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健肝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健肝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NAFL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肝降脂丸2丸/次,对照组给予水林佳胶囊4粒/次,两组均3次/天,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BMI改善情况,监测肝功能、血脂、血糖及肝脏彩超变化。结果:治疗组乏力、肝区不适、厌食、腹胀、便溏、胸闷症状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GGT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CHO、TG、LDL-C、FBG、BMI及肝脏彩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肝降脂丸能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功能及其影像学表现,有效降低血脂、血糖、BMI,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长期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非急性脑梗塞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卒中再发率及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该院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合并中、重度OSAHS的非急性脑梗塞71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治疗,CPAP治疗组此基础上加用CPAP干预治疗。比较两组卒中再发的差异,同时评价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CPAP治疗组无卒中再发,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脑梗塞,2例患者发生脑出血。CPAP治疗组卒中再发几率及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PAP组患者ESS评分呈下降趋势,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PAP治疗可降低脑梗塞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的卒中再发几率,降低再住院率,同时可降低患者AHI及ESS评分,改善患者日间嗜睡情况。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实验性出血性脑水肿的MRI动态变化,分析亚低温对脑水肿的干预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4在徐州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和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磁共振室完成。选用22只健康SD雄性大鼠,按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为3组,亚低温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分别为9,10和3只。亚低温组与对照组组大鼠苍白球注射胶原酶造成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不注射药物。亚低温组大鼠随即放至装有冰袋的纸箱中降温,使肛温维持在(32&;#177;1)℃;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使体温维持在(37&;#177;1)℃。通过观察MRI[T1,T2,FLAIR(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的相关指标计算各组大鼠的血肿吸收率[血肿吸收率=(出血后1d的血肿体积-出血后7d的血肿体积)/出血后1d的血肿体积&;#215;100%]、水肿吸收率(计算方法同血肿吸收率)、信号强度比(反应脑水肿的相对含水量,T2MI,FLAIR序列信号强度比越高,含水量越多)及信号强度比相对变化率(计算方法同血肿吸收率)。 结果:因死亡及MRI显示血肿过小等原因,最后进入结果分析亚低温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分别为6,6和3只。①亚低温组大鼠的血肿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8.27&;#177;6.14)%,(61.19&;#177;4.19)%(P〈0.05)]。②亚低温组大鼠的水肿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88&;#177;9.45)%,(40.75&;#177;5.01)%(P〈0.01)]。③假手术组大鼠左右侧大脑半球各序列信号强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亚低温组大鼠T2WI,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亚低温组大鼠T2WI,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比相对变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5.038,4.629,P〈0.01)。 结论:亚低温可促进大鼠脑出血模型脑内血肿及水肿的吸收,可减低。T1WI,FLAlR序列水肿区的信号强度,提示亚低温可减少水肿区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治疗意义及依从性,并了解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选取非急性期卒中合并中、重度OSAHS的患者42例,予CPAP治疗,在治疗第1、3、6及12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平均每晚CPAP呼吸机使用时间、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SS)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记录患者CPAP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1年CPAP治疗后,发现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与患者性别、年龄、基线体质量指数(BMI)、AHI无相关性(P>0.05),与基线ESS呈正相关(P<0.05),所有患者经CPAP治疗后AHI及ESS均明显下降(P<0.05)。部分患者因冬季出现呼吸机管路冷凝水倒灌(9.52%),对CPAP治疗的认识不足(7.14%),面罩固定困难减少了呼吸机使用(4.76%)。结论长期CPAP治疗合并非急性卒中的中重度OSAHS安全有效,可明显降低患者AHI水平,改善日间嗜睡。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与基线ESS呈正相关,导致患者依从性下降的因素可能有患者日间嗜睡症状改善、对OSAHS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冬季呼吸机管路冷凝水形成、对面罩耐受性差等。  相似文献   
35.
平蕾 《新疆医学》2006,36(5):255-255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加入WTO不仅越来越多的人到国外求学,继续深造,外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而且在我国举办的医学技术交流的国际学术会议也迅速增加,为使医学生顺利通过到国外求学的申请,在国际学术交流殿堂的语言、文字关,在广泛的交流中吸取他人的学术成就,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都要求医学生具有较高的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英语实用英语的书写技巧和方法,提高英文的写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书信是人类用来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最普通、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包括各种类型的信件,如邀请信、推荐信、介绍信、贺信、感谢信、致谦信和吊唁信等等。要写好一封英文书信除了掌握必要的文法要点之外,还需掌握好英语书信的正确格式和写作要领。  相似文献   
36.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CAPSASE-3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 ,rhEPO)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Caspase - 3蛋白的影响 ,探讨rhEPO的脑保护机制。 方法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NISS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区的病理形态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活化的Caspase - 3的表达 ,TTC染色观察缺血损伤面积。结果 Caspase - 3阳性细胞在对照组脑组织内散在分布 ,缺血组和治疗组在大脑皮层较为密集。缺血组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治疗组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缺血组 (P <0 .0 1)。结论 Caspase- 3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活性显著增高 ,rhEPO能有效抑制Caspase - 3激活 ,从而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缺血损伤及细胞凋亡 ,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损伤中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7.
原发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早期血肿增大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其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报道不一.为此,我们对2008年2-11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56例ICH患者进行了动态观察,分析其血肿增大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8.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CT、MRI及DS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做MRI检查,9例并作了MRI增强扫描;11例同时曾做CT检查,3例增强CT扫描;曾同时5例作CTA/MRA+DSA检查,7例曾作手术治疗和病理检查,对各例的CT、MRI及DSA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为稍高密度或高密度影;MRI中T1WI大部分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环围绕的桑葚状混杂信号灶,大多数病灶周围无水肿带;CT和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CTA/MRA/DSA检查未见异常.结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影像学诊断时,应综合CT、MRI及DSA的表现,其影像学的表现对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39.
马钱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能,临床上常于成药、复方中配伍应用,治疗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偏瘫、癌性疼痛以及外伤等疾病,可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但马钱子具有剧毒,其中毒量与治疗量接近,极易引起中毒.近年来有关马钱子毒性的病例报道也是在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40.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细胞脂肪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2008年6月肝活组织检查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患病率.剔除合并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及其他慢性肝病,比较临床资料完整的肝脂肪变患者与其性别,年龄相配的无肝脂肪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近似正态分布时选用近似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 结果 12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患病率33.4%,研究期间呈逐年增高趋势(趋势分析显示,JD<0.05).与无肝脂肪变的113例乙型肝炎患者相比,114例合并肝脂肪变者人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6.811,2.733、3.063和2.340,P值均<0.05),而血清HBV DNA滴度则显著降低且与肝脂肪变程度有关(x~2=6.154,P<0.05).两组患者ALT,AST、Y-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744、1.390、-0.029、-1.175和1.393,P值均>0.05),肝脏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34和0.106,P值均>0.05),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患者之间明显肝损伤的比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47和2.911,P值均>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常见且不断增多,主要与代谢紊乱有关,并存的肝脂肪变对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可能无不良影响,HBV DNA滴度是否与肝脂肪变呈负相关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