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0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79篇
医药卫生   293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摘要:目的 探讨circ_0000745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3年3月 ~2016年7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的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65例,采用实时定量 PCR(q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组 织、癌旁组织中circ_0000745与 miR-296-5p表达,分析circ_0000745与 miR-296-5p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将人结直肠癌细胞 HCT-116分为si-NC组、si-circ_0000745组、miR-NC组、miR-296-5p过表达组、si-circ_0000745+anti-miR-NC组、si-circ_0000745+anti-miR-296-5p组;采用 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 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及侵袭;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00745与 miR-296-5p的靶向关系;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结直肠癌组 织中circ_0000745的表达升高(P<0.05),miR-296-5p的表达降低(P<0.05);随访5年,65例患者中死亡9例,存活56 例,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的circ_0000745明显增高(P<0.05),miR-296-5p明显降低(P<0.05)。与 HT-29细胞 相比,HCT-116细胞的circ_0000745mRNA 表达升高(P<0.05),miR-296-5p的表达降低(P<0.05),选择 HCT-116细 胞进行下一步研究。与si-NC组比较,si-circ_0000745组细胞存活率、MMP-2、MMP-9蛋白、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 袭细胞数减少(均P<0.05);circ_0000745可靶向调控 miR-296-5p的表达;与 miR-NC组比较,miR-296-5p过表达组细 胞存活率、MMP-2、MMP-9蛋白、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减少(均 P<0.05);与si-circ_0000745+anti-miRNC组比较,si-circ_0000745+anti-miR-296-5p组细胞存活率、MMP-2、MMP-9蛋白水平、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 细胞数增多(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circ_0000745呈高表达,miR-296-5p呈低表达,高表达circ_0000745 及低表达 miR-296-5p可用于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circ_0000745通过靶向 miR-296-5p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转 移,沉默circ_0000745可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2.
对于眼球萎缩的患者安装义眼 ,常规须行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术植入义眼座后 ,再配戴义眼片。但患者往往都不愿意接受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术 ,为此作者对近两年眼球萎缩静止无改变的眼球萎缩者行保留萎缩的眼球直接义眼片安装或行角膜上皮剥脱球结膜包盖术后义眼片安装法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中男性 11例 ,女性 7例 ,平均年龄 31.5 (48~ 4 5 )岁 ,左眼 11例 ,右眼 7例 ;其中农民 7例 ,学生 4例 ,工人 3例 ,个体业主 3例 ,教师 1例 ;致病原因 :眼外伤 15例 ,其中刀、剪锐器伤 5例 ,…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经颅电刺激治疗对大鼠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神经微丝蛋白 (NFP 2 0 0 )表达及脑可塑性物质基础的影响机制。方法 SD成年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后 ,经颅电刺激大鼠双眼脑间到人字缝处相应的双侧感觉运动区 ,以横木行走试验 (BWT)评价大鼠的精细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免疫组化法观察各时段缺血性半影区神经元轴突变化及NFP 2 0 0的表达。结果 经颅电刺激治疗的大鼠 ,运动功能的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 <0 .0 1)。治疗组第 1个疗程末缺血性半影区NFP 2 0 0阳性神经轴突的形态学变化及表达与对照组相似 (P >0 .0 5 ) ,从 2~ 6个疗程缺血性半影区阳性纤维的表达均较对照组高 (P <0 .0 5 )。结论 经颅电刺激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瘫痪肢体运动功能 ,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经颅电刺激直接兴奋大脑皮质的运动中枢 ,形成神经冲动 ,引起相应大脑皮质神经元发生可塑性变化 ,促进中枢神经轴突发芽及形成新的神经联系 ,从而使兴奋从大脑皮质传导到骨骼肌乃至整个运动系统。  相似文献   
104.
采用高频探头(7.5MHz)对12例限局性硬度病皮损超声观察并与正常皮肤比较,前者皮肤全层平均厚3.6±0.4mm,真皮层2.9±0.4mm;后者全层厚2.0±0.4mm,真皮层1.4±0.4mm。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4例硬皮病皮损还进行了显微镜下测量并与超声测量结果比较。认为超声检查硬度病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汤治疗甲状腺结节(TN) 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的影响。方法:将106 例TN 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3 例。对照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瘿散结汤治疗。比较2 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抗体、结节平均直径,并比较2 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8.68%,高于对照组71.7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POAb、TGAb 水平均降低(P<0.05),结节平均直径减小(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POAb、TGAb 水平均较低(P<0.05),结节平均直径较小(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低于对照组22.64%(P<0.05)。结论:消瘿散结汤治疗TN 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结节进展,降低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西药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6.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9岁,5年前因右前臂中段背侧肿块在外院行右前臂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显示右前臂神经纤维瘤。患者5年来未行任何治疗,近1年来右前臂中段背侧原手术切口再现肿块,患者诉该肿块早期活动度良好,未予以重视。近2个月以来肿块明显增大,遂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我院拟“肿瘤术后复发?”收住院。  相似文献   
107.
红外线照射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立荣  朱学凤  邵书琴 《护理研究》2005,19(10):908-909
压疮常发生于病情较重且长时间卧床的病人。Ⅲ期压疮由于表皮水疱破溃 ,如不及时控制 ,将发展为组织坏死。临床上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 ,但无特效方法。为了探讨红外线照射、碘伏涂擦、凡士林油纱敷盖治疗Ⅲ期压疮的效果 ,于 2 0 0 3年 5月—2 0 0 4年 5月用红外线照射、碘伏涂擦、凡士林油纱敷盖治疗Ⅲ期压疮 3 0例 (4 9处 ) ,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病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 3 1例 ,女 2 9例 ;年龄 40岁~ 68岁 ,平均 5 4.0岁。 60例病人入院时均带有Ⅲ期压疮。压疮部位 :骶尾部 3 0处 ,两侧髋部 5 0…  相似文献   
108.
压疮常发生于病情较重且长时间卧床的病人.Ⅲ期压疮由于表皮水疱破溃,如不及时控制,将发展为组织坏死.临床上治疗压疮的方法很多,但无特效方法.为了探讨红外线照射、碘伏涂擦、凡士林油纱敷盖治疗Ⅲ期压疮的效果,于2003年5月-2004年5月用红外线照射、碘伏涂擦、凡士林油纱敷盖治疗Ⅲ期压疮30例(49处),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电针配伍穴位对急性脊髓损伤(SCI)后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脊髓神经元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变化,探讨电针促进大鼠运动功能恢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0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6只(Sham组)、模型组36只(SCI组)和电针组36只(SCI+EA组)。以T10为中心,用HI—0400脊髓打击器构建大鼠SCI模型;Sham组只去除椎板,不损伤脊髓。SCI+EA组术后1d开始电针干预,穴位配伍为大椎、至阳、命门、夹脊、足三里、三阴交,每日一次,每次30min,干预28d。于损伤后1d、3d、7d、14d、21d、28d 6个时间点,采用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节段组织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HIF-1α、VEGF蛋白定位及表达变化。结果:(1)BBB运动功能评分SCI+EA组14d后明显升高,与SCI组比较有差异(P<0.05);(2)HE染色Sham组脊髓结构完整,神经元形态清晰。SCI组3d有打击空洞,出血。7d、14d可见坏死神经元,...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具备在基层开展药学服务的能力.方法 分析现有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基层药学服务的基本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药学教育沿袭“化学—药学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化学知识丰富,生物医学知识贫乏,与药学服务工作相关的能力比较薄弱.结论 通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的改革,强化医学类课程教学,加强专业课程的优化整合,注重交叉学科课程的开设,新增人文学科知识,践行情景式的实验教学,探索“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基本满足在基层开展药学服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