠是临床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本实验观察阿仑膦酸钠不同给药方案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本实验为开放、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纳入西安两社区绝经后妇女共80名,年龄49~79岁,绝经年限3~31年。实验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低剂量组为每两周口服阿仑膦酸钠一次,每次70mg,疗程18个月。常规剂量组为每周口服阿仑膦酸钠一次,每次70mg,疗程18个月。两组同时每日服用钙尔奇D3600mg。实验主要观察指标为:第二腰椎到第四腰椎(L2-L4)、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骨密度值变化,血液指标(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肝肾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肌酐),不良反应及新发骨折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密度测定:每组患者治疗18个月后L2-L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股骨干的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L2-L4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股骨干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给药方案相比增加骨密度效果相似。②两组患者血液指标及肝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显示两种用药方法均安全可靠。③不良反应主要为上腹部不适,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④两组患者均无新发骨折病例。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安全有效,低剂量用药方案与常规剂量用药方案相比增加骨密度效果和药物安全性相似,用药更加简单方便,不良反应更小,经济效益更高,是临床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87.
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以微量血液外漏为特征。CMBs多无明确相关症状和神经系统体征,脑干CMBs可表现饮水呛咳及软腭上抬乏力,且常规头颅CT和MRI检测对其不敏感,故较少引起临床医师重视。近年来,  相似文献   
88.
89.
"以痛为腧"按揉法对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索“以痛为腧”按揉法的镇痛作用及其机理 ,采用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干的方法制作神经痛大鼠模型 ,从术后第 7天开始在神经结扎处以按揉法治疗 ,每天 1次 ,共 2 1d。并以光热测痛法测定大鼠的痛敏分数 ;2 1d后采用放免法测定其血 β 内啡肽含量。结果 :单次治疗 2 0min后 ,大鼠痛敏分数显著下降 ,并可持续 90min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多次推拿次日测痛显示 ,随着推拿次数的增加 ,大鼠痛敏分数绝对值逐渐减小 ,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另外 ,血浆 β 内啡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以痛为腧”按揉法治疗 ,具有较明显的即刻镇痛和疗程镇痛的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其能提高 β 内啡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对穿孔与非穿孔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11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患者的CT资料进行分析.116例中,45例并发阑尾穿孔(穿孔组),71例未发生穿孔(非穿孔组).结果:阑尾脓肿、蜂窝织炎、阑尾腔外积气和腔外结石4种征象对诊断阑尾穿孔的敏感度分别为42.2%、51.1%、15.6%和8.9%,特异度除蜂窝织炎为94.4%外,其余均为100%.CT诊断阑尾炎穿孔总的敏感度93.3%,特异度94.4%,诊断符合率为94%.此外,穿孔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和阑尾横径均大于非穿孔组者.结论:仔细观察有无阑尾脓肿、蜂窝织炎、腔外积气、腔外结石等征象,对判断阑尾炎及是否并发穿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