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苏州市人发铜、锌、锰、铁、镍正常值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微量元素的医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确定人体组织和体液中的正常浓度。人体元素的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各地的元素水平差异较大。为了解本地区的微量元素正常值范围,并为研究苏州市人群微量元素缺乏症提供依据,我们对市区人发中必需微量元素Cu、Zn、Mn、Fe、Ni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2.
23.
24.
为探讨甲状腺再手术指征、危险性及其相关因素,作者对297例甲状腺再手术患者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再手术主要原因是术前对肿块性质缺乏准确诊断,仅行局部切除,术后病检证实为恶性(142例);其次为良性肿瘤术后复发(96例);142例疑癌残留患者中,再手术病检阳性116例(81.7%);良性肿瘤术后较长时间(>10年),患侧出现肿块及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术后出现肿块,再手术恶变率分别为61.6%(16/26)和75%(3/4);本组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11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5例,胸导管及食道损伤各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42例.提示甲状腺再手术适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疾病,因其较高的术后并发症的存在,首次手术时应考虑周全,尽量设法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25.
三带喙库蚊是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我国最重要的蚊种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为了开展媒介昆虫的防制研究,于1973年在我国首次饲养繁殖成功。通过实验观察,该蚊种的生长发育、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为65~75%,并进行充分的自然光照;为保持水体的清洁,每周换2~3次水。幼虫饲料为1:1的羊肝粉十馒头粉;成蚊喂以1%的蔗糖水。为提供血源,每周喂小白鼠血一次。从交配、吸血、产卵、孵化直至羽化为成蚊,在10~11天内即可繁殖一个周期。该蚊种的建立,将会对乙脑媒介生态学及其控制方面的研究提供大量虫源。  相似文献   
26.
Asablood activatingChinesedrug ,ligustrazinecanimprovethemicroenvironmentofbonemarrow ,increasetheadherentfunctionofstromalcellsandpromotethegrowthofhematopoieticcells[1] .Toin terprettherolesthatligustrazineplaysinbonemar rowhematopoieticreconstitutionan…  相似文献   
27.
甲状腺癌的发生与放射线接触关系肯定,有否遗传关系及其遗传方式,尚无定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家系5例甲状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占家系中有血缘关系女性的62.5%(5/8)。且发病年龄接近,病理类型相同,均为乳头型腺癌。现报告如下: 先证者:女21岁,因发现颈部包块7~+年,肿块渐增大3~+年,加重伴吞咽梗噎感3月于1994年11月入院。 查体:一般可,无突眼,双侧甲状腺Ⅳ肿大,质地中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告一种实用、快速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次检测人发中5种微量元素,其回收率与精密度均较高,并用国家一级标准参考物质——桃叶中铜、铁、锰的含量作对照测定。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plk-1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和意义,并初步了解PLK-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分布情况,通过抽取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良性增生者及正常人的骨髓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技术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lk-1mRNA和PLK-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PLK-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细胞plk-1在基因水平及蛋白质水平上表达均明显增高;荧光显微镜检查显示细胞分裂间期PLK-1蛋白较高浓度地、均匀地散在分布于急性白血病细胞内,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姊妹染色单体拉开至细胞两极时PLK-1蛋白主要分布在姊妹染色单体之间。而正常骨髓细胞和良性增生骨髓细胞plk-1在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几乎均不表达。结论:PLK-1蛋白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异常增殖可能起重要作用,其表达的高低与恶性程度有关。PLK-1蛋白或其基因有可能作为抗瘤药物新的靶点,并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疗效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0.
在正常情况下,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肝脏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各种凝血因子除钙离子及部分Ⅷ因子外,均在肝内合成。纤溶酶原、抗纤溶酶及抗凝血酶Ⅱ及Ⅲ也在肝内合成。肝病患者常伴有凝血障碍,其主要原因有:(1)凝血因子制造的减少,特别是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包括Ⅱ、Ⅶ、Ⅸ及Ⅹ因子)的减少。(2)凝血因子消耗的增加,最常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原发性纤溶。(3)重症肝病时产生异常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分子异常可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