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6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报道内镜(METRx)辅助下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中央椎管和侧隐窝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 方法 透视下经单侧置入18 min的METRx工作通道,术中通过调整METRx工作通道和内窥镜角度,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中央椎管和侧隐窝减压,从而可保留棘上、棘间韧带和对侧的骨性椎板,以及不影响对侧软组织,临床治疗56例. 结果 单节段METRx操作时间平均94 min.平均失血量为65 ml,双节段操作时间平均135 min,平均失血量为90 ml.平均卧床时间6.5 d.平均腰痛VAS指数从术前6.5降到术后平均3.1.平均腿痛VAS指数从术前7.2降到术后平均2.2,Oswestry功能指数(ODI)也从术前的平均46.8降到术后平均24.6,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kai分级评定手术的优良率为84%. 结论 内窥镜(METRx)辅助下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椎管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不但手术创伤小,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分析Ribbed解剖型股骨柄假体植入并发股骨近段骨折的原因,探讨股骨髓腔解剖因素在股骨近段骨折中的重要影响.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采用德国Link公司解剖型股骨柄假体Ribbed柄对213例(254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213例患者的髓腔形态归纳分析,随访时间最短的1年,最长的5年,平均3....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体外培养体系,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进行单层培养,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甲苯胺蓝、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结果成功进行细胞单层培养,细胞形态为圆形或多角形;原代细胞生长较慢,第一代细胞生长加快;细胞具有甲苯胺蓝异染性;有I、Ⅱ型胶原的阳性表达。结论成功培养兔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表型鉴定符合纤维环细胞特征,能够为组织工程椎间盘纤维环的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4.
骨科对解剖学要求很高,手术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手术视野的显露,而手术视野的显露又基于对骨科局部解剖学的掌握程度。近十年来,骨科微创手术蓬勃发展,特别是微创脊柱外科和关节镜外科发展迅速,创伤越来越小,手术切口仅2cm左右,手术视野均在腔镜下,和传统手术差别很大,这给临床实习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学生有时很难理解手术通道的一些解剖学知识。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些特殊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5.
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治疗胸腰椎C型旋转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胸腰椎C型旋转骨折脱位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8月收治胸腰椎AO分型C型旋转骨折脱位患者10例,均为青年男性,伤椎累及T10~L3.AO分类C1型7例,C3型3例,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全部为A级.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术后随访神经功能恢复和植骨愈合.结果 10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平均 520 mL.术后X线片显示脊柱复位良好,植骨位置良好.随访12个月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4例ASIA分级A级恢复到B级,6例无恢复.结论 后路切开复位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能从单一入路能同时完成胸腰椎C型旋转骨折脱位的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内窥镜(METRx)下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和/或腰椎滑脱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2~69岁,平均47.9岁。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内窥镜手术系统行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40~330min,平均190min;出血量50~300ml,平均110ml;术后住院时间7~18d,平均10.5d。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3%。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8例患者获得6~32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16例患者椎间骨性融合,2例骨性椎间融合尚不完全。根据Nakai分级,优11例(61.1%),良5例(27.8%),可2例(11.1%)。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内窥镜下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具有手术切口小、腰骶肌肉剥离范围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操作难度较高,需要特殊设备和工具,术中医患所受辐射量较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内窥镜下经X—Tube单侧小关节突切除、腰椎间植骨融合、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初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6月~2006年3月采用内窥镜下经X—Tube小关节突切除、腰椎间植骨融合的23例单侧和19例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期临床疗效评价。特别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优良率、并发症、植骨融合率、住院花费和椎间融合的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手术优良率、手术并发症、植骨融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和住院花费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有28例采用椎间Cage置入患者,无论是单侧或双侧内固定的椎间融合率均为100%,而14例采用单纯椎间植骨患者却有3例发生部分椎间植骨被吸收,融合率仅为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下经X—Tube单侧神经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微创外科术式,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不但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和治疗费用,而且也能取得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一样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显微内镜手术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16例接受显微内镜手术,平均年龄42.6岁(35~60岁).20例经开放手术,平均年龄45.5岁(30~64岁)显微内镜手术分别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经关节突入路和经横突间入路,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开放手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入路和经横突间入路,进行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显微内镜手术组平均随访8.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8min,平均术中失血68ml,平均住院日13.8d.开放手术组平均随访14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4min,平均术中失血95ml,平均住院日16.5d.显微内镜手术组手术后切口疼痛轻,镇痛治疗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随访结果,显微内镜手术组12例患者达优,3例良,1例可.开放手术组14例患者达优,4例良,2例可.结论:显微内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开放手术比较有相似的近期临床效果,但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能够尽可能维持腰椎稳定.  相似文献   
109.
心肌营养素 1(CT 1)是一种新的细胞因子 ,能够刺激体外新生大鼠心肌的生长[1,2 ] 。本实验旨在是观察重组CT 1对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存活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重组心肌营养素 1(rCT 1)为大肠杆菌表达及纯化而得到。采用PCR及T A克隆将huCT 1开放阅读框基因克隆到 pMD 18T载体上 ,再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2T huCT1。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 ,通过IPTG诱导 pGEX2T huCT1在DH5a大肠杆菌中表达 ,SDS PAGE分析表达量和可溶性蛋白比例。GST亲和柱纯化huCT 1融合蛋白 ,凝血酶酶切融合蛋白并纯化。2 .方…  相似文献   
110.
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技术的可行性、临床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 颈椎骨折脱位7例及颈椎间盘突出症16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3~64岁,平均41.5岁。在全麻下取右颈前偏外侧横切口(长1.6cm),通过工作通道,在电视监控下切除颈椎间盘,扩大椎间隙。颈椎骨折脱位者采用颈前路钛钢板固定5例、高分子聚合材料GBK颈椎Cage固定1例,螺纹状钛合金Cage固定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者采用颈前路钛钢板固定2例,高分子聚合材料GBK颈椎Cage固定12例,螺纹状钛合金Cage固定2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2.2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椎间骨融合率100%。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或全瘫患者疗效评估采用Frankel分级标准;2例全瘫者术后分级无变化;3例不全瘫者术前均为C级,术后半年随访时2例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E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分析采用Odom评估标准;优1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4%。结论 通过对椎间盘手术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可将其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短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