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14例处于不同阶段化疗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核内NOR颗粒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化疗前,后Ag-NOR/核均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Ag-NOR/核均数下降的幅度与癌组织变程度有关,提示Ag-NOR技术可作为判断膀胱癌化疗效果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ode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Di LEP)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Di LEP的最初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全麻或腰麻,应用1 470 nm半导体激光系统,采取"三叶弧形推进法"进行前列腺剜除。手术由同一位具有丰富手术经验的主任医师进行。将3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分为A、B、C三组,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为其它术式,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有3例出现一过性尿失禁,无直肠和膀胱损伤。用前列腺体积除以手术时间计算剜除效率,3组的剜除效率分别为(0.68±0.16)、(0.89±0.14)、(0.91±0.12)m L/min,B、C两组较A组明显提高(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2 h血红蛋白下降值、保留尿管时间、并发症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 470 nm半导体激光具有良好的汽化切割和止血效果,具有丰富手术经验的医师经过约20例的手术实践可以熟练掌握1 470 nm Di LEP。  相似文献   
23.
24.
本院自1999年3月至2000年6月,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1例前列腺增生(包括合并前列腺癌)的患者进行检测。利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和频谱多普勒对其48例含结节的患者进行仔细观察,并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和/或手术。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正常对照组10例,平均年龄61.2岁。前列腺大小正常,回声均匀。131例前列腺增生者和前列腺癌的患者,平均年龄68.4岁,其中48例患者含前列腺结节,经前列腺穿刺活检和  相似文献   
25.
例1,53岁.因左在侧阴囊及下腹部疼痛不适1 d于2007年3月14日入院.查体:左侧精索未见异常,睾丸大小正常,质韧,上极有明显触痛;附睾略增大,右侧睾丸附睾末见异常.  相似文献   
26.
膀胱平滑肌瘤为临床较为少见的泌尿系统良性肿瘤。至2007年12月本院已收治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6l岁。偶有左腰部胀痛5年余,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无血凝块,并再次出现左腰部胀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排尿困难;无发热。门诊B超检查显示:左肾重度积水。左肾结石,左输尿管结石,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28.
酷似膀胱肿瘤的嗜酸性膀胱炎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男,65岁.因渐进性排尿困难2年、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周于1991年1月12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直肠指诊:前列腺Ⅰ°增大,质中,表面光滑,中央沟浅平.实验室检查:尿常规RBCfH,WBC少许.尿糖阴性.尿培养为非发酵菌,菌落计数4.9万个/ml.B超示前列腺 3.3cm×5.3cm×3.1cm,轮廓清楚,边缘光整,实质部回声分布均匀,膀胱壁粗糙,后壁有杂乱小片状中等回声区.CT示膀胱充盈良好,壁增厚,后壁可见不规则的充盈缺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盐酸米托蒽醌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膀胱癌患于术后用米托蒽醌12mg进行膀胱灌注,并随访4~19个月。结果16例患中有2例复发(12.5%),5例患出现局部毒性反应,无全身毒性反应发生。结论米托蒽醌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较好的膀胱癌术后灌注药物。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倍增时间(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oubling time,PSADT)在前列腺癌患者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maximal androgen blockade,MAB)治疗后判断病情进展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MAB治疗的15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4~90岁,平均74岁.治疗前血PSA 2.6~ 275.0 μg/L,中位数为46.8 μg/L.Gleason评分≤6分、7分及≥8分者分别为44、67、40例,不详8例.临床分期T1NoM0、T2N0M0期共42例,T3N0M0期18例,T4N0M0、T0N1M0、T0N0M1期92例,不详7例.计算患者PSADT并进行生存率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PSADT对预后的影响,并分析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159例随访6~126个月,平均28个月.PSADT为0.5 ~21.0个月,中位数为5.7个月.其中PSADT≥6个月71例,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4%和47.6%;PSADT<6个月88例,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9.8%和30.6%,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证实PSADT是影响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相对危险度为2.646(P<0.05).PSADT≥6个月组中随访期间病情发生进展14例(19.7%),PSADT<6个月组为56例(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ADT能提示接受MAB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PSADT≥6个月患者的生存率高于PSADT<6个月患者.PSADT可用于预测前列腺癌患者接受MAB治疗后的疾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