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目的:评价595 nm PDL与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儿尿布区溃疡性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针对尿布区域溃疡性血管瘤患者,溃疡创面采用PDL治疗,光斑直径7 mm,脉宽1.5 ms,能量密度7~9 J/cm2,每周重复治疗1次。非溃疡部分采用PDL和1064 nm Nd:YAG激光模式联合治疗。激光参数如下,PDL采用7 mm光斑,脉宽6 ms,能量密度12 J/cm2,Nd:YAG脉宽45 ms,能量密度30~40 J/cm2,每两周进行1次。结果:共治疗32例患者,溃疡面治疗1周后,有9例患者开始愈合,治疗2周后进行随访,有28例患者溃疡面逐渐愈合。非溃疡处皮损经2~6次治疗后,29例患者皮疹消退60%以上。3例溃疡面较大者出现明显瘢痕。结论:595 nm PDL与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治疗婴儿尿布区溃疡性血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碘^131Ⅰ肝癌单抗片段HAbl8F(ab)2灌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6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固有动脉,并经导管注入^131Ⅰ肝癌单抗片段HAbl8F(ab)2,每公斤体重0.75mCi。结果 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后6、12、18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3.3%、58.3%、53.0%和444%。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未发生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131Ⅰ肝癌单抗片段HAbl8F(ab),经导管肝固有动脉内注射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3.
黄中学  占钧瑜  吴仕华  曹蓉 《内科》2013,(2):181-182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医院内群体性感染性腹泻的原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粪便标本2份、肛拭子标本5份进行肠道致病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本次疫情流行9d,发病22例(住院病人15例,护工1例,清洁工1例,医务人员5例),罹患率23.91%。2份粪便标本、4份肛拭子标本检出G11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通过采取隔离治疗感染病例、消毒环境及物品、对医务人员及病人卫生宣教等综合措施,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结论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泻事件,密切接触是本起疫情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行多次剖宫产时最佳切口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阿尔及利亚赛义达省妇产医院施行多次剖宫产的5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1cm为等差,根据瘢痕子宫手术切口位置分成4组.136例子宫下段原瘢痕处进入宫腔为A组;135例高于瘢痕1cm处进入宫腔为B组;137例高于瘢痕2cm处进入宫腔为C组;135例高于瘢痕3 cm处进入宫腔为D组.对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新生儿评分、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组与其它各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均P=0.000<0.01.与A组在并发症方面比较,P=0.001<0.05.新生儿评分与A组比较,P=0.014<0.05,与D组比较,P=0.002<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次剖宫产子宫切口一般应选择位于子宫下段原切口瘢痕上2cm进入宫腔为宜.  相似文献   
55.
56.
我国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危害已不容忽视。在千头万绪的灾后防疫工作状态下,探索出一套在第一时间对灾区公共卫生状况和需求的准确判断和快速评估的方法,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是实现灾后无大疫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灾害后快速卫生学评估的研究现况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更规范化地实施快速卫生学评估、更有效地救灾防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效率的作用。 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与实验组(n=15)。对照组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每日2次,每次30 min,每周6 d,连续训练2周)和假性全身振动治疗(每日1次,每次共14 min,每周6 d,连续治疗2周);实验组在接受常规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全身振动训练(振动训练频率10 Hz,振幅4 mm,每日1次,每次共14 min,每周6 d,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受试者进行平衡功能评估(前后和左右偏移能力、患侧单腿站立时间)和步行效率评估(10 m步行试验、3 m坐站试验)。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前后偏移能力和左右偏移能力、患侧单腿站立时间、10 m步行试验结果、3 m坐站试验结果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改善幅度即左右偏移能力差值为(0.94±0.56)°,患侧单腿站立时间差值为(2.51±1.31)s,10 m步行时间差值为(-2.76±1.04)s,3 m坐站试验差值为(-3.58±1.90)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后偏移能力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全身振动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效率,且治疗效果较常规康复治疗更佳。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 评价体外留置导管经支气管动脉大剂量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  39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免疫化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进行经体外留置导管支气管动脉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3次。结果 大剂量灌注免疫化疗组和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 90 %和 6 3% ,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7.6个月和 10 .3个月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无脊髓动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体外留置导管行支气管动脉大剂量灌注免疫及化疗药物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条件下是安全、可行的 ,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应用新增"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工具对高危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知识、行为改变及血糖代谢指标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规律就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经踝肱指数测定筛选)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患者。实验组应用新增"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工具对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改变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多媒体幻灯形式。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效果及血糖代谢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改变(糖尿病足理论知识、合适的足部保护措施、识别高危因素能力、足部情况检查和处理能力)及血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掌握足部护理知识,促进其足部护理行为持续性改变,能更有效改善血糖代谢指标,从而避免糖尿病足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