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31.
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95例糖尿病患者和95例健康体检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长期监测血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对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随时掌握疗效,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病变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找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寻找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发病率、再住院率、病死率。方法采取随机问卷调查法。结果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占60%,说明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普遍较差。记忆力减退、用药品种和频率较高、认识不足、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自认为不需要服药、看不到疗效、经济困难等为其原因。结论充分发挥家属的支持与监督作用,加强健康教育,简化治疗方案,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3.
病毒性脑膜炎(病脑)是临床常见的、可由多种病毒感染而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什么病毒是导致病脑的主要病原体?这一直是临床期盼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脑脊液(CSF)中肠道小RAN病毒组(Picornavirous group)和风疹病毒(rubellavirus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临产孕妇凝血四项(PT、APTT、TT、FIB)的变化。方法收集本院产科临产孕妇400例,健康非孕妇女100例,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四项结果,并予以分析。结果临产前孕妇的门值、APTT值、FIB值与非孕妇女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TT值无差异。结论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其凝血功能的改变,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DIC等多种产科意外,降低产妇死亡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5.
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约占住院病儿总数的2%。我们自2002年以来对31例热惊厥患儿进行血钙检测,旨在观察血钙的变化与热惊厥的发生、发展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热惊厥诊断标准 初发年龄在1月至6岁,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当体温在38.5℃以上时突然出现惊厥并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异常的疾患,即可诊断为热惊厥。凡起病年龄〈6月或〉6岁;惊厥发作持续15min以上;局限性发作;体温〈38.5℃时出现惊厥;一次热病过程中惊厥发作2次或2次以上者可诊断为复杂型热惊厥。  相似文献   
36.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脑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3例,均为女性,年龄30岁2例,28岁1例.临床经过:自服含氟乙酰胺灭鼠药溶液30ml或3包,服后0.5-2小时后频繁呕吐,反复惊厥至昏迷.2-3小时后在当地医院洗胃、止痉等抢救后转入我院急诊科住院.体检:浅昏迷或中度昏迷,神志恍惚,交替嗜睡与烦躁不安.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迟钝,间断性出现四肢抽搐,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口唇紫绀,尿失禁,发作时持续1-2分钟.  相似文献   
37.
农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凤侠 《护理学报》2009,16(12):15-17
目的 了解农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药依从性,探讨影响其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以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用药相关知识及态度问卷、服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问卷和家庭功能问卷.对100例农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表现为不按要求的次数、量、时间服药和不能长期坚持服药;服药依从性受患者年龄、心功能分级、家庭功能类型、病程、对疾病及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疾病的态度影响(P<0.05).结论 农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普遍服药依从性差.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较多,心功能愈差、病程越长,患者用药依从性越差;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知识了解、良好的家庭功能、有效的自我管理行为等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市远郊区县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描述性研究设计,方便取样,采用自设问卷、自我管理问卷、家庭功能问卷、明尼苏这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LiHFe)调查100例CHF患者的基本资料、CHF相关知识和态度、自我管理、家庭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患者LiHFe得分为52.42±22.66,LiHFe总分与年龄、病程、对心衰诱因知识的掌握呈低度正相关(P<0.01),与文化程度呈低度负相关(P<0.01),与心功能分级、对疾病的态度、对心衰症状知识的掌握、能否及时就诊呈中度正相关(P<0.01),与射血分数(EF)值、自我管理总分呈中度负相关(P<0.01),与家庭功能类型、家人的帮助及理解呈低度负相关(P<0.05).结论 影响CHF患者生活质量有关的因素较多.心功能愈差、EF值愈低、病程越长,生活质量越差,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家人的支持、有效的自我管理等均可显著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及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是不良生活质量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型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815例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81株,阳性率13.5%。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1.2%,革兰阴性菌占42.5%,真菌占6.3%。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耐药率高,临床医生应及时监测病原菌的变化及耐药趋势,采取合理的抗菌治疗,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0.
目的:细胞外调节激酶通路在凋亡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作用,观察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9/2006-01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28)和模型组(n=42),每组又分为伤后10min,30min,3h,6h,24h,48h和72h7个时相点,对照组每个时相点4只大鼠,模型组每个时相点6只大鼠。按照Mamarou方法建立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损伤模型,在不同时相点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两组大鼠颅脑损伤后皮质细胞外调节激酶的表达情况,另外分别应用原位杂交方法、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及凋亡细胞,并进行比较。结果:7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模型组大鼠皮质p-细胞外调节激酶1/2蛋白在伤后10min时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逐渐增强,伤后6h达高峰,24h仍有大量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至伤后48h降至对照组水平(P>0.05)。②模型组大鼠皮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mRNA杂交阳性信号表达在伤后3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72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模型组大鼠皮质伤后3h偶见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细胞,6h开始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8h达高峰。④p-细胞外调节激酶1/2蛋白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mRNA及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细胞均主要分布于损伤中心区及其周围,在分布区域上呈现很大的相似性。结论:脑损伤时p-细胞外调节激酶1/2蛋白表达呈一种过度激活状态,而且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mRNA及原位末端标记阳性细胞在分布区域上呈现很大的相似性,推测大鼠脑损伤后细胞外调节激酶通路的过度激活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