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急性胰腺炎(AP)的致病因素很多,但其发病机理还不十分清楚。近来一些学者发现胰管粘膜(PDM)在AP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出了胰管粘膜屏障(pancreatic ductal mucosal barrier,PDMB)的概念。本文就其其与AP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PDMB的概念、组织学特点及生理学意义 1966年,Elmslie等总结前人许多实验结果并设计一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生理压力下胆汁返流至胰管内不产生任何损害,仅在加压情况下注入胆汁方可诱发AP。  相似文献   
32.
应用静脉外肌拌形成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2例,术后浅静脉曲张治愈,色素沉着减轻,慢性溃疡愈合。并对浅静脉曲张病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3.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过程可酷似某些急腹症而致误诊。我院收治急性胰腺炎654例(1965~1983年)中,曾误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36例)、上消化道穿孔(25例)胆道蛔虫症(12例)、胃炎(6例)、急性阑尾炎(5例)、肠梗阻(3例)、其他13例,  相似文献   
34.
本文分析了116例克山病的X线表现,着重对心脏形态、大小、上腔静脉、心脏搏动、主动脉球、肺部改变等进行测量与分析。并对克山病的X线诊断及价值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5.
占人体总量1/10,000以下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及病理学意义,近20年来关于微量元素在感染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已有较多的研究,本文就这方面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6.
病人,男,58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4年"入院.查体:中上腹扪及直径13 cm肿物,有压痛.入院测定血清CA19-9值偏高达106 U/L.CT扫描示胰腺体尾部低密度影,约13 cm×5 cm,壁较厚;增强扫描示肿块边缘强化,其内壁不光整,有结节突入囊腔内.  相似文献   
37.
腹腔引流     
腹腔手术置放引流物是一项重要措施,颇有实用价值,多年来各家的看法尚不一致。本文综合这方面的资料作一介绍。腹腔引流可分治疗性和预防性;前者如脓腔或已局限的肠瘘引流,后者如胆汁、胰液等分泌物的引流。回顾以往Chassaignac(1859)是在应用纱布条引流的基础上,改用软的橡皮管引流,Kehrer(1882)首先创用“烟卷”式引流,Kellogg(1895)又采用双腔管引流。Heaton(1898)改用持续吸引代替  相似文献   
38.
60年代欧美国家学者们注意到肝硬变病人尸体剖检中的胆石症发现率较高。我院于1965年1月至1982年2月进行了各种胆道手术1171例,发现其中27例的胆囊和胆管胆色素结石并发于血吸虫病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变及不明原因肝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测定细胞内穿孔素(P+)及细胞表面怕的表达,探讨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和长期存活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22例口才外周血细胞毒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亚群穿孔素的表达。结果 排斥组淋巴细胞穿孔素的表达高于非排斥组,排瓜反应与CD4^+P^+下调和CD8^+P^+上调有关。冲击治疗可引起P^+T细胞亚群和CD56^+NK细胞的降低。CD4^+P^+及CD8^+P^+细胞的下调和CD56^+P上  相似文献   
40.
c-erbB-2DNA在乳癌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 c- erb B- 2在乳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流式细胞仪 DNA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70例乳癌 c- erb B- 2过度表达情况 ,同时行流式细胞仪 DNA检测。结果  c- erb B- 2过度表达率为 30 %(2 1∶ 70 ) ,其中浸润性癌中 36 .4% (2 0∶ 5 5 ) ,非浸润性癌中 6 .7% (1∶ 15 )。 c- erb B- 2与 ER、PR呈强负相关 (P<0 .0 0 1) ,与 DNA倍体呈正相关 (P=0 .0 2 1) ,与 SPF呈正相关 (P=0 .0 139) ,与年龄、淋巴结状态、肿瘤分期无明显相关性 ,与 PF间无明显相关 (P=0 .0 6 17)。结论  c- erb B- 2、DNA相关性研究阐释了乳癌的生物学特性 ,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