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7篇
医药卫生   9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经验及其中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PBPV)治疗单纯肺动脉瓣狭窄 (PS)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自 1986年 3月至 2 0 0 1年 10月PBPV治疗PS 36 9例。年龄 11个月~ 5 0岁 ,平均 (10 7±9 7)岁。术前平均肺动脉 右心室收缩压差 (PPG) (89 6± 39 3)mmHg (1mmHg=0 133kPa)。 36 9例患者中、重度狭窄 311例 ,占 84 3%。使用双、单和Inoue球囊分别为 13、2 35及 12 1例。 2 2 0例心电图(ECG)示右心室肥厚。 14 9例 (40 4 % )术后平均 (2 4 8± 2 6 5 )个月经右心导管或 /和ECG、超声心动图 (Echo)、X线胸片随诊。结果  36 9例术后即刻PPG降至 10~ 14 0 (2 0 9± 2 3 9)mmHg,而跨瓣收缩压差仅 0~ 5 1(10 9± 7 7)mmHg。疗效总优良率 99 7% ,无重要并发症。 14 9例随诊中PPG进一步降低 ,85例ECG右心室肥厚术后转为正常 ,无一例发生再狭窄。结论 PBPV疗效优良 ,应为PS首选治疗方法 ,其中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892.
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引起血管急性闭塞.另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但此原因较少见,直接观察到的病例则更少,本文介绍了一例因冠状动脉广泛严重持续痉挛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893.
目的 将胃肠道癌胚抗原(CEA)特异性单链抗体基因与人T细胞CD3ξ胞内区、跨膜区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表达相应的融合分子,以期制备消化道肿瘤靶向性杀伤T细胞。方法 应用PCR法扩增抗CEA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基因;用RT-PCR法从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扩增出CD3ξ胞内区、跨膜区基因;将单链抗体插入CD3ξ基因序列的上游,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scFv-CD3ξ-pcDNA3.0并测序。结果 抗CEA scFv cDNA片段为810bp,与已知的序列相符;CD3ξ胞内区、跨膜区的cD-NA片段为438bp,与基因库公布的序列一致。重组的表达载体经酶切琼脂糖电泳及测序加以证实。结论 成功制备了具有抗肿瘤相关抗原CEA靶向性及CD3ξ胞内区、跨膜区信号转导功能的重组分子,为制备消化道肿瘤靶向性嵌合锚定T细胞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94.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以提供最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将会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有助于真正恢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血流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目前国际上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以阿昔单抗居多,而替罗非班在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少见,其应用价值尚不肯定。现将专门对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5.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cypherTM)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 2 0 0 2年 11月至 2 0 0 4年 2月的STEMI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两组 :药物洗脱支架组 ( 4 8例 )和普通支架组 ( 4 8例 ) ,所有患者均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治疗 ,一组置入cypherTM ,另一组置入普通支架。结果  96例患者急诊PCI治疗均获得成功。 4 8支梗死相关血管 (IRA)的 4 8处罪犯病变置入 4 9枚药物洗脱支架 ,另 4 8支IRA的 4 9处病变置入 4 9枚普通支架。未发生与介入治疗有关的并发症 ,其中 1例置入cypherTM 者术后出现脑梗死 ,于第 7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药物支架组和普通支架组相比较 ,PCI后造影结果和临床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随后对 95例病人进行了 1~ 9个月随访 (平均 4 5± 2 6个月 ) ,药物支架组患者未发生任何心血管事件 ,普通支架组有 2例发生心绞痛。结论 cypherTM 在STEMI急诊PCI中应用与普通支架一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6.
目的评价远端保护装置(DPD)AngioguardTM血栓捕获导丝在严重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中应用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7例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颈动脉造影提示存在严重颈动脉狭窄(>75%),在于预冠状动脉病变前后行CAS治疗,术中均应用AngioguardTM DPD.7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0.9±10.1)岁(46~72岁).4例有陈旧脑梗死史,1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结果2例患者于CAS前1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其余5例于CAS术后1~2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AngioguardTMDPD均顺利通过所有病变并回收,均成功置入支架,技术成功率100%.干预单侧颈动脉4例,其余3例同时干预双侧病变.3例双侧病变者于球囊扩张或支架释放过程中出现短暂窦缓、窦停,伴血压下降,经对症处理后恢复.围术期无新发脑血管意外及其他严重并发症.2例PCI和5例CABG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在严重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CAS中应用AngioguardTMDPD行远端保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97.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60例,均为Allen试验阴性患者,随机分为肱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曝光时间、术后压迫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股动脉组比较,肱动脉组术后平均压迫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患者无需卧床。而两组在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曝光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Allen试验阴性不能经桡动脉穿刺的患者,包括桡动脉痉挛或闭塞的患者,经肱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可靠的替代方法,避免了股动脉穿刺后长时间卧床。  相似文献   
898.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消化性溃疡(PU)活动(A)期与瘢痕(S)期的变化。方法PU123例,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A期53例和S期12例;Hp阴性(-)A期20例和S期38例;健康对照组30例。全部参试者均测定血清CRP、TNF-α和电子胃镜检查。结果PU无论是Hp(+)和Hp(-)的A期与S期,CRP、TNF-α值均高于对照组,且除Hp(-)S期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它各组与之比较P均〈0.05;组间比较除Hp(+)S期与却(+)A期比较,Hp(+)S期与Hp(-)A期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CRP、TNF-α水平升高,可反映疾病处于炎症活动期;CRP与TNF-α的测定可作为判断消化性溃疡病变程度及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99.
目的:探讨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缺氧缺糖再灌注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SH-HY5Y损伤的保护机制,以及其对e NOs介导的Beclin-1依赖的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缺氧缺糖再灌注诱导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胶质瘤细胞SH-HY5Y构建糖氧剥离+复糖复氧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银杏蜜环口服溶液(5.15 mg/m L、2.575 mg/m L和1.545 mg/m L)及有效组分进行干预,通过观察细胞培养上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浓度和自噬通路的活化,并采用PI/Annexin V双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率,探讨银杏蜜环有效成份的脑保护机制。结果:银杏蜜环口服溶液5.15 mg/m L、2.575 mg/m L和1.545 mg/m L3个剂量组均可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清液TNF-α、IL-1β和IL-6含量,银杏蜜环口服溶液2.575 mg/m L和1.545 mg/m L可抑制Caspase3、LC3II和Beclin-1表达。同时,银杏蜜环口服溶液2.575 mg/m L明显促进e NOs的磷酸化。其中对L-1β和IL-6的作用明显优于银杏叶提取物和天麻蜜环菌。银杏蜜环口服溶液2.575 mg/m L和1.545 mg/m L还可降低SH-SY5Y细胞的凋亡率(Annexin V+/PI-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通过促进一氧化氮合酶e NOs的磷酸化来抑制缺糖缺氧再灌引发的细胞凋亡和自噬。  相似文献   
900.
目的:观察丙肝宁颗粒对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肝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小鼠尾ivBCG2.5mg/只,对照组给予等量NS。给药自造模之日开始,每日1次,持续10d,末次给药后再次尾ivLPS10μg/只进行攻击,16h后小鼠眶后静脉取血,进行指标检测。结果:丙肝宁1.25,2.5,5.0g/kg3个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BCG和LPS诱导的小鼠肝、脾指数及血清ALT、AST水平的升高,抑制ConA,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和T细胞亚群CDa^+4/CD^ 8 比值升高,阻止小鼠肝脏病变的发生,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丙肝宁颗粒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可调节免疫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