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双主动脉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超声诊断共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的主动脉弓畸形发生情况以及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弓畸形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显示55例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患儿中16例患儿的降主动脉横断面位置明显右移,13例患儿可见升主动脉分叉,7例患儿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阳性诊断率72.7%,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阳性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双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在双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肋软骨影像学检查及其在肋软骨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部是较易受到损伤的部位,肋骨骨折在胸部钝伤的发生率为56%。肋软骨参与胸廓构成,是骨性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对肋软骨骨折一直未能进行有效的研究,在以往的影像学检查中未钙化的肋软骨被认为是无法显示的,因此在治疗肋软骨骨折和法医事故鉴定方面往往被忽略。而明确有无肋软骨骨折,能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司法案件的定性有着重要意义。在伤残鉴定中,肋软骨的骨折与否,是伤残定级的依据之一。本文就肋软骨影像学检查与成像技术及其在肋软骨损伤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64层螺旋CT心轴位像测评先心病主动脉骑跨程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估64层螺旋CT心轴位像对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骑跨程度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64层螺旋CT检查资料,其中男101例,女94例,年龄5个月~30岁,平均(7.9±7.5)岁,均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64 层螺旋CT机双期扫描和回顾性心电门控.前期123例采用体轴法测评骑跨率,后期72例用心轴位像法测评.所有19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 结果以术后诊断为标准,64层MSCT的心轴位像法对主动脉骑跨程度测评的符合率为100%(72/72),优于体轴法符合率(94.31%,116/123). 结论 64层螺旋CT心轴位像对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骑跨程度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儿童重症创伤术后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CT表现国内尚未报道。近期笔者发现1例儿童ACS,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先天性主动脉-左室通道的影像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4例病人,男2例,年龄分别为2岁、2岁6月,女2例,年龄分别为3岁6月、5岁,经超声心动图和多层螺旋CTA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左室通道。结果:多层螺旋CTA诊断先天性主动脉-左室通道4例,其中Ⅲ型1例、Ⅱ型3例,2例于左冠窦、右冠窦间沿主动脉管壁见一通道,宽径约5~6 mm,相应主动脉壁轻度扩张(Ⅱ型);1例左冠窦与左室侧壁心肌内见一通道并开口于左室腔,宽径约5 mm,相应主动脉壁呈瘤样扩张(Ⅱ型);1例于右、无冠窦间与主动脉瓣下流出道间见异常通道,宽径约4.3 mm,合并膜周部瘤并凸向右室流出道(Ⅲ型)。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主动脉-左心室通道Ⅲ型1例、Ⅱ型3例,2例于于主动脉左、右冠瓣交界处见一通道走行至左室流出道,宽径约5~6 mm,合并主动脉瓣中度返流(Ⅱ型);1例左冠窦与左室侧壁基底段水平见一通道并开口于左室腔,宽径约5~6 mm,相应主动脉壁呈瘤样扩张(Ⅱ型);1例于右、无冠瓣环外侧见主动脉与左室间的双向血流通道,宽径约4.5 mm,通道间隔呈瘤样扩张并凸向右室流出道,且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返流(Ⅲ型)。1例拒绝手术,3例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见主动脉瓣与主动脉壁之间存在一裂隙样结构,并通向左心室腔,2例合并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同时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及异常管道封闭术,1例行异常通道单纯封闭术,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先天性主动脉-左室通道属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常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需早期诊断,尽早手术治疗,避免出现左心室重构与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特别是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在先天性主动脉憩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MSCT、超声心动图及X线平片诊断的12例主动脉憩室患者的影像学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为右位主动脉弓、1例左位主动脉弓,均有迷走锁骨下动脉并起始部瘤样扩张,呈憩室样改变(Kommerell憩室);1例为不完整主动脉双弓,左弓闭锁并食管后主动脉憩室;1例为导管憩室。超声心动图仅对4例患者作出降主动脉血流速度加快或右位主动脉弓的诊断。MSCT均能准确显示憩室的位置、形态以及有无其它合并症;其中8例患者胸部X线平片提示"双侧主动脉结"这一较为特异性的征象。超声心动图、X线平片和MSCT对主动脉憩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是0.0%;72.7%和100.0%。结论:MSCT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无创性诊断主动脉憩室的检查方法;同时也要重视X线平片的提示性诊断作用;联合超声检查对了解患者心脏瓣膜的结构、血流动力学现状有益。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急诊多层螺旋CT平扫对阑尾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急诊全腹CT平扫诊断为阑尾炎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病人CT资料(A组)和20例非阑尾炎病人的急诊全腹CT平扫资料(B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两组资料混合,由两名(A医师、B医师)从事CT诊断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高职称的医师在不知临床及手术结果的前提下分别盲法阅片,将两人的诊断结果以Kappa方式评价其一致性.以25例手术后阑尾炎病人为标准,分别计算两人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以A组病例为标准,A医师和B医师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值>0.75).A医师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2%、100%和95.5%;B医师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100%和93.3%.结论 急诊多层螺旋CT平扫对阑尾炎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单纯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提高对单纯腰椎峡部裂CT征象的认识,减少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单纯腰椎峡部裂在侧定位像、横断位图像、椎弓反角度扫描或多平面重组(MPR)的CT表现。结果腰椎侧定位显示峡部裂隙56.8%,有可疑征象的37.8%,有异常征象的共计94.6%。横断位图像“环裂征”显示率约25.6%,椎弓反角度扫描或多平面重组图像“环裂征”显示率为100%。峡部裂的各种间接征象中,上关节突前上方小骨块影显示率约占50.0%;轻度假性椎间盘膨出约占38.0%;病变椎体下位小关节或椎间盘有较其他节段明显的退行性变,分别占13.4%和9.8%;螺旋扫描横断位图像椎管变形及椎板增厚约占17.6%。结论常规椎间盘横断位图像峡部裂隙容易被遗漏或误认为椎小关节,注意观察侧定位像和横断位的间接征象,发现可疑征象时加做椎弓反角度扫描或多平面重组图像,可有效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中脑膨出形成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0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标准,恢复良好20例,中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5例.结论:结合临床和CT扫描可判定术中脑膨出的可能性,对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0.
读片窗     
读片窗彭志远,周燕发,吴人亮患者男性,66岁。长期从事地质勘探工作,有鸟禽、畜类排泄物接触史。因间断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半年,右侧胸痛1月,于1993年4月收住院治疗。体检:体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仅右侧肺呼吸音稍低。实验室常规检查,未见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