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PEDF在胃癌组织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PEDF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2例人体胃癌组织标本中胃癌细胞内PEDF和VEGF的表达;标记CD34分子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上述胃癌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统计学分析上述分子标记物间的关系以及各分子标记物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所有的正常胃黏膜均有PEDF表达,胃癌组织PEDF表达率约43%,VEGF表达率约54%;与高分化胃癌相比,低分化胃癌组织PEDF表达率低(P〈0.05),MVD高(P〈0.05);PEDF低表达的胃癌细胞易侵犯浆膜(P〈0.05),易淋巴结转移(P〈0.01)和远处转移(P〈0.01);胃癌组织PEDF表达与MVD(P〈0.01)和VEGF(P〈0.01)表达呈负相关关系,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PEDF低表达和VEGF高表达可能是胃癌组织内微血管生成的分子基础。是促进胃癌细胞发生淋巴及血道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观察放疗后鼻咽癌(NPC)组织中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IAP)的表达,评估XIAP在NPC患者放疗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4例NPC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放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鼻咽部病理标本中XIAP蛋白表达,临床随访并分析其与放疗预后关系。结果:XIAP在NPC组织中总的阳性表达率为69.15%(65/94)。XIAP阳性表达率与p-TNM分期和肿瘤分化呈负相关(均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XIAP高表达、高p-TNM分期以及肿瘤低分化程度均与NPC患者存活率下降明显相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XIAP表达、p-TNM分期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NPC患者放疗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XIAP在放疗的NPC组织中高表达,XIAP表达、p-TNM分期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NPC患者放疗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内胆管囊腺癌的临床病理表现、诊治经验和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讨论。结果6例中肝左叶2例,肝右叶2例,肝尾状叶1例,肝门部1例,5例呈多房性。组织学类型为腺癌,其中4例尚存在囊腺瘤的背景。3例癌组织局限于囊壁内,其余3例向囊壁外肝组织内浸润,其中1例侵犯胰腺和2例伴有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检查显示5例肿瘤组织表达CA199。4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其中3例生存5年及以上,1例生存3年;另2例行囊壁大部分切除+内引流术,1例生存20月(至今),1例失随访。其中3例生存超过5年者,其肿瘤生长均局限于囊壁内。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癌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浸润至周围肝组织或其他脏器者预后较差,而局限于囊壁者预后相对较好。手术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乳腺癌组织中P53、Ki-67、C—erbB-2的表达,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P53、Ki-67、C—erbB-2三者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53、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66.7%、70.4%。P53、Ki-6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而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经Pearson相关分析,C—erbB-2与P5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63、0.71,P〈0.05);P53与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Ki-67、C—erbB-2和P53的阳性表达可以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评价指标,三者联合检测更加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实时术中远程数字病理会诊系统探索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实时术中远程数字病理会诊中的66例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方法:对66例疑难会诊病例的冰冻诊断、最后诊断、诊断符合情况、冰冻诊断时间、切片数字化图片质量、图片数量、图像大小、图像传输时间进行分析。结果:66例会诊病例包括明确诊断30例,倾向性诊断33例,延迟诊断3例。其中86.4%(57/66)提供了正确的诊断意见。报告所用时间平均63.6分钟,最短25分,最长157分钟。平均每例图片容量大小为851M,平均每张图片容量为653M,平均每例上传1.3张切片,每例上传到服务器的平均时间是175.7秒。结论:实时术中远程数字病理会诊是多个冰冻点的病理科开展疑难会诊的新形式,具有一定的优点,但需对其流程、适合病例等进行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与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 (Pigmentepithelium derivedfactor ,PEDF)是一种存在于正常组织中的可溶性糖蛋白。它具有营养和保护神经、抑制血管形成、促进肿瘤分化和凋亡等功能。PEDF是近年来国外研究较多的肿瘤生长和转移抑制因子之一 ,它的发现和其对肿瘤作用机制的阐明 ,对于人类恶性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对26例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病变主要位于下鼻甲、鼻中隔,表现为鼻黏膜糜烂、溃疡或结节状外生性肿物;组织病理学显示有血管浸润和坏死,不等量异形核淋巴细胞弥漫散布、增生。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不表达CD_(20)、CD_(79α)和CD_(68),表达CD_(45RO)、CD_(?)、CD_(43)、CD_(56),细胞毒蛋白抗原和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的寡核苷酸检测常阳性;主要采用局部放疗和化疗相结合进行治疗。结论原发性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变多位于下鼻甲、鼻中隔,具有独特的病理、免疫学特点,早期综合治疗进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淋巴组织良性病变和淋巴瘤中SHP-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组织良性病变和淋巴瘤的SHP-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111例不同类型淋巴瘤和27例淋巴组织良性病变。结果(1)SHP-1的正常表达部位在淋巴结和扁桃体生发中心的套区和边缘区及部分的滤泡间区,脾脏主要在边缘区及部分动脉周围淋巴鞘;在淋巴瘤中残留的淋巴组织和反应性成分也可表达;淋巴瘤的SHP-1蛋白表达比良性病变弱。(2)SHP-1在淋巴瘤中的阳性表达率(36·04%,40/111)远低于良性病变的阳性表达率(100%,27/27),包括霍奇金淋巴瘤(62·5%,5/8)、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37·68%,26/69)、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26·47%,9/34);不同亚型淋巴瘤表达上有差异,其阳性表达率分别是:黏膜相关淋巴瘤(12·5%,2/16),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0%(11/22),滤泡性淋巴瘤42·11%(8/19),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中有80%(4/5),NK/T细胞淋巴瘤16·67%(1/6),前驱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4·29%(1/7),外周T细胞淋巴瘤0(0/7)。(3)滤泡性淋巴瘤的表达方式有:肿瘤性滤泡有阳性表达;肿瘤性滤泡无表达,滤泡周围也是阴性。结论(1)SHP-1在淋巴瘤鉴别诊断中有参考意义,尤其适合滤泡反应性增生的良性病变和滤泡性淋巴瘤的鉴别。(2)SHP-1蛋白的缺失与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重要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