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整形科手术因为专科的特点,涉及全身各个部位,很多时候都是同时进行多个部位的手术,皮肤表面暴露的范围较大,经常需要铺置多个无菌区域。传统的铺巾方法一直采用180cm×80cm中单、90cm×80cm小单层层叠加,操作步骤繁琐,易滑脱[1]等。为了严格达到无菌操作要求,简化铺巾程序,曾经使用传统的剖腹单,虽然可以满足以上要求,但因为头面部手术时,术中多数需要转动头部,气管插管管道被覆盖于大单下面不利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对肾动脉的显示能力,研究肾动脉的三维影像学解剖.方法:对106例无肾相关疾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检查,薄层获得原始图像,后处理使用容积再现(VR)、3D最大密度投影(3D-MIP)、薄层滑块最大密度投影(STS-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分析肾动脉的空间解剖特征,比较不同重建技术对肾动脉的显示,特别是变异血管的显示.结果:106例均能清晰显示肾动脉的位置、起源、走向、分支及变异情况.共检出血管正常患者53例,左侧副肾动脉共21例,右侧副肾动脉16例,双侧副肾动脉9例,肾动脉过早分支7例.结论:256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能很好地显示肾动脉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单纯腰椎平片漏诊完全型骶椎腰化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单纯腰椎平片难以鉴别腰椎骶化(sacralization,SZ)与骶椎腰化(lumbarization,LZ),但不会漏诊腰骶移行椎(lumbosacral transitional vertebrae,LSTV).1984年Castellvi依据腰椎平片将LSTV分为Ⅳ类,现临床仍广泛采用~([1]).  相似文献   
54.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男性,3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不适,异物感明显,自觉吞咽困难,伴憋气,颈部活动时有不适感,自己未扪及明显肿物,无压痛。查体:颈软,活动如常,气管居中,未见异常血管搏动,未见颈静脉充盈;颈部左下可触及一囊实性肿物,约5cm×4cm大小,边界不清楚,质软,无压痛,不随吞咽上下移动,不随伸舌而活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及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对鼻咽血管纤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证实的鼻咽血管纤维瘤36例,分析CT、MRI及DSA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符合率。结果: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典型CT和MRI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肿块,大部分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翼腭窝的扩大增宽,上颌窦后壁受压前移、塑形,但后壁骨质无破坏是其特征性表现,周围骨质的压迫塑形或吸收破坏,增强呈明显强化;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达到94.4%和88.9%,DSA检查则可以了解病变的血供来源并可行术前超选择动脉内栓塞。结论:三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对本病术前的定性、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等作出明确判断。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在茎突综合征(SP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诊茎突综合征54例,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影像重建,重点观测茎突的长度及角度,以及是否存在分节型茎突和茎突舌骨韧带骨化问题。结果:共检出茎突长度2.5~3.0cm23侧,〉3.0cm18侧;茎突向内和(或)向前偏斜角〉25°38侧;分节型茎突8侧;茎突舌骨韧带骨化6侧。结论:螺旋CT重建技术可作为临床诊断SPS的常用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7.
泌尿系因包括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等较多器官,所以相应病变种类也就较多,而输尿管和膀胱又属于管道、空腔脏器,行程较长,范围较广,仅靠常规CT检查难以完全满足临床需要.而16排螺旋CT在常规扫描检查的基础上,能利用工作站强大的计算机及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对原始数据进行再整理与处理.从而得到真正能满足临床手术需要的优质图像.本组对121例泌尿系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人体测量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手柄设计的方法。对12名志愿者进行了30项手部参数测量,并确定了8项与手柄参数化设计相关的手部参数。通过分层聚类分析将手部参数数据分为大小不同的三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将对应手部参数的志愿者分为相应的A、B和C三组进行人因评价实验。根据确定的各组器械手柄设计中的8项关键尺寸,通过对手部三维曲面重建模型的分析及优化,设计并加工完成了三款尺寸不同的腹腔镜器械手柄Ⅰ号、Ⅱ号和Ⅲ号原型。通过对比志愿者在使用设计原型与参照器械进行模拟腹腔镜训练任务过程中的指浅屈肌电的MVE%值、手腕和食指近指关节活动T%值、手部与器械手柄各接触点压力平均值F1、F2、F3,完成手柄的人因设计评价。实验数据表明,相比于参照器械,受试者在使用相对应器械设计原型时, 肌电MVE%值、手腕关节活动T%值、手部和器械手柄接触各点压力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设计原型在整体上略优于参照器械,可能更加符合中国医生的手部需求,基本达到设计的目标。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65岁。于半年前右大腿扭伤后出现疼痛,活动后加重,波及右股部。查体:右大腿可触及包块,有压痛,右股骨长轴扣痛明显,无红肿。X线平片:右股骨上段小转子附近可见大小约1cm×25cm的不规则透光区,相邻内收肌群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未见骨膜反应。CT平扫:右股骨上段前内侧可见约6cm×8cm×10cm的软组织肿块,CT值54~61Hu,内部可见一小点状骨样密度灶。股骨前内侧呈偏心性不规则骨质破坏,破坏区占股骨约1/3横截面积。病变边界清楚,并侵及骨髓腔(图1)。MRI平扫:右股骨上段见一巨大软  图1 CT扫描:骨质破坏呈偏心性…  相似文献   
60.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 37例肺癌患者采用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引导下经皮穿刺氩氦靶向治疗 2 78次 ,治疗病灶 30 7个。术中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等的变化 ;术后 5~ 10min再次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扫描 ,以观察冰球大小及有无气胸等并发症。术后不同时间分别复查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扫描、正电子发射扫描及经皮肺穿刺活检等 ,动态观察肿瘤的变化。结果  12 4个病灶肺内肿块直径≤ 4cm者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96 7% ,显效率可达 97 1% ;183个病灶肿块直径 >4cm者冰球覆盖肿瘤面积达 79 6 % ,显效率达 6 0 7% ,表明氩氦靶向治疗肺癌的局部疗效主要取决于肿块的大小。手术过程较安全 ,仅有约 2 5 9%的患者有一过性轻度血压升高 ,无 1例术中死亡 ;术后并发症较少 ,仅38 1%患者少量咯血 ,35 3%发热 ,2 9 1%气胸和 6 1%胸腔积液等。术后 1周左右肿瘤增大 ,约 3/ 4可见空洞形成 ,正电子发射扫描亦显示肿瘤中央呈环状改变。术后 1月左右瘤体变小 ,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达6 4 % ,空洞减少 (占 38% ) ,正电子发射扫描显示瘤体异常放射性聚集减少 ,靶 /本比值降低。 3月左右 ,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达 6 1.4 % ,空洞更趋减少 (仅 2 1% )。 6~ 12月部分缓解 +完全缓解仍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